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综采培训教材

煤矿综采培训教材

综采培训教材兴仁县王家寨煤矿目录第一章采煤方法、采煤工艺 (1)第一节基本概念综述 (1)第二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2)第二章矿压及顶板支护 (6)第一节基本知识 (6)第二节液压支架选型 (8)第三节工作面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9)第三章工程质量标准 (13)第四章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5)第一节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15)第二节各工种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16)第三节综采工作面及顺槽发生冒顶安全技术措施 (26)第四节工作面处理大块煤(矸)安全技术措施 (29)第五节机道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30)第六节工作面机头(尾)拉底、飘溜、起桥安全技术措施 (31)第七节机电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2)第八节起吊重物安全技术措施 (33)第九节火工品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33)第十节工作面放炮安全技术措施 (34)第十一节防止高压液管伤人安全技术措施 (35)第十二节防止液压支架压死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十三节防工作面架前漏矸安全技术措施 (36)第十四节扶倒架、处理咬架安全技术措施 (37)第十五节控制溜子上下窜动及窜动时行人安全技术措施 (38)第十六节回风顺槽使用超前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39)第十七节电气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40)第十八节拉移变列车的安全技术措施 (41)第十九节敲帮问顶安全技术措施 (43)第二十节护帮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44)第二十一节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44)第二十三节初采初放安全技术措施 (44)第二十四节末采贯通安全技术措施 (48)第二十五节辅助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53)第二十六节短期用工安全技术措施 (55)第二十七节个人防护安全技术措施 (55)第二十八节急救用品管理制度 (56)第五章特殊情况下处理措施 (57)第一节综采工作面过空巷安全技术措施 (57)第二节综采工作面过薄基岩及富水区区安全技术措施 (58)第三节综采工作面过冲刷带安全技术措施 (59)第四节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60)第五节过上覆采空区及切眼外房采区安全技术措施 (63)编写依据 (65)第一章采煤方法、采煤工艺第一节基本概念综述采煤工艺——在采煤工作面内按照一定顺序完成各项工序的方法及配合。

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采煤工作各项工序的过程,称为采煤工艺过程。

采煤系统——采煤巷道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合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采煤巷道布置系统。

也即为采煤系统。

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采煤系统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配合的总成。

我矿使用采煤方法:单一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综采”,即破、装、运、支、处五个生产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是目前最先进的采煤工艺。

配套设备:双滚筒采煤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马蒂尔、液压支架、皮带输送机等。

综采面横向配套尺寸:人行横道宽度大于等于0.7m,移架千斤顶行程大于滚筒截深0.1-0.2m。

设备选型与生产能力配套:采煤机选型依据有煤层高度、煤质硬度、地质构造等;输送机选型与采煤机尺寸、割煤能力、配套、支架的尺寸配套、运输能力与铺设长度、煤层倾角、机槽和刮板链的特点等有关。

第二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一、综采工作面双滚筒采煤机工作方式1、滚筒的转向和位置面向煤壁站在工作面时,通常采煤机的右滚筒应为右螺旋,割煤时顺时针旋转,左滚筒应为左螺旋,割煤时逆时针旋转。

采煤机正常工作时,一般其前端的滚筒沿顶板割煤,后滚筒沿底板割煤。

这种布置方式司机操作安全,煤尘少,装煤效果好。

2、采煤机工作方式采煤机割煤方式考虑因素:顶板管理、移架与进刀方式、端头支护等因素。

采煤两种型式:(1)单向割煤:采煤机上行割煤,下行清理浮煤,推一个截深;适用于煤层厚度略大于滚筒直径而煤质坚韧的条件。

工艺说明:液压支架全截深推进,采煤机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调高割取约1m 煤层,返回时前后滚筒割取剩余厚度煤层,往返两行程割一刀煤。

