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续油管作业操作手安全操作规程

连续油管作业操作手安全操作规程

连续油管作业操作手安全操作规程
4.1操作手安全操作规程
4.1.1 基础作业操作规程
(1)起升控制室
①检查控制室气源压力显示是否正常,压力应在0.6~
1.0MPa。

②操作控制室气路阀,起升控制室于工作状态(起升速度可用手柄调压阀调节),合上控制室电源。

(2)起动柴油发动机
①将发动机起动开关旋转置于“ON”的位置,待驾驶室内显示屏上各个参数(润滑油压力、柴油发动机转速、蓄电池电压、冷却液温度)显示正常,即可将起动开关顺时针旋到“START”位置进行起动;若第一次没有起动,则将起动开关逆时针旋到“OFF”位置,至少等待15秒后进行第二次起动。

②柴油发动机起动后进行,观察显示屏上润滑油压力、冷却液温度、柴油发动机转速等参数,观察柴油发动机工作状况,确保柴油发动机工作正常。

③调节控制室内发动机油门控制旋钮,将柴油发动机速度调到600 rpm~1000rpm,怠速运转3~5分钟预热后(观察液压油温指示表,待油温达到30℃左右时),将取力器旋钮转动置于“合”,合上带泵箱离合器。

④支起车尾随车起重机两端液缸支腿。

支腿处地面夯实并加垫枕木。

(3)注入头井口安装
①取掉注入头四条立柱上的固定销子,将注入头安装在防喷器上,将注入头与防喷器整体吊起至井口并连接好。

与此同时,台上操作人员调整排管器的高度,使其与注入头鹅颈管的高度相适应。

②调节注入头指重传感器支撑螺栓,使注入头自然落在指重传感器上,注入头驱动支架处于水平状态;放尽传感器管线中的气体;调节传感器端两个可调锁紧顶丝,使得当泵入液压油时,传感器接触盘刚好与注入头压盘接触,连接传感器电缆线。

③连接防喷盒、防喷器、注入头速度和深度传感器、指重传感器信号线及液压管线。

④仔细检查所有液压管线、注入头、防喷器、防喷盒润滑管线软管上编号与接头面板上序号是否相同,观察并调整深度传感器、载荷传感器的初始值,做好记录。

⑤平整井口地面,支好注入头四条支腿,在注入头两侧的三个方向拉绷绳,应就近拉在井架、作业机梁上,必要时可打地锚。

⑥调整滚筒摆位角度和方向,确保注入头的鹅颈管与滚筒中心对正。

⑦将导向器上的压轮和排管器润滑盒合拢连接好。

(4)下放连续管作业
①滚筒控制:下放连续管作业时,滚筒控制手柄放在“下放”位置,滚筒压力调节在4MPa左右,滚筒的先导压力是根据滚筒马达刹车预设的,一般用调压阀调节在3MPa左右。

②将注入头控制手柄锁定装置向上提起,手柄推向“下”管位置,观察参数记录仪上的速度(初始速度应在
0~0.5m/min)、发动机转速、注入头马达压力(在6MPa左右)、回油压力、滚筒先导压力是否正常。

③运行几分钟后,观察注入头、滚筒、供液油泵运行情况;油箱油温以及绷绳等有无异常情况(如有立刻停机检查整改),正常后调节注入头控制手柄,逐步提高下放连续管速度,一般正常下放连续管速度在10~20m/min之间,不超过
35m/min。

