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末易错题整理(09---13年)1.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DA.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说法C.儒家思想的影响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2.下列最能体现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英雄气概的一句话是(B)A.“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C.“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D.“兼爱,非攻”3.黄河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害河”,下列人物与两汉时期治理黄河无关的是:(C)A.汉武帝B.汉明帝C.杜诗D.王景4.为汉匈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事件是:(D)①张骞通西域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③呼韩邪单于归汉④昭君出塞A.①③④B.②③④C. ①③D. ③④5.从下面的历史短句台词(片断)中,可以得知他们正在学习(A)小华:“送人千里,终有一别,陛下请回吧!”小明:“爱卿,辞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了,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去早回。
”:A.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B.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C.王昭君出塞D.卫青、霍去病破匈奴6.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C)①河西走廊②安息③今新疆境内④大秦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7.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我国是在(B)A西汉初年 B 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8.佛教和道教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利用,其共同的原因是( A )(13年)A.宣传的内容都有麻醉人民的作用B.都认为忍受苦难能进入长生不老的最高境界C.都主张修生养性,得到成仙D.都宣扬放弃欲望就可以摆脱生死轮回9.三国时期,台湾地区被称为(D)A琉求 B琉球 C夷州 D夷洲10.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B)A.发生在公元4世纪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D.战后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1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C)A.江南气候温暖湿润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土地肥沃12.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史(12年)A鲜卑族 B氐族 C匈奴族 D羯族1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原因包括(C)①江南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壤肥沃②江南地区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③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④南迁的人给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⑤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4.下列朝代都城在洛阳的有①魏②吴③西晋④东晋⑤北魏⑥前秦(A)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15.把曹魏、北魏、西晋、前秦等几个政权归属同一类的标准是:(B)A.都有少数民族建立B.都曾统一过北方C.都定都洛阳D.都实行过改革并取得成功1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点是(D)①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②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③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④科技发展⑤佛教盛行A.①③⑤B.②③④C. ①②④D.①②④⑤17.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①曹魏②北魏③前秦④西晋(A)A①④③②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18.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之一是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下列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对应不正确的是(D)A贺赖——贺 B丘穆陵——穆 C独孤—刘 D贺楼----元19.“他的绘画题材广泛,尤擅人物画,他笔下的任务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曾给人画肖像却不点眼睛,就怕点了眼睛画中的人会说话,”引文叙述的这位画家及其生活时代是:(D)A.西晋、顾恺之B.东晋、王羲之C.西晋、王羲之D.东晋、顾恺之20.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是这一时期艺术成就的最高体现,它融合了以下几种文化艺术的特点(A)①书法艺术②绘画艺术③雕塑艺术④佛教文化A. ①②③④B. 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2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名句。
从历史的角度看,此诗最能说明(C)A南朝时寺庙在历史上最多 B南朝时雨水最大 C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D南朝时寺庙都笼罩在烟雨中22书法在我国开始成为一种艺术史在(B)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 南北朝时期23.其成就或得“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赞美的人是(D)A、祖冲之 B 、顾恺之 C、郦道元 D、王羲之24.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B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25.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那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小(B)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B.乙做了商末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为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26. 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
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D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7. 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根本目的在于 DA、压制知识分子B、有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体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28.“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C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29.小轩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屈原”,应说的台词应是(B )A.治世不一道,便世不法古。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0.据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什么思想AA.“仁” B.“仁政” C.“兼爱”、“非攻” D.“无为而治”31.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概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发明过程体现出了这一概念的特点?D A.黄帝 B.扁鹊 C.张衡D.蔡伦32.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D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
从史实看来A.①②都正确 B.①②都错误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33.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
你可建议他阅读AA.《水经注》B.《天工开物》C.《离骚》 D.《兰亭序》34.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已成为千古佳话。
这是因为(C)①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②昭君和亲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昭君和亲使我国北方地区再无战乱④各族人民历来希望和睦友好相处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35.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D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36.下列能够体现南北朝时民族融合趋势的是A①北方民族学会了汉族的生产技术②鲜卑人中出现了汉人姓氏③汉族人的食品具有北方民族特色④一些开明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开始使用汉族政治制度管理国家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37.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剩下一种。
请问:秦统一后写“剑”字使用规范的文字是C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38公元前136年,董仲舒在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
”这表明他主张DA. 百家争鸣B. 削平诸侯王C. 颁布“推恩令”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9.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BA.重视法制的法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40.下列发明中应用于冶铁业的是CA.耧车B.提花机C.水排D.地动仪4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B)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4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记述“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
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记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信史家之极则也。
”你认为《史记》是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的?(D)①本纪②世家③表④书⑤列传⑥全史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④⑤⑥C ②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43.南京市在魏晋时期曾作过哪几个政权的都城( B) ①吴国②魏国③东晋④西晋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44.下列关于石窟艺术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A.体现了田园诗的意境 B.包含了外来的艺术特色C.佛教盛行的结果 D.不限于雕刻艺术45.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成语“风声鹤唳”出自这场战争 B.战争发生在前秦与西晋之间C.淝水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D.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45.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促进了(D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游牧民族农业化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46.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你知道“燕赵之地”借指今天的哪个省吗?CA山东省 B山西省 C河北省 D 河南省47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C①陶器②铁器③石器④青铜器A1234 B 3124 C3142 D 423148.每个地域都流传着许多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类起源的传说,但目前科学界一般承认的人类起源是(A)(13年)A.从古猿进化而来B.外星球搬来的C.上帝造人D.女娲造人49.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C)A.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C.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D.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50.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C)A旧石器文化 B 新石器文化 C 青铜文化D铁器文化51.从齐桓公和晋文公成就霸业的条件来看,起决定性的因素是:(A)A.改革促进发展B.社会环境优越C.自然条件优越D.统治这个人素质提高52.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
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D)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53、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