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RCS-992分布式稳控装置说明书
RCS-992分布式稳控装置说明书
跳闸出口接点容量:
允许长期通过电流8A
切断电流0.3A(DC220V,V/R 1ms),不带电流保持
2.4.7 通信接口
一个RS-485通信接口(可选光纤或双绞线连接),一个符合TCP/IP以太网接口,通信规约可选择为电力行业标准DL/T667-1999(idt IEC60870-5-103)规约或LFP(V2.0)规约,通信速率可整定;一个打印接口,可选RS-485或RS-232方式,通信速率可整定;一个用于调试的RS-232接口(前面板)。
直流:正常时<35W
跳闸时<50W
2.4 主要技术指标
2.4.1 装置判断及动作时间
故障状态下突变量启动时间:5ms
线路故障跳闸判出时间: 查到跳闸信号+5ms
线路无故障跳闸判出时间: ≤20ms
装置查找与确定控制策略的时间:<5ms
远方命令信号传输时间:决定于通道类型和通信传输速率
64Kbps通信方式为5ms(三次确认)
或者
突变量启动;
已判出有故障存在,且故障后延时ts还有电流
式中:ts为失灵判别确认时间
满足以上条件则判为断路器失灵。
3.4.
装置对输入电流回路进行TA断线判别,本判据带比率制动功能,可以灵敏判别TA断线。当装置判出TA断线时,闭锁装置。TA断线动作判据为:
3I0≥ 0.06In 3I0≥ 0.125Imax
如果需在其它厂站采取措施,则经光纤、微波或载波通道,把控制命令、控制量等直接发送到执行站或经其它站转发到执行站;
从通道接收主站或其它站发来的控制命令,经当地判别确认后执行远方控制命令;
进行事件记录与事故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录);
具有回路自检、异常报警、自动显示、打印等功能;
在调度中心实现对稳控装置的远方监视、进行远方修改定值及控制策略表的内容;具有在线修改控制策略的软硬件接口。
2 技术参数
2.1 机械及环境参数
机箱结构尺寸:482mm×177mm×291mm;嵌入式安装
正常工作温度:0~40℃
极限工作温度:-10~50℃
贮存及运输:-30~70℃
2.2
交流额定电压:100/ V,100V
PT变比:35kV~500kV/ /100V/ ,用定值方式设定。
交流额定电流:1A或5A
满足各种通信接口方式的要求,配置有2Mbps及64kbps高速数字通信接口、RS-485通信接口(可选双绞线、光纤引出)、符合TCP/IP协议的以太网接口、RS232接口。
对厂站监控系统通信方式支持电力行业标准DL/T667-1999(IEC60870-5-103标准)的通信规约。
1.3
检测发电厂或变电站出线、主变(或机组)的运行工况,并把本站的设备状态送往有关站,根据本站设备的投停状态和电网内其它厂站传来的设备投停信息,自动识别电网当前的运行方式;
具有完善的设备故障判断模块,可只用电气量实现对线路、主变或机组运行状态及跳闸事故的准确判断;设有独特的振荡闭锁功能,确保系统振荡时不会误判为无故障跳闸。
具有通用性很强的暂态稳定控制策略表,稍加设置就可以适应不同电网的暂态稳定控制需要,智能化程度高,适应性强。
每套装置的结构由1套主机、0-8套从机构成,每一从机负责36路模拟量采样、开入量采样、计算、进行线路、主变、发电机的运行方式、故障判断,将结果上送给主机;主机负责收集从机的判断结果,接收其它站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负责对外的通信。主机、从机硬件与软件实现了模块化、标准化,从机的数量和主机对外的通信接口数量、型式按需配置,装置扩充灵活方便。
3.4.5 电压、电流回路零点漂移调整
传真:(025)3417887
工程服务电话:(025)2107703
传真:(025)2100770
质量保证电话:(025)2100660
传真:(025)2100797
RCS-992
1
1.1
本装置主要用于区域电网及大区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尤其适合广域的多个厂站的暂态稳定控制系统,也可用于单个厂站的安全稳定控制。本装置采用了分布式体系,硬件软件真正实现了模块化结构,拼装灵活、通用性强,能够批量生产,装置硬件、软件设计有多重可靠性措施,在保证装置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的前提下,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满足以上条件则判为相间故障。
3.4.
突变量启动;
已判出单相瞬时故障或有一相电流增加、一相电压降低;
在小于重合闸时间内查到有两相跳闸信号。
满足以上条件则判为单相转相间故障。
3.4.
突变量启动;
查到有母差保护动作信号
正序电压小于50%UN
满足以上条件则判为母线故障。
3.4.
