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 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 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儒学士大夫积极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还致力于社会道德教化工作)
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动荡不安; 受到道、佛教的冲击)
2、“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
3、儒学体系的更新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既贯通
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 能治国的学说——理学。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
1、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A、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B、王守仁: “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王守仁之励志诗——
象棋终日乐悠悠, 苦被严亲一日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 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 象入山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 忽然惊起卧龙愁。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不同之处?
2、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凸显人性的庄严。
2)主要思想观点
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4)统治地位的确立:明初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2、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 “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 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 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本心是“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