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项目申请报告

道路项目申请报告

XXX道路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委托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
一、申报单位情况 (1)
二、项目概况 (2)
第二章拟建项目情况 (4)
一、项目建设背景 (4)
二、项目建设方案 (6)
三、项目招标组织 (28)
四、建设进度计划 (29)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0)
六、风险分析 (31)
第三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35)
一、发展规划 (35)
二、产业政策 (37)
三、行业准入 (37)
第四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39)
二、资源消耗分析 (40)
三、资源节约措施 (41)
第五章节能方案分析 (43)
第六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44)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44)
二、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44)
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 (45)
第七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46)
一、建设项目对工程环境的影响 (46)
二、环境保护措施 (47)
第八章经济影响分析 (52)
第九章社会影响分析 (53)
一、有利影响 (53)
二、不利影响 (54)
第十章结论和建议 (55)
二、建议 (55)
附表:XXX 道路工程投资估算表。

附件:
附图:
1.道路及管线设计图纸。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申报单位情况
(一)申报单位名称
XXX 有限公司
(二)申报单位简介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XXX 道路工程。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次申报XXX 道路工程,设计范围西起XX 路,东至XX 路。

项目位置见图1-1。

图1-1 项目位置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XXX 西起XX 路,东至XX 路,道路全长约XX 米。

XXX 红线宽X 米,道路横断面为X 幅路型式,设计标准为城市X 路,设
计速度X 公里/小时。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四)项目工期安排
项目工期按6 个月考虑,道路及附属设施按规划全部一次建成。

(五)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XXX 万元。

其中:工程费XXX 万元,工程
建设其他费XXX 万元,预备费XXX 万元。

建设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第二章拟建项目情况
一、项目建设背景
二、项目建设方案
(一)道路工程
1.设计标准
XXX 红线宽X 米,设计标准为城市X 路,设计速度X 公里/小时。

2. 平面设计
XXX 西起XXX 路,终点至XXX 路,道路全长约XXX 米。

3. 纵段面设计
本项目道路纵断面主要设计指标为:
最大纵坡0.3%(不含顺接段);
最小纵坡0.3%;
最小坡长144.82 米(不含顺接段);
最小凸曲线半径Rmin=15000 米;
最小凹曲线半径Rmin=3500 米;
最小竖曲线长度63.004 米。

4. 横断面设计
XXX 采用的横断面为三幅路型式,自北向南依次为:3 米人行
道+2.5 米非机动车道+3 米两侧分隔带+8 米机动车道+3 米两侧分隔
带+2.5 米非机动车道+3 米人行道,红线宽度总共25 米。

如下图。

图2-1XXX 标准横断面设计图
5. 路面结构
路面设计采用总重100KN 单轴双轮组轴载(BZZ-100)作用
下的多层弹性连续体系,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厚度,并核算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和半刚性基层弯拉应力强度。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 年。

根据以上条件和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计算
出路面结构组合,处理路床顶面回弹模量E0值不低于
30Mpa。

(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总厚为58cm)
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 4cm
粘层油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20C 6cm
下封层
透层油
水泥稳定碎石16cm
水泥稳定碎石16cm
水泥稳定碎石16cm
(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组合(总厚为40cm)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10 3cm
粘层油
密集配沥青混凝土AC-16 5cm
下封层
透层油
水泥稳定碎石16cm
水泥稳定碎石16cm
(3)人行道路面结构组合(总厚为30cm)
透水型步道方砖8cm
1:5 干硬水泥砂浆2cm
级配碎石15cm
粗砂垫层5cm
6. 路缘石及树池
机动车道两侧均采用II 型机切花岗岩立缘石,缘石尺寸
25×25×59.5cm,外露15cm,同时机动车道缘石配套采用II 型机切花岗岩平石,缘石尺寸20×10×59.5cm;非机动车道外侧采用II 型机切花岗岩立缘石,缘石尺寸25×25×59.5cm,外露15cm,内侧采用II 型机切花岗岩立缘石,缘石尺寸25×25×59.5cm,外露5cm;人行道外侧为建筑物铺装时采用IV 型机切花岗岩平缘石,缘石尺寸25×20×59.5cm,保证人行道路面与建筑铺装接顺,外侧接绿化带是采用V 型机切花岗岩立缘石,缘石尺寸15/25×20/30×59.5cm,外露10cm。

树池靠近非机动车道一侧边框利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间的II 型缘石,其余采用III 型机切花岗岩树池边框,缘石尺寸10×20×130/144cm 树池间距6 米布置一个,树池采用平整化处理。

7.材料结构
(1)抗车辙剂
为加强路口处以及公交港湾范围的路面强度,在其范围内使用
抗车辙剂,要求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小于6000 次
/mm。

(2)路面结构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采用的基质沥青 A 级70 号道路石油沥青(掺加SBS 改性剂),石料为石灰岩碎石;下面层沥青采用A 级70 号道路石油沥青,石料为石灰岩。

为加强基层与面层之间的紧密结合,基层顶面必须喷洒透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2 或改性乳化沥青PCR,用量为 1.0~1.2L/m2,渗入深度不小于5mm。

下封层采用单层沥青表面处治,石油沥青
用量1.0~1.2kg/m2,集料采用S12 型,用量为5~8m3/1000m2。


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油,规格为乳化沥青PC-3,用量为0.5
L/m2 (沥青含量50%)。

机动车道基层水泥稳定碎石7d 无侧限抗压强度上基层为
4.5MPa,中基层为3.5 MPa,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的7d 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上基层和中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不小
于98%,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不小于97%,均为重型击实标准。

表面层抗滑性能以横向力系数SFC60 和路面宏观构造深度
TD(mm)为主要指标。

①根据《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 /T188-2012),透水砖技术指标需满足下表要求:
②干硬水泥砂浆调平层采用32.5 普通硅酸盐水泥与中砂按1:5 (体积比)拌合而成,水灰比参考范围为0.3~0.35,实际用水量可按照拌合后的水泥砂浆“能握成团、落下后能散开”为准。

③级配碎石基层
基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厚度15cm,并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碾压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5%。

④透水砖铺装完成后采用扫缝施工,采用干中砂,并保证7 天之内不受扰动。

(二)交通工程
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是城市道路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及设施,综合考虑交通工程的设置,是充分发挥各级道路的交通功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使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方法。

本项目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安全设施及智慧交通工程等。

1.交通标志
全线交通标志共有四种类型: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

② 告标志:黄底、黑边、黑图案,顶角向上等边三角形
A=900mm。

②禁令标志:白底、红圈、黑图案,图案压杠。

圆形标志牌面为D=800mm,具体有禁止车辆(长时)停放标志等。

③ 示标志:蓝底、白图案。

圆形标志牌面为D=800mm, 具体有靠右侧道路行驶标志、机动车行驶标志、非机动车行驶标志等。

④路标志:一般道路蓝底白图案。

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牌面为长方形4000×2400mm 等。

指路标志主要有交叉路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