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第二章施工部署及管理目标第三章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管理第五章施工现场平面规划第六章雨季季施工措施第七章质量保证措施第八章环境健康、安全保证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特征、及技术要求1.1 工程概述工程名称:托克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行政福利区污水处理EPC 总承包--设备安装工程地理地址:工程位于黑山煤矿所在区域,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所属。
交通条件:公路交通。
材料运输方便。
场地类型:场地地势平坦,地面开阔,无不良地质现象,建筑物场地整体稳定性较好。
主要工程容、特点:1、工艺设备及管道(S2517-3708-工艺 1-9):工艺管道包含 DN300 钢管 29.24 米,DN200 钢管 11.8 米,DN150 钢管94.4 米,DN100 钢管 9.4 米,DN80 钢管 253.47 米,DN65 钢管 74.8 米,DN50 钢管 48.9 米,DN40钢管 98 米,ABS 管 PE32 共74.73 米等。
2、动力配电系统(S2517-电 1-18):配电系统包含 CGHL 型低压配电柜 4 台,非标就地控制箱 20 台,电动蝶阀电源箱 3 台,YJV22-3×150+1×70 电缆 250 米,YJV-4×70+1×35 电缆 100 米,YJV-4×10 电缆 45 米等。
3、自控系统(S2517-自 1-9):自控系统包含 KVVP-3×1.5MM2 控制电缆 900 米,KVVP-6× 1.5MM2 控制电缆 445 米,KVVP-10×1.5MM2 控制电缆 90 米,KVVP-16×1.5MM2 控制电缆 150 米,800×600×2200㎜PLC控制柜2台。
1.2 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及本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本工程采用国家有关标准、规及其相关的设计文件要求。
1)设计施工图纸。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2。
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GB50204—2002。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2002。
6)《钢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JGJ7--91。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30—99。
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02。
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11)《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
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9—2002。
1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10—2002。
1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02。
15)《建筑给排水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42—2002。
16)《建筑电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03—2002。
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88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GB50194—93。
2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2)国家现行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相关规定。
第二章管理目标、施工部署、施工计划2.1 管理目标工期要求:2017年6月29日~2017年10月25日。
总工期126天日历天。
工期管理目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具体工程量,以及总进度计划的要求,配备好各种资源,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监控,确保进度计划、承诺总工期的实现。
质量要求: 合格。
质量管理目标:严格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本工程的质量管理,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承诺质量目标的实现。
安全管理目标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相关规、规定,努力创建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实现以下健康安全管理目标:a)不发生重伤、死亡事故;b)不发生一般及以上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c)不发生火灾事故;d)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e)不违章作业,不发生环境污染和垮(坍)塌事故;f)消防设施、器材完好率100%。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现场按照“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文件规施工管理,做到施工组织周密有序,区域功能齐全,现场整洁,道路平坦,排水畅通,机械设备完好,技术资料完整,工艺美观,物料堆放有序,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作业行为规化,创一流文明施工现场。
工程成本控制目标通过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周密的策划和布署,使工程成本和造价得到最为有效地控制;同业主及其它相关方共同努力,提出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和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工程成本,减低造价。
2.2 施工总体部署该工程安排一个管理人员健全、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部,负责整个标段的施工,直接隶属于公司,受控于公司技术、质检、安全、财务等相关部门经理。
