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的金牌12法则:1. Squash and Stretch 挤压与拉伸以特体形状的变形,强调瞬间的物理现角。
2.Anticipation预备动作:加入一反向的动作以加强正向动作的张力,借以表示下一个将要发生的动作。
3. Staging表演及呈像方式:staging 指的是搬演。
画动画的时候,画家要参考着真人的动作来变形。
4. Straight-ahead vs. Pose-to-pose 连贯动作法与关键动作法:属两种不同的动画制作程序,前者根据连续的动作依序制作每一格画面;后者是先定义关键的主要动作,而后再制作关键动作间的画格。
5. Follow-through and Overlapping Action 跟随动作与重迭动作:“没有任何一种物体会突然停止,物体的运动是一个部分接着一个部分的”,这是Walt Disney当初对于运动物体的诠释,之后动画师将这样的理论以跟随动作或重迭动作来称呼,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更科学的方式来描述这个原理,就是“动者恒动”6. Slow-in and Slow-out 渐快与渐慢:所有物体自静止开始动作,是渐快的加速运动,从运动状态到静止状态,则是呈渐慢的减速运动?7. Arcs 弧形运动轨迹:是凡所有会动的生物,其组成的任何部分之运动轨迹皆为平滑的弧形曲线?8. Secondary Action附属动作:当角色在进行主要动作时,附属于角色的一些配件,或是触须、尾巴等部分,会以附属动作来点缀主要动作的效果?9. Timing 时间控制:一段动作发生所需的时间,这是掌握动画节奏的最基本观念?10. Exaggeration 夸张:利用挤压与伸展的效果、夸大的肢体动作、或是以加快或放慢动作来加乘角色的情绪及反应,这是动画有别于一般表演的重要元素?11. Solid drawing 纯熟的手绘技巧:这是在传统手绘动画领域里,对于动画师的基本要求,然而在计算机动画领域,手绘已不再是动画师的工作内容?12. Appeal 吸引力:当设计角色时,能够以造型或独特的姿态让观众直觉角色的属性,藉以提高观众对于角色的印象,例如高矮胖瘦可分别代表不同个性的角色?除了以上12项基本法则,另外可以延伸出另一项重要的原则:13. Depth 深度:由于利用3D动画软件已经可以方便做出立体的效果,但是仍然可以擅用摄影机的功能加强景深,以突显画面所要表达的重点?14. Balance, & Weight 平衡及重量感:了解运动物体的重心所在,重心的位置可影响物体在视觉上的稳定度;物体在视觉上的轻重为何,除了在造型上予以定义,亦须由动作表现物体的重量感,除了可以在肢体语言上表达,亦可由时间控制上营造。
表情原理一什么是表演前言有人评论说,在国内的3D动画最缺乏的就是「表演」的成分,的确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人模型做的一级棒,材质贴图灯光......都是有模有样,最近流行各种算图引擎,又把CG影像的质感又上推了一层。
但是在动作表现上上却少有佳作,2000年可说是台湾的MotionCapture元年~也可以说是末年,对于国内一窝风抢进MotionCapture的现象,以至于现在又几近销声匿迹。
演出(布局) Staging角色在场景中所要叙述的故事情节,需要以清楚的表演来完成,场景或高潮的气氛与强度,带进画面中角色的位置与行动里去。
一个情绪可能需要十多个小动作来表达。
每一个小动作都必须清楚的表达,简单完整、干净利落是这个原理的要求标准,太过复杂的动作在同一时间内发生,会让观众失去观赏的焦点.........这样的解释实在令人有看没有懂。
