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量; • (4)请求供货单位配合,努力做到货物量平稳化,降
低需求波动,减少安全库存量; • (5)对货物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周期短; • (6)必须严格执行盘点,每天或每周一次,提高库存
精度; • (7)对货物的交货期限加强控制,在制品及发货必须
严格控制。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 B类货物的管理: • (1)正常的控制,相对A类简单管理。 • (2)B类货物中销售额比较高的品种要采用定
中,其中模型假设如下: • (1)已知需求量,且对产品的任何需求都能及时满足,
不存在缺货的情况; • (2)需求速率不变,库存量随时间均匀连续下降; • (3)订货成本、单位储存成本以及订货提前期保持不
变,库存补充的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 • (4)与订货数量和时间保持独立的产品价格不变(即
购买数量或运输价格不存在折扣问题); • (5)多种存货项目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 (6)没有在途物资等。
分类
的百分比% 万元 百分比%
A 328 9.6 B 672 19.6 C 2421 70.8
6300 75.1
1420 16.9
670
8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 2.ABC分类法的应用策略 • A类货物的管理。A类货物品种少,但占用库存资金多,
要重点管理。 • (1)每件商品均作编号; • (2)尽可能正确的预测需求量; • (3)少采购,尽可能在不影响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库存
170
4.96 648
18.93 420
5.01 7310 87.13
352
10.28 1000 29.21 410
4.89 7720 92.01
2424 70.79 3424 100
670
7.99 8390 100
3424 100
8390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ABC分析表
品种数 占全部品种 销售额/ 占销售总额的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 1.CPFR策略的实施 • 2.CPFR策略的特点 • (1)它是面向客户需求的合作框架。 • (2) 集成供应链管理。 • (3)CPFR能消除供应过程中的约束。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三、 降低库存的有效途径
• (一)库存软硬件配置合理化 • (二)组织管理科学化 • 1.货物数量保持在合理的成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移动所需
的批量导致半成品库存 • 4.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而产生的待处理半成品
库存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二)半成品库存的控制
• 1.日常工作中的控制 • (1)掌握半成品库存的准确信息 • 通过定期的库存报告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半成品库存
的主要存在地方和产生的原因。 • (2)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要贯彻按要求进行收发料以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四)联合库存管理(JMI, Joint Managed Inventory)
• 联合库存管理是指供应商与客户同时参 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利益共享、共 担风险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 1.JMI策略的实施 • 2.JMI策略的问题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五)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
• 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一种协同式的 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它能在降低销售 商库存的同时,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 它能及时准确预测由某些不确定因素带 来的销售高峰和波动,从而使供应链上 供需双方都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实现共 盈。
各类物资; • 第五步:绘制ABC分析图,即根据已经计算出来的年库存金额百
分比和品种百分比绘制ABC分析图; • 第六步:实施ABC分类管理,即对A、B、C各类物资实施不同的
管理策略。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 (4)ABC分类法举例 • 例:某企业全部库存商品共有3424种,按每一品种年
度销售金额从大到小顺序,排成如表所列的七档,统 计每档的品种数和销售金额如下表,要求用ABC分类 法确定分类。
(5-1)
• 式中,TC—每年总库存成本
• R-库存物品的年需求量(件/年)
•
P-单件物品的采购成本(元/件)
•
C-单位订购成本(元/次)
•
Q-每次订货批量(件)
•
H-每单位物品每年的储存成本(元/件·年)
•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 2.EOQ方法的应用策略 • 典型的EOQ模型需要严格的假设才能直接应用到实际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一)入库准备工作
• 1.编制仓库商品入库计划 • 2.入库前的具体准备工作 • (1)组织人力。按照商品到达时间、地点、数量等,预先做好到
货接运、装卸搬运、检验、堆码等人力的组织安排; • (2)准备物力。根据入库商品的种类、包装、数量等情况及接运
方式,确定搬运、检验、计量等方法,配备好所用车辆、检验器 材度量器和装卸、搬运、堆码苫垫的工具,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品 用具; • (3)安排仓位。按入库商品的品种、性能、数量、存放时间等, 结合商品的堆码要求,维修、核算占用仓位的面积,以及进行必 要的清场、打扫、准备好验收的场地等; • (4)备足苫垫用品。
少,也不能过多; • 2.货物储存的时间较短,货物周转速度较快; • 3.货物储存结构合理,能充分满足生产和消
