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复习大纲

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复习大纲

第一章 绪论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环节,变量,方框图, 特点;工艺管道及控制流程图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 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被控变量来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控制系统;

按控制器控制规律来分: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等控制系统;

按给定值来分:按给定值是否变化和如何变化来分:

* 1、定值控制系统:

* 被控变量的给定值不变。

* 2、随动控制系统:

* 给定值是随机变化的。

* 3、程序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 给定值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

调节器 调节阀 过 程

测量元件及变送器 给定值 被控参数 干扰作用

偏差

控制控制测量值 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和品质指标

* 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 在阶跃干扰作用下,过渡过程的几种形式:

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 1、最大偏差或超调量A

* 2、衰减比n

* 3、余差C

* 4、过渡时间

* 5、振荡周期或频率

第二章 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

过程特性的类型 单调衰减过程 t y

衰减振荡过程 t y

等幅震荡过程 t y

振荡发散过程 t y

单调发散过程 t y

y

A B

C B’

t 0 过程特性:控制通道特性;干扰通道特性

解析法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机理建模)

一阶对象

响应曲线辨识过程的数学模型(实验建模)

阶跃响应曲线法

描述过程特性的参数

* 放大系数K;时间常数T;滞后时间(时滞)τ

* 对象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控制通道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干扰通道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第三章 变送单元

变送器在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是将各种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物理量转换成统一的标准信号,以供显示、记录或控制之用。

变送器的分类

变送器的构成原理

01()ifyKxzK

变送器的一些共性问题

* 量程调整;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线性化;变差;变送器信号传输方式

力矩平衡式压力(差压)变送器:

作用;分类;构成方块图;工作原理

典型线路分析:矢量机构;反馈机构;低频位移检测放大器

电容式压力(差压)变送器:

构成方框图;工作原理

差压变送器的应用

零点迁移;量程调整;

应用:测压力、差压、流量、液位、密度(重度)、分界面。 测量部杠杆系统 位移检测

反馈机ΔPi Fi

Ff ΔS Po(Io)

感压膜片 差动电容 放大和输出

限制电路 ΔPi Io 位移 电容

变化 电容-电流

转换电电流

信号+

反馈电路 调零、迁移信号

反馈

信号

温度变送器 • 作用;分类;四线制温度变送器的构成方框图、工作原理

+ - H

h p

正迁移示意图 ρ1

+ - H

p p Pa

无迁移示意图

+ - hhH pρρρ负迁移示意图 + - H

p p ρx

+ - H

p p ρ1 ρ2

输入回反馈回整流滤电压 功率 隔离 直流-交Vi

Et Vz '

Vf ' ε

VIo

量程单放大单

流量检测

* 测量的分类:

* 速度式流量计:差压式、转子、电磁、涡轮、堰式;

* 容积式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活塞式;

* 质量流量计:直接式、间接式。

* 差压式流量计

• 标准节流装置:孔板、喷嘴、文丘里管 温度变送器的典型线路分析:折线电路(热电偶温变)

0 V

V Va Va Va Va Va Vf Vf Vf Vf Vf γ1 γ2 γ3 γ4

1221DCBAIC2RoR115RaR116R117R118R119R120R121R122R123DW103DW104DW105DW106Vs4Vs3Vs2Vs1VaVf线性化电路(热电阻温变)

节流装置 差压计 显示仪表

(差压变送器) • 转子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旋涡流量计(涡街流量计)

质量流量计

物位检测

– 物位仪表的类型(按其工作原理):

• 直读式物位仪表:有玻璃管液位计、玻璃板液位计等

• 差压式物位仪表:

• 浮力式物位仪表:恒浮力法,变浮力法

• 电磁式物位仪表:核辐射式物位仪表:声波式物位仪表:光学式物位仪表:

差压式液位变送器:零点迁移问题;电容式物位传感器;核辐射物位计

第六章 显示记录单元

* 动圈式显示仪表

* XCZ-101型动圈式显示仪表

* 测量热电偶的热电势

* XCZ-102型动圈式显示仪表

* 测量热电阻的变化值在不平衡电桥上产生的电位差

* 自动平衡式显示仪表

* 自动电子电位差计:

* 用来测量电压信号。

* 自动电子平衡电桥:

* 对于能转换成电阻值的各种变量都可以显示。

第四章 调节单元

• 调节器的作用

• 各种基本运算规律及其特点

• 比例度、积分时间、微分时间的测定方法

• DDZ-Ⅲ型调节器的特点及基本组成

一、 调节器的运算规律

正偏差、负偏差

正作用调节器、反作用调节器

PID运算规律:)1(0dtdTdtTKyDtIP()1()(1)()PDIYsWsKTsEsTs

其中F——相互干扰系数, 1DITFT实际PID:11()()1()1DIPDIIDTsYsFTsFWsKFTEssKTsK

1、比例(P)运算规律: pyK ()PWsK

*

* 阶跃响应

* 特点:控制器的输出与偏差成比例;克服干扰能力强、控制及时、过渡时间短;但存在余差,负荷变化越大,余差就越大。

* 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上没有提出无差要求的系统。 比例度δ定义,KP的关系:1100%pK

2、比例积分(PI)运算规律:

积分特点:与偏差存在时间有关;可消除余差;控制缓慢。

积分时间TI的定义,测定方法。 理想PI:01()tPIyKdtT 1()(1)PIWsKTs

实际PI: 11()11IPIITsWsKKTs阶跃偏差下,理想PI输出:

阶跃偏差下,实际PI输出:[1(1)(1)]IItKTPIyKKe

控制点偏差、调节精度定义。 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参数不允许有余差的系统。

3、比例微分(PD)运算规律:

微分特点:超前调节,与偏差变化速度有关。 理想PD:()PDdyKTdt ()(1)PDWsKTs

实际PD:1()1DPDDTsWsKTsK 斜坡信号输入时,理想PD输出:()PDyKatT

阶跃偏差下,实际PD输出:[1(1)]DDKtTPDyKKe

微分增益KD,微分时间TD的定义,测定方法。

二、基型调节器:

* 作用;构成方框图

典型线路分析

4、比例积分微分(PID)运算规律:

实际PID:11()()1()1DIPDIIDTsYsFTsFWsKFTEssKTsK 理想PID:01()tPDIdyKdtTTdt ()1()(1)()PDIYsWsKTsEsTs

阶跃偏差下,实际PID输出:[()(1)()]DIIDtKtKTTPIDyKFKFeKFe

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负荷变化大、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系统。

自动

软手动 硬手动

典型线路分析

输入电路(偏差差动电平移动电路)

* 工作状态

* 无扰动切换

• 特种调节器:抗积分饱和调节器;前馈调节器;非线性调节器

• 附加单元:偏差报警单元;输出限幅单元

三、数字式调节器

* 特点;类型;PID控制算法;基本构成 VS VO 调节器

(反作用)

Vi ΔV 调节器

(正作用)

VS Vi VO ΔV * PI电路 * PD电路

∆V02

∆V02/m CI

RI CF

T IC3

V03

闭环跟踪实验线路

* 调节器置“自动”、“反作用”,若该调节器使用积分作用,当给定信号VS改变时,输出信号VO就跟随VS而变化 * 调节器置“自动”、“正作用”,若该调节器使用积分作用,当测量信号Vi改变时,输出信号VO就跟随Vi而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