的确,什么是表演,什么才叫做表演是件很抽象的事,一些关于表演艺术上关于肢体表演的数据,可能提供各位在设计角色动作上的一些参考........概说根据欧美各国的讲法,戏剧(Drama)就是动作(Action)。
戏剧虽然包括音乐、绘画、雕刻、建筑、文学……等艺术,然而与上述几种艺术最不同的地方,就是偏重于动作。
「没有动作,就没有戏剧。
」演员是动作的体现者。
人类虽自婴儿起开始动作和学习动作,但当他一登上舞台却手足无措,动作生硬而僵滞,或是将生活中的动作带到舞台上,所以,他必须学习动作。
因为演员表演是用动作来传达感倩,那么舞台动作就有如何表达的学问了。
演员在舞台(相对于3D动画就是场景了)上的活动,必须服从内在,要有心理的根据,同时也必须服从性格且合乎逻辑。
但是光有内在与心理活动,而没有形象的活动也无法完成艺术创造的。
在舞台上所出现的人物,必须是一个内外统一、生动且具有一定形象的人物。
一个角色的演出,可分为视觉上和听觉上二种。
听觉上,我们已经知道是声音;视觉上的技巧,又可分为动作、姿势与表清三种。
所谓的「动作」是指手、足的挥动;「姿态」是指整个躯体的形态;「表情」是指面部的表演、情绪的反应。
演员动作和姿态直接刺激观众的视觉,最能使观众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借着它们,能使观众了解剧本的意义以及剧中人的思想与行为。
实际上这三种是一个整体,在表演时是绝对不能分开的,否则不能与其它部位产生连系发生作用。
我们设计角色的活动,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在场景内进行模型展示,更不只是为了亮相、摆功架、走台步,或者来一、二个舞蹈姿势的镜头,而是为了使其灵活,具有变化,富于表现力,能展现情绪,能说明心理活动,以备我们按照角色之需要去设计并完成其形象之用。
同时,这种形象的创造,必须是服从人物性格,并与心理活动紧密相结合的。
二头、颈的表演头颈所指的,是整个面部表情。
面部的动作,不像手与手臂的动作似的,因为占据较广大的空间,而轻易的被人们所看见。
它因为组织复杂,变化繁多的缘故,最可以表现一个人曲折隐微的心理。
例如:愤怒、畏惧、饥饿、怜悯、忧虑、鄙夷、疑惑、快乐、失望、报复等。
假使没有面部表情的传达:则不容易将这些情绪显示出来,所谓「喜怒形于色」,也就是这个道理。
人类有情绪时的反应动作,某些时候面部即已涵盖一切,对于一个人的心事与情感,旁人往往只需看他的面孔,纵然不再看他身体其它部分的动作,已可充分明了了。
面部有了动作,其它部位不一定有,但决没有手臂腿脚有动作而面部部没有表情的。
头部表情头部的动作是与面部表情相互配合的。
动作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是所表现的意义却是特别明显。
点头:同意、赞成、鼓励、对的。
摇头:否认、反对、不以为然。
摇头(轻微的):爱情。
有高尚思想。
斜侧:沈思(单独时)、羡慕(看人时)忽然一挥:愤怒、鄙视。
仰头(昂首):骄傲、快乐、得意。
直头:年轻、勇敢、有精神、有主张。
低头:羞怯、胆小、忧郁、衰弱、悲哀、投降。
扭头:拒绝、倔强、不合作、不以为然。
歪头:羞怯、嘲弄、否认。
头不动但颈部肌肉紧张:敌意、粗横、残忍。
额部表情眉毛抬起,前额显露横的纹路:快乐、欣羡、祈祷。
同上,更深的,横的纹路:十分喜悦、惊惧。
眉毛压低,前额光平全无纹路:坚决、庄重、威严。
双眉紧皱,前额眉心显露竖的纹路;内心痛苦。
前额有数种纹路同时存在:内心有数种情感正在冲突、矛盾的表示。
眉部表情眉毛抬起:有智力、快乐、希望、奇愕、不在乎。
拱成弧形:疑惑、惊讶、恐惧、羡慕、发笑。
眉毛压低:权威、忧虑、不快。