费的需要; • 3.库存结构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四、半产品库存控制
• (一)半成品库存的产生 • 1.前后生产工序的速度的差异导致半成品库
存 • 2.生产工序或设备的生产批量导致的半成品
• 第一步:数据收集; • 第二步:统计汇总; • 第三步,根据ABC分类标准,制定ABC
分析表。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货物品种和资金序列表
货物代 号
1 2 3 4 5 6 7 合计
品种数
占全部 品种的 百分比 %
品种累 计
占全部 品种的 累计百 分比%
销售额/ 万元
占销售 总额的 百分比 %
销售额 累计/万 元
期订货方式或定期定量混合方式。 • (3)每2周或3周盘点1次。 • C类货物管理: • (1)C类货物品种多,但占库存资金少,采用
简单管理策略; • (2)防止库存缺货,安全库存要多些; • (3)减少订货次数,降低订货费用; • (4)减少物资盘点次数,延长盘点周期。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二)经济订货批量法(EOQ)
• (2)在瓶颈的地方,预先设置半成品库存, 使得订单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按照较快的速度 生产,但是也带来了较多的半成品库存。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第二节 物料入库业务控制
• 一、物料入库业务控制 • 入库业务控制是指管理人员根据商品入库凭证
接收商品入库储存时,进行卸货、搬运、清点 数量、检查质量、办理入库手续等一系列操作 的总和。整个入库业务操作过程中,其主要任 务是: • 第一,根据商品入库凭证,清点商品数量; • 第二,对入库商品进行接收检查; • 第三,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各种入库手续和凭证。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2020/11/27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第六章 企业库存控制
本章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与学习要求
• 【学习要求】 • 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企业库存控制的相关概念、方法与
降低企业库存的途径;学会企业仓库物料的入库控制;物料储存 控制;物料出库控制和盘点方法。 • 【能力目标】 • 运用ABC分类法控制库存 • 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法计算库存量 • 库存货物的管理。 • 【知识目标】 • 掌握库存管理控制的基本知识及库存的控制方法 • 掌握库存物资的管理业务流程及管理要点
及半成品 • 对各个生产工序或工段的生产人员,要按订单生产或
按库存生产进行收发料的习惯。在收发料的过程中, 应按看板系统或按以物料需求计划为基础的领料系统。 • (3)对于未达到质量标准的半成品,应及时清理。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2.计划中的控制
• (1)整个生产线按瓶颈工序或设备的速度制 定生产计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速 度差异而产生的生产线上的半成品的积压,但 是有可能延长了整个产品的生产周期。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二)库存的效用
• 1.从企业角度看,库存为企业带来了较高的 成本,但库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有重要的效用。
• (1)满足需求变化。 • (2)缩短订货提前期。 • (3)降低订货费用。 • (4)保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 (5)增强生产计划的柔性。 • 2.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库存是一种平衡机制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 (3)具体步骤: • 第一步:确定统计期间并收集数据,即确定要分析的统计期间,
收集库存物资的品种数、单价、资金占用、年度需求等数据; • 第二步:处理数据,即计算出库存物资品种数和各品种的年度库
存总金额; • 第三步:编制ABC分析表,即将库存品种按所占资金的大小按照
顺序排列,分别计算库存金额计算百分比和品种累计百分比; • 第四步:确定ABC分类,即按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确定A、B、C
第六章企业库存控制
第一节 企业库存控制方法
• 一、企业库存控制的相关概念 • (一)库存的概念 • 在《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库存是储存作为今后按
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广 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 而过去传统的库存仅仅是指物品在仓库中的暂时闲置 状态。 • 广义的库存它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维持各项活动顺 畅进行的功能,并通过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 的差异而创造时间效应。
• 1.EOQ方法的原理 • EOQ库存控制模型中的库存总成本是由购买成本、订购成本、储存成本
和缺货成本四部分组成。 • (1)购买成本是购买所需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单位购
入价格或单位生产成本。购买成本不同程度的随着订货批量和规模发生 变化; • (2)订购成本是指每进行一次订货时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差旅费、 通信费用、手续费用等。订购成本与每次订货量的多少没有关系,在年 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订货次数越多,则每次订货量越少,而全年订货成 本越大,分摊每次订购费用就越多; • (3)储存成本指保管存储物资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存储设施的成本、保 险费用、折旧费用、税金以及货物变质损坏费用等。显然这些费用会随 着库存量的增加而增加; • (4)缺货成本指由于缺货不能为顾客服务所发生的费用,或由于紧急订 货而支付的特别费用,或由于失去对顾客的销售没有得到预定的利益等 难以把握的因素,而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