煤流具有波动性,割顶刀时煤量大,割底刀时煤量小,但在单行程中煤量均匀,刮板机负荷比较均匀,采煤机每天调向一次,综采面设备故障率较低。

特点:①大块煤少因而煤机生产连续,煤流波动均匀,刮板机无大的冲击负荷变化,设备事故较少。

②煤机返回割底刀煤时,支架工不拉架可检查液管u 型销固定完好情况,利于安全生产。

③煤机往返过程中,负荷均低于煤机标称保护额定值,煤机处于不过载运行状态。

④回采后可及时拉架,顶板支护较好,有利于顶板管理。

⑤可实现全过程一个煤机司机操作。

当主司机割顶刀时,副司机操作机尾滚筒,对其业务素质要求较低,有利于新员工的培训学习。

⑥煤机司机、支架工往返一次完成一道煤,在割底刀煤时,人员行进很快,劳动强度较大。

⑦煤机回割底刀时,速度较大,对链轮、销排具有较大的冲击,同时电缆夹板弯折次数增多,磨损量加大,不利于电缆及水管的维护。

⑧刮板机上下窜动较大,对控制刮板机窜动技术要求较高。

(2)双向割煤:往返两刀,煤层厚度接近滚筒直径,而且煤不粘连顶板,即可实现双向采煤,往返行程各推进煤壁一个截深。

端部斜切进刀:利用煤机在工作面两端头20-30m范围内斜切进刀割三角煤。

特点为简化了进刀工序,工作量均衡,窝工现象少,提高了采煤机的装煤率为推溜、移架创造了有力条件。

工艺说明:液压支架全截深推进,采煤机前后滚筒一次回采设计高度煤层,一个行程割一刀煤。

特点:①煤机在往复割煤中,前后滚筒实现上下角色转变,两摇臂、滚筒负荷分配比较均匀。

②煤机司机、支架工单行程完成一次割煤过程,劳动强度较低。

③回采后,支架及时跟进,有利于顶板的支护管理。

④刮板机上下窜动平衡较小,容易控制。

⑤机尾方向割煤时,大块卡在破碎机前,煤机暂停或前后运动,正常生产中断。

⑥因大块煤的影响,刮板机负荷变化较大,链条断链事故较多。

⑦为提高产量,煤机割煤时行进速度依靠截割反馈进行自动调节,摇臂、滚筒负荷较重,对机械润滑要求较高。

⑧回采割煤需两个煤机司机配合。

(3)半截深割煤:液压支架半截深推进,采煤机两端头全截深割煤,中部半截深割煤,两个行程割一刀煤。

煤流均匀变化较小,生产环节连续性强,设备故障较少。

特点:①煤机前后滚筒负荷相当,往返实现上下位置交换,机械润滑良好,故障少。

②生产中煤流均匀,三机负荷变化较小,事故率低。

③煤机、三机生产中负荷较小,电流低,一定上可延长电气设备、部件寿命。

④刮板机上下窜动较小,易于控制。

⑤煤机、工作面工作人员往返两行程完成一刀煤,煤机行走距离远,人员劳动强度大。

⑥由于每次要实现液压支架两端头全截深、中部半截深推进,对支架工业务技术素质要求较高。

(在煤机支架联动自动化割煤时,参数的设置就更为重要)⑦由于中部支架半推,煤机半截深割煤,存在顶板不能及时支护的问题。

⑧回采割煤需两个煤机司机协调配合。

(4)端部斜切进刀:采用端头斜切进刀,采煤机割到端头后,将前滚筒降下来,返回进行斜切进刀,同时液压支架滞后采煤机跟机移架,如附图a所示;直到走完弯曲段进入溜子的直线段,然后向机头方向依次将溜子推直,如附图b所示;采煤机升起前滚筒沿溜子机尾方向运行割三角煤,如附图c所示;割完三角煤采煤机割煤返回,然后进行正常割煤,完成采煤机的进刀如附图d所示。