双眉皱紧:塭怒、坚强。
眉心皱而压低:大怒、忧愁、悲伤。
眉心皱紧而抬起:嫉妒、失望、忧愁、悲伤。
像无力而垂下的样子:软弱、丧气。
额上的纹路,当然也可以表示种种的情感,但是纹路的显出,是眉毛动作的结果,两者是有联带关系的。
眉毛的动作,由于两种肌筋的收缩,额上的肌筋使得眉毛抬起,额上显出纹路;眉心的肌筋使得两眉并拢、眉头皱紧;这样就造成了眉毛的各种姿态。
眼部表情向人注视:注意、引人注视自己。
瞪眼视人:克服他人、敌视、愤怒、反对、不以为然。
眼光坚定:有把握。
眼光柔和:爱恋。
活动有神采:高舆、欢迎。
柔化无力:哀怜。
模糊且数闭:愁苦。
闪露凶光:敌意、大怒。
向上动:快活、有希望、回忆、幻想。
向下动:羞怯、忧郁、胆小、腼腆、考虑。
打量人:鄙夷、恨。
眼不安定:耽忧、不放心、焦急。
眼珠旋转不停(避他人的眼光):虚心掩饰。
眼神常向两侧流动:伶俐、聪明。
斜睨:疑心、不信任、不喜人、轻蔑、敌视、偷看、指示方向。
两眼向面前吊视:发呆、思想。
两眼睁大,惊讶、奇异、意外、害怕。
瞇两眼:阴险、怕光亮、倦怠、沈思。
用力闭眼:痛苦。
闭眼:养神、思考、生气、疲倦。
头部最重要的表演工具,要算是眼睛了。
人有动作,眼睛为最先,其次是头、胸、足、臂;若违反这个动作的次序,便显得不自然而难看。
眼睛最富表情,凡心中所拟表示的一切情感,多半会在眼睛上显露出来。
在运用上有下列几点是我们必须注意的事项:面对观众时,视线应在观众头顶之上。
时时刻刻找定一处目标,以避免目无所视,而显得失神。
把注意力集中在剧情上,不要放在眼睛上,就可避免眼睛无措,而生惶恐。
被推倒或跌倒时,演员不可先注视他所要倒下的处所。
演员的眼睛不要作无意义的随便动作,因为它易引动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乱动不如不动」为其原则。
在五官的动作表情上,是需要互相配合的。
眼皮表情正常的样子,眼皮不张大亦不合闭:自然状态。
眼光固定,眼皮微开而用力:注意、研究。
眼光固定,眼皮半闭而用力:疑惑、委决不下。
一只眼半闭:「我早就晓得他是不可靠的。
」、「我不相信这件事。
」二只眼全闭,须做连眨的动作:「有危险」、「你自己留神点,你明白了吗?」眼皮抬起,眼珠睨向一边:担心着事。
眼珠睨一边,两眼半闭;存心冤人、作伪。
眼皮无力而垂下:疲倦、和善、顺从。
眼皮垂下而至全闭;病、睡眠、表示肯从的接吻。
眼皮抬起,眼珠向上:「啊!天啊。
」眼眶张大:诧异、惊骇。
眼眶张大、四周眼白露出:十分恐骇。
鼻部表情鼻头上抬、鼻孔收缩:鄙夷。
鼻孔放下、收缩:残酷。
鼻孔上抬、张大:兴奋。
鼻孔张至无可再大,畏惧。
鼻孔或缩或张,鼻上眉心处皱出横的和竖的纹路:憎恶。
鼻孔张大,鼻上皱出横的纹路:斗狠。
鼻上眉心处,搬出斜的纹路:忧虑。
用力闭鼻孔:表示嗅味。
鼻子,一般人以为是不会动的,但如果自己注意一下即知:鼻孔可以张大、鼻头可以抬起、鼻上近眉心处可以作皱,便形成了鼻的表情。
嘴部表情两唇相合、不紧闭:自然状态。
两唇相合、口角稍向上:欲笑末笑。
两唇相合,口角向上弯起,微笑。
微笑的姿势,但唇合而伸前:卖弄风情、取悦于人。
同上,但两唇不十分伸出:善意、好玩。
奴着嘴唇:不快、不愿、指示。
两唇并紧:意志坚决、沈静、秘密思虑。
两唇并紧而缩入:含怒。
两唇并紧、下唇伸出:不屑。
两唇并紧,一端口角向下:「他一定在骗我。
」两唇并紧,一端口角向上:「让我来整他一下。
」两唇并紧,口角两端皆向下:固执、拚命、困兽之斗。
唇微启,口角两端皆向下:沮丧失望,精神痛苦。
同上,头向下俯:极端失望。
唇微启,口角两端皆向下,脸上多竖的纹路:屡次挣扎而屡次失败的悲痛。
唇启,微露齿,下巴伸出: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