每下入200~300m给注入头链条喷洒润滑油一次。

④随着连续管下入深度的不断增加,记录仪上的载荷逐渐增加,此时根据载荷情况逐步提高夹紧力和张紧力,以防止溜管等事故的发生。

下下连续油管过程中每10分钟对各项参数做一次记录,包括时间、起下状态、深度、载荷、张紧压力、夹紧压力、起下速度、若同时进行循环洗井工序记录循环压力。

⑤待连续管下到设计深度后,向后推注入头方向控制手柄至“中间”位置。

使注入头马达排量调到0,压力为补液泵压力,约为2MPa。

⑥操纵滚筒控制阀位于“中间”位置。

⑦注意观察记录井口压力表及循环压力表压力,根据井口压力情况,关闭半封及防喷盒。

⑧调节控制台上柴油发动机转速旋钮,降至怠速600-
800rpm。

(5)起升连续管作业
①井下作业完成后,记录好深度、载荷等数据,准备起管。

②旋转柴油发动机转速旋钮,调至1500~1800rpm。

③将注入头控制手柄锁定位置向下拉起,手柄拉向“起”管位置,滚筒控制手柄旋钮旋至“收起”位置。

④随着连续管在滚筒上不断地緾绕,滚筒与注入头之间连续管的张紧力减少,滚筒外层连续管可能出现膨松现象,应及时调整减小滚筒马达工作压力。

⑤随着连续管不断起出,所需夹紧力和张紧力不断减小,根据载荷情况逐渐调整夹紧液缸压力和张紧液缸压力,以减少对连续管的夹持力,延长使用寿命。

⑥起升连续管速度通常在15m/min~20m/min左右。


1200m~800m段,注入头高低速控制可由低速档转换成高速档,起升速度可达20m/min~50m/min之间,可根据连续管排管及井下情况来定,建议最大起升速度控制在30m/min~
40m/min,以充分保障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连续管起至接近井口位置时,速度降到0.5m/min~3m/min之间,使连续管头部和工具平稳通过采油树、防喷器,到达防喷器及防喷盒之间,方便拆卸。

(6)收车步骤
①根据控制室作业参数记录仪的深度读数,将连续管起到防喷器与防喷盒之间,关闭井口阀门和防喷器全封。

②确认上述步骤完成后,用专用工具松开防喷器与防喷盒连接螺帽,将吊绳放松,松开注入头三个方向的绷绳,卸下4条注入头支腿。

③吊起注入头(如果连续管接有工具,在工具上部将连续管割断),拆注入头四条支腿,打开导向器上所有压轮。

④将注入头和连续管一起吊离井口,至作业机附近坐落在注入头小支腿上。

⑤在注入头连续管尾部附近打管卡固定好连续管。

⑥吊车吊着管卡,用注入头将连续管缓慢上起至推板上端,松开夹紧液缸,用吊车将连续管全部吊出注入头,并离开导向器。

⑦将注入头控制手柄置于中位,使注入头停止运行。

⑧当连续管与导向器分开后,随车吊挂着连续管的同时操作滚筒将连续管缠绕在滚筒上,最后将连续管尾端固定在排管器上。

⑨将滚筒控制手柄旋钮旋至中位,使滚筒处于刹车状态。

⑩拆收注入头进油、回油液压管线、数据线,做好各接头处的防尘保护。

?将注入头随同部分液压管线吊回到作业机车位。

?将防喷器及随同管线、导向器等其它部件吊到作业机上归位并固定好。

?滚筒摆回原位,用绳卡固定好滚筒。

?调节注入头载荷传感器可调紧螺栓,支起注入头。

?随车吊归位。

?摘开离合器,关闭控制室电源,柴油机熄火。

?取下操作室四个固定锁销,操作控制室气路阀,降落控制室于运输状态。

4.1.2.钻磨作业操作规程
(1)下钻磨工具
①用连续油管作业机将携带螺杆钻具+钻头等工具的连续油管下入水平井段内。

②下放连续管速度在3~10m/min之间;复杂井段如转换接头、滑套等变径位置应提前50米将下放速度降至5m/min以下。

按设计要求下入连续油管至设计深度。

③低替排量循环冲洗。

④下放至距鱼顶上部50m时,速度减小至3m/min,实探人工井底两次确认深度做好记录,校核悬重,调整作业参数。

(2)起出钻磨工具
①钻磨施工结束后,上提连续油管+工具串至井口,控制上提速度8~12,到井口50米内控制在2 m/min;如光油管上提速度不超过20m/Min;
②按与安装时相反程序进行注入头、防喷管和井口装置拆卸;
③安装采油井口,收车撤离井场。

4.1.3冲砂作业操作规程
(1)探砂面
①下连续油管探砂面,•限速在5m/min左右。

②初探砂面后,上提连续油管,二次探砂面。

确认为砂面时,上提连续油管至砂面以上10m处。

(2)冲砂•
①下放连续油管冲砂,•速度控制在5m/min左右,冲沙过程
中,经常上下活动连续油管,防止上返砂粒形成堵塞,卡死管柱。

②对沉砂大于50m的井况,采用分段冲沙方式每下冲50m,彻底循环,返出当前砂面以上全部携砂液,然后下冲,禁止一冲到底。

③冲砂至管脚处,定点循环直至冲净管脚以上全部沉砂。

④若是两部水泥车冲砂,油套连通以后,即可启动另一部水泥车从井内油管或油套环空注入冲砂液,以便洗出井内的沉砂。

⑤继续下冲至设计位置,用清洁冲砂液循环,以出口无砂粒,进出口液质相同为合格。

⑥冲砂结束后,若自喷则密闭起出连续油管,结束本次作业;若不喷则上提连续油管50m,静沉15min,再将连续油管下入,•探砂面满足设计要求为合格。

4.2操作手岗位设备和施工作业操作规程对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