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应急(参考)

2020年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应急(参考)

***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20年XX月XX日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88号令)第十条规定“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总经理组织各项目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对属地单位目前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进行了梳理与评估,形成了风险评估报告。

事故风险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本报告包括事故风险的评估目的、评估原则、评估原理、评估程序、评估依据、评估范围、评估组织、企业概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分布情况、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现有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监控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评估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内容。

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和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并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编制。

2.评估原则
(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的开展工作。

3.评估原理
风险评估应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事件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应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

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决定了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周边人员、资产分布情况决定危害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

风险评估应按照风险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编制评估报告的程序进行,评估流程见下图所示。

5.评估依据
本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和《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指导意见》(金安控发[2017]15号)等文件进行评估。

6.评估范围
本报告是针对***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各属地化劳务派遣及业务外包项目类型和特点,按照生产经营过程各环节,对辖区内所有生产系统、工艺环节、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辨识与评估。

7.企业概况
***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2014年1月经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登记成立注册,注册资金200万元。

主要从事劳务派遣、劳务业务外包、劳务装卸、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与服务、包装材料的销售,员工主要分布在**集团公司各主流程单位。

公司所在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对外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海拔高度为1500米至1800米,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风速为25.3米/秒,平均风速为2.3米/秒;全年最高气温零上40℃,
最低气温零下29.5℃,平均气温10.7℃;年平均降水量139.8mm;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一是《镍冶炼厂(顶吹炉)火法辅助岗位业务》和《镍冶炼厂(闪速炉)火法辅助岗位业务》劳务派遣项目,铜业公司熔炼车间辅助岗位劳务派遣项目共计员工160人。

顶吹炉和闪速炉、熔炼车间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为在清理渣子时火星飞溅造成的高温灼烫,上下楼梯不服扶手造成的高处坠落等事故。

二是镍冶炼厂镍矿石破包、筛分,业务外包项目,及原料厂镍、铜原料汽车卸车业务外包项目,共计员工10人,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有在破包或汽车卸车过程中钩机和人在人车交叉作业过程中的伤害,及在汽车卸包料过程中吊车起吊过程人员为撤离安全区域所造成的伤害;在吊大包过程中包袋断裂造成的伤害;等其他人车交叉作业造成的车辆伤害。

三是铜业公司硫酸一车间劳务派遣项目,共计员工8人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为酸灼烫。

四是铜业公司铜电解二车间劳务派遣项目,共计员工9人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为在出装作业挂钩时起重作业造成的伤害。

五是在精密铜股份有限公司铜管事业部劳务派遣项目共计员工5人,主要存在的事故类型为铜管打磨除锈时使用切割机打磨造成的触电伤害和劳保品穿戴不齐,未规范使用切割机造成的机械伤害。

8.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8.1事故类型
根据***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的劳务派遣及业务外包项目在集团公司各属地化单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周边厂区可能诱发的风险,按照事故诱因将其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分为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温灼烫、车辆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酸碱灼烫、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事故。

公司常见事故类型有:
(1)物体打击事故: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施工机具作业时引发物体飞出伤人、车辆运行过程中物体撒落伤人。

(2)机械伤害事故: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

缺乏安全装置。

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

自制或任意改造机械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

未规范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未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故障检修,未挂警示牌,他人误操作;
(3)中毒与窒息事故:顶吹炉车间由于处在选冶化厂区,周边有氯气管网、闪速炉和化工厂等。

氯气用管道输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连接设备、管路、阀门等密封不良或损坏、设备故障、压力过大以及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氯气泄漏,致使车间现场人员中毒;还有现场管沟地坑井内检修维护作业,如通风换气不畅,也可引发窒息事故,另外,本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如遇特殊情况发生泄漏,也可能造成中毒事故。

车辆伤害事故:属地化车间主厂房、高锍堆放场地、原料场,以及厂房外围道路均有车辆在运行,车辆类别为:叉车、大板车、农用车等,易发生机动车辆碰撞、碾压等伤害。

钩机在卸车过程中人机交叉作业造成的伤害。

(5)触电事故: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伤害,主要发生在精密铜铜管事业部打磨铜管时、临时用电和电动工具使用等环节。

(6)高处坠落:高处作业场所有洞无盖、临边无栏,不小心造成坠落;梯子无防滑、强度不够、违章作业无防护设施等造成坠落;
(7)高温灼烫:高温熔体飞溅造成的灼烫;其他物理性和化学性灼烫。

顶吹炉闪速炉:顶吹炉炉后、电炉排放区域、电炉返渣区域、转炉加料区域,缓冷区域。

(8)起重伤害:起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是由于违章操作与违章指挥造成的伤害事故。

主要分布于原料厂吊包作业时,人员为撤至安全距离起吊,人员未给起吊手势起吊等违章规定。

(9)酸碱灼烫:强酸碱对皮肤造成的伤害,主要分布于硫酸一车间,人员未按规定穿戴防护服,及防护面具等违章造成的伤害。

(10)其他事故:中暑、冻伤、滑跌、磕碰等事故。

主要夏季疲劳作业,高温作业等造成的伤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