采煤机在机头的进刀方式同在机尾进刀方式相同。

端头斜切进刀进刀距离确定为:D=2 L煤机+ L弯曲式中:D—进刀距离,m;L煤机—采煤机机身长,m;L弯曲—运输机弯曲段长度,m。

3、液压支架移架方式选择移架方式不仅考虑移架速度,还要考虑对顶板管理的影响。

单架依次顺序式:支架依次前移,移架步距等于截深,操作简单,保证质量,适应不稳定顶板。

移架速度取决于泵站流量及阀组和管路的乳化液通过能力、支架所处于状态及操作方便程度、人员操作技术等因素。

移架中操作调整时间约占移架总时间的60%-70%。

依次顺序式达到额定工作阻力时间长,分组间隔交错式较快,全卸载与带载移架对顶板管理影响较大。

不卸载或部分卸载有利于控制顶板,尽量采用。

及时支护方式——采煤机割煤后,支架依次或分组随机立即前移支护顶板,输送机随移架逐段移向煤壁,推移步距等于采煤机截深。

这种支护方式,推移运输机后,在支架底座前端与输送机之间要富裕一个截深的宽度,工作空间大,有利于行人、运料、通风;若煤壁易片帮时,可先于割煤进行移架,支护新暴露出来的顶板。

但这种支护方式增大了工作面控顶宽度,不利于控制顶板。

采煤工艺特点矿压显现及支护特点:对于仰斜工作面,由于倾角的影响顶板将产生向采空区方向的分力。

在此力作用下顶板的悬臂岩层将向采空区方向移动,使顶板岩层受拉力作用。

因此,它容易出现裂隙和加剧破碎,并有将支柱推向采空区侧的趋势;对于俯斜工作面,沿顶板岩层的分力指向煤壁侧,顶板岩层受压力作用,使顶板裂隙有密合的趋势,有利于顶板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工艺特点:仰采时,水可以自动流向采空区。

工作面无积水,劳动条件好,机械设备不易受潮,装煤效果好。

当煤层倾角小于10度左右时采煤机及输送机工作稳定性好。

如倾角较大采煤机在自重影响下,割煤时偏离煤壁减少了截深;输送机也会因采下的煤滚向溜槽下侧,易造成断链事故;俯斜开采时,随着煤层倾角的加大采煤机和输送机的事故也会增加,装煤率会降低。

由于采煤机的中心偏向滚筒,俯斜开采将加剧机组的不稳定,易出现机组掉道和断链事故,并且采煤机机身两侧导向装置磨损严重。

工艺评价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及维护费低,投产快,巷道掘进工程量少15%,相应工期短;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设备及辅助人员可减少30-40%;回采巷道沿煤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可等长布置,利于生产管理;通风系统简单,风路短,通风构筑物少;对某些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强;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第二章矿压及顶板支护第一节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矿山压力——通常把由开采过程而引起的岩移运动对支架围岩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矿山压力。

矿压显现——因矿山压力作用而在采煤工作面或巷道内显示的一些力学现象叫矿压显现,如顶板下沉、产生裂隙、冒顶、工作面支架变形和折断、底鼓以及煤壁片帮等。

初次来压——基本顶初次垮落前的初次失稳或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加剧现象称为初次来压。

周期来压——基本顶周期垮落前的工作面矿压呈现加剧现象叫周期来压。

两次周期来压之间的距离称为周期来压步距。

正规循环作业——综采工作面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安全地完成作业规程中循环图表所规定的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并周而复始地完成规定的循次数,就是正规循环作业。

进刀——采煤机沿工作面全长割完一刀煤后,需要使其滚筒进入煤体,即推进一个截深的距离,以便割下一刀煤,这一过程叫进刀。

二、相关知识1、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时特点:顶板下沉速度加快,下沉量加大延续时间长;支架载荷剧增,折损增加;支承压力增大,片帮严重;大面积垮落时产生较大的响声和冲击波,冲到支架造成冒顶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