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原理导学案
2.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
分别计算图11.5.1中三种方法中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即机械效率的大小。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分析,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会选择,原因是
〖练习二〗
1自学例题
②精题检测;如上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2m,拉力为50N.利用这个装置匀速地将重为l00N的物体在5s内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温故互查】
1.功的原理内容是:2.轮轴和斜面做功的特点是:
3.功的计算公式:4.滑轮的特点:
新课导入:
生活中使用的机械比较多,它们都有不同吗?
【预习导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额外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总功.
将数据填入下表中。
物体的重力
物体重
G/N
物体上升高度h/m
绳子拉力F/N
绳子移动距离S/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率η
较轻
较重
最重
提起不同的重物时,机械效率。物体重力越大,滑轮体重力越小,滑轮组机械效率越。
〖练习〗若想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课堂练习】
3.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机械效率因素有关?
〖讨论〗如何验证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的关系?(注意控制变量)
〖思考〗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填“一定”或
“不一定”)需要测量物体和拉力上升的高度.必须测得两个物理量
是和。
〖实验探究〗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物体,测出机械效率,
5.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_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_____________,抽水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_______________.从前几个空可知:使用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总是
【课内探究】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观察〗课本96页:三种搬运沙子的方法中,都各自对哪些物体做了功?对什么物体做的功是人们需要不得不做的功?对什么物体做的功是人们不需要的?三种方法中让你选择你选择哪种?为什么?
和叫做总功。
〖练习一〗
①.用铁桶从井中打水,则此过程中( )
A.人对铁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B.人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C.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人对水和铁桶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②.如图所示的升旗过程中,克服旗的重量做的功是,
克服绳子重量做的是,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
(填“有用功”、“额外功”或“总功”)
3.图11.5-1中第二种方法为例,克服_________的重力做得功是有用功,克服__________的重力做得功是额外功.在做功的时候,我们总希望______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高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_______表示总功,_______表示有用功,________表示机械效率.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产和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效率的评价机制的意识。
重点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难点
结合实例会准确的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学具准备
轮轴弹簧测力计,细线,斜面,弹簧测力计等
学法指导
预习导学(10)小组合作探究(20)研讨提升(10)测试小结(10)
学习过程(引入语、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小结、检测等)
1.为了粉刷教室,需要将涂料运到五楼.工人师傅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用人直接搬运上去;②用定滑轮提上去;③用动滑轮提上去.在这几种方法中( ).
A.最省力的是②B.最省力的是③
C.做有用功最多的是①D.机械效率最高的是③
2.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
A.做的总功较少B.做的总功较多
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3.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所用的杠杆是一
根重为5N、质量均匀的硬棒.他将棒的一端固定,把重为
l5N的重物挂在棒的中点,然后用手竖直提起棒的另一端,
如图所示.若把重物提升了10cm,则小明使用杠杆所做
的有用功为J,机械效率是.
编号:鹿头中学(八)年级(物理)学
执笔人
王献丽
审核人
杨海仙
审批人
王文广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图甲(徒手提着沙上楼)
图乙(用动滑轮和桶提沙)
图丙(用动滑轮和袋子提沙)
克服人重力做功
人对沙子做的功
人对桶(袋)做的功
人对动滑轮做的功
人一共做的功
同学从数据分析获得方法较好,(请学生说一下他选择的理由)。从而引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小结】:有用功等于为了实现做功目的不用任何机械而做的功.
额外功是。
4.小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使重为2000N的物体A在3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6m,若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600N,小强所用拉力F=250N,则拉力F做的功为多少.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教(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