突变量启动;
查到失灵保护的动作信号
当系统发生频率稳定、电压稳定、设备过载等与系统运行方式无关的事故时,根据预定的处理逻辑,实时地采取控制措施;
如果被控对象是本厂的发电机组时,按照预定的具体要求(如出力大小),对运行中的发电机组进行排队,最合理的选择被切机组(按容量或台数);如果被控对象是电力负荷,按照预定要求,可对负荷线路进行排队,在满足切负荷量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的选择被切负荷;
式中:3I0为零序电流,IN为TA一次额定电流,Imax三相电流的最大相电流。当同时满足上述两式延时5秒后发TA断线报警信号;异常消失后,延时5秒自动返回。
3.4.
三相电压向量和(3U0)大于0.1倍额定电压,延时5秒发TV断线异常信号;三相电压向量和(3U0)小于0.1倍额定电压,但最大相电压小于0.2倍额定电压,同时电流大于投运电流,延时5秒发TV断线异常信号。当装置判出TV断线时,闭锁装置起动。异常消失后,延时5秒自动返回。
3.1 电气量的测量方法
装置对输入的交流电压、电流进行采样,采样周期为0.833ms,即一个工频周期采样24点,经数字滤波后按以下算法计算出电压、电流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
(1) 电压、电流采用全波付氏算法
(2)三相有功功率的一般算法为
MW
(3)三相无功功率的算法:将上述计算有功功率公式中的电压移相90度,即得以下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11.2(V1.01)
本说明书和产品今后可能会有小的改动,请注意核对实际产品与说明书的版本是否相符。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互联网:
业务联系电话:(025)34060783439746
传真:(025)3438965
技术支持电话:(025)3429900-2702
1.2
本装置总结继承了国内外先进的稳定控制技术,结合中国电网的特点和习惯,采用了本公司微机保护成熟的硬件,针对西电东送、南北互联、大区联网稳定控制的需要,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的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大型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需要。
装置具有2Mbps及64kbps高速数字通信接口,实现了稳控站之间的快速而可靠的通信,保证在工频的30度(1.66ms)内全网交换一次数据与命令。
t≥tS1(确认满足上述判据的延时)
式中:PS1应小于对稳定有影响的输送功率值;PS2应稍大于0,且大于零功率时的最大漂移值;投运电流IS1应略大于空载线路的充电电流;延时是为了防止在潮流转移过程中引起误判为设备跳闸; 为浮动门槛; 、 为系数。
3.4.
3.4.
突变量启动;
有一相电流增加;
有一相电压降低;
装置整组动作时间:一般<30ms(与具体通道类型、通信传输速率等有关)
2.4.
交流电压有效值测量相对误差 ≤±0.5%(0.2~1.2UN)
交流电流有效值测量相对误差 ≤±1%(0.1~1.5IN)
有功功率测量相对误差≤±1%(0.2~1.2UN、0.1~1.5IN、50Hz)
2.4.3 光端机的性能指标:
MVA
3
3.2.1 采用有功功率值(P>PT),判别线路、主变、机组的投/停运行状态
(1)投运状态: P>PT(PT为投运的功率门槛值);
(2)停运状态: P<PT,且I<IT (IT为投运的电流门槛值);
(3)不对应状态:P<PT,且I>IT ,判为投运状态,发告警信号。
3.2.2 对某些联络线正常潮流可能为零的线路,应采用断路器位置信号(HWJ)进行判断
传输媒质62.5/125或50/125μm多模光纤
光纤信号接收灵敏度-29dbm
光纤连接器ST型
推荐传输距离≤2KM
2.4.4
幅射电磁场干扰试验符合国标:GB/T 14598.9的规定;
快速瞬变干扰试验符合国标: GB/T 14598.10的规定;
静电放电试验符合国标: GB/T 14598.14的规定;
脉冲群干扰试验符合国标:GB/T 14598.13的规定;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符合国标:GB/T 17626.6的规定;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符合国标:GB/T 17626.8的规定;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符合国标:GB/T 17626.9的规定;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符合国标:GB/T 17626.5的规定。
CT变比:100A~60000A/1A或5A,用定值方式设定。
额定频率:50Hz
2.3
电流回路:
2倍额定电流,连续工作
10倍额定电流,允许10S
40倍额定电流,允许1S
电压回路:
2倍额定电压,连续工作
功 耗:交流电流:<1VA/相(In=5A)
<0.5VA/相(In=1A)
交流电压:<0.5VA/相
光纤发送功率-7dBm/-12dBm(由EO插件的跳线控制)
传输波长1. 3μm (单模)
传输媒质9/125μm单模光纤
光纤信号接收灵敏度-38dbm
光纤连接器FC/PC型
推荐传输距离≤75KM
2.4.4 站内主、从机(或MUX-22)之间通信的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