公司主管经理直接负责、协调项目部相关事宜。
施工项目部,全员24小时现场驻控,全面监控、管理格项施工;利用计算机进行网络化管理,使工程形象进度、物资、质量、安全、资料信息等完全处于受控状态,确保管理模式高效运行,各项管理目标全面实现。
整个项目部各工种配备人员齐全,技术等级较高。
人员主要技工均为本公司员工,普工以本公司长期合作对象为主,部分市场招募。
建筑材料主要从工程地址附近、及相邻盟市及周边地区采买。
机械设备均为自有,保养完毕,保证运行良好,配置齐全,及时满足施工需要,自基地运输至工地。
2.3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框图(上述具体管理人员人员、、职称证、简历等详见资格审查资料部分) 2.4 测量、材料试验、质检仪器设备表第三章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方案3.1 施工总体部署a)建筑施工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大后小的顺序。
地下工程设施应协调施工顺序,力争一次施工到位,避免二次开挖、返工;各种预埋应与基础施工紧密配合,防止遗漏。
b)本工程不需装饰部分的混凝土按照清水混凝土有关施工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c) 工程施工时,建安工作面相互交叉,要保证安全生产和安全施工,施工各工种应做好各自的工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d)各工种在其工序完工后,根据施工网络进度安排逐项交付安装,成品及成品、半成品由专人负责成品保护。
e)凡安装需要土建提前交安的施工,须制订方案,明确分工,保证安全协调地进行施工。
安装完成,土建后续施工部分保护好安装成品。
3.2 施工测量根据其外形特点,拟定建筑施工控制网为方格网,采用极座标法及支距法放线。
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为依据,根据设计对本工程平面座标和高程的要求,准确地将建筑物的轴线与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要求,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和放样工作。
主要测量人员及器具: 选用J2激光经纬仪一台、精密水准仪一台、激光铅直仪一台、100m钢卷尺一把,配3名经验丰富的测量员来完成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测量放线工作。
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为测量放线依据,结合施工图进行施工测量定位放线,确定出测量控制主轴线及椭园各圆弧圆心的控制点。
点的设置考虑在场不易破坏和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设置永久标识。
主轴线的定位与放线。
根据平面控制网测定主要控制点,各控制点与控制轴线偏移500mm,组成一矩形控制网,并在以上各楼层楼板上与该控制点相对应的位置留出100×100mm的预留孔,作为主要轴线点向上垂直传递的通光孔,使用铅直仪传递到各楼层的控制点用经纬仪和钢尺,采用极坐标法及支距控制法进行测量、校核,检查其相对位置是否正确,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作为该楼层各轴线平面定位的依据。
高程控制1)建立首级水准控制网先根据业主移交的水准点在施工场区周围建立首级水准控制网。
本工程首级水准控制网至少由六个以上的水准控制点组成。
水准控制点标记在场区四周稳固的构筑物上以方便使用。
另行在场区外侧建筑物上设置两个永久性的水准点,以作为首级控制网的监测点。
2)高程控制基础施工阶段先根据首级水准控制网在基础四周的围墙上建立二级水准控制网,施工时依据就近原则,从施工区域附近的二级水准控制点引测施工控制标高并与相邻的二级水准点进行对照闭合。
二级水准控制网用水准仪结合吊钢尺的方法测设。
一层结构施工完后,即将业主给定的建筑物±0m层标高通过电梯井引测至该结构层,然后用S3级自动调平水准仪抄平,弹出该楼层500mm处水平线。
沉降观测:根据《城市测量规》、《水准测量规》及设计要求,为及时了解沉降变形情况,应在建筑物四周设沉降观测点。
在建筑物周围布设五个水准点作为工作基点。
沉降观测采用精密仪器进行观测。
3.2基础工程的施工土方工程1.本工程的基础的土方开挖均采用机械开挖。
土方开挖前,根据建筑物、构筑物或管沟的定位控制线画出开挖的灰线尺寸。
开挖时按基底的设计标高预留30cm,由人工清至基底。
机械施工不到的部位,配合人工挖掘。
2.开挖坡度按回填土考虑,一般为l:0.75~l:1.00。
3.修帮和清底均由人工施工。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 cm的槽帮处设置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或中心线的引桩拉通线,检查槽的尺寸,以修整槽边。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验槽验收。
4.开挖出的多余土方按指定位置,及时运走,回填用土留足。
5.开挖基坑(槽)或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部位超挖地,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一般建筑的土方回填为人工和机械回填,管沟回填为机械回填。
回填土符合规定要求。
回填前,做好检查验收,基础强度达到规定要求。
在基坑(槽)、管沟或室外墙壁上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7.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夯实,每层铺上的厚度、夯实遍数参见下表。
8.人工打夯时,以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错的方法均匀夯实。
9.基础墙两侧回填时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
回填房心或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移位或损坏管道,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0.5以上时方可用机械打夯。
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用细填料回填。
10.填土全部完成后,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高的部位依线铲平,低于标高处补土夯实。
基础混凝土1.基础混凝土用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基础垫层用水泥为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为中砂或粗砂,石子采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