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法院、检察院招录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真题(三)满分:100 分时限:120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核分人得分第一部分客观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在机读答题卡上将你认确的答案的字母涂黑,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共30 题,每题1 分,共30 分。
)1 .法是由国家创制或认可并具有( )的社会规范。
A .国家强制力B .普遍约束力C .普遍约束力D .国家强制性2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在法律关系中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A .个人B .组织C .公民D .主体3 .从( )上讲,法学体系属于意识的范畴,法的体系属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范畴。
A .性质B .范围C .具体的存在形式D .范畴4 .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国家需要法律B .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C .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D .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5 .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
A .法系B .法律体系C .法学体系D .法的历史类型6 .普通法法系国家通常适用的一种法的分类是( )。
A .公法和私法B .根本法和普通法C .成文法和习惯法D .普通法和衡平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各部、委、局可依法制定( )。
A .基本法律B .行政法规C .行政规章D .自治条例8 .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是( )。
A .部门法B .法律洲源C .法律体系D .法律历史类型9 法律规范依行为模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 )。
10 .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 .根本法和普通法B .一般法和特别法C .国内法和国际法D .实体法和程序法11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基本方略的是在(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 .党的十四大C .党的十五大D .1982 年宪法12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 )适用我国法律。
A .原则上B .一律C .可以D .不能13 .对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判决的宣告( )。
A .必须公开进行B .可以不公开进行C .是否公开由法院决定D .是否公开由审判长决定14 .一切国家机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和任何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这是我国主义法制基本要求中( )。
A .有法可依的要求B .违法必究的要求C .执法必严的要求D .有法必依的要求15 .我国现行宪法是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其通过时间是()。
A .1954 年B .1978 年C .1982 年D .1988 年16 .在我国,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
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国务院各部、委、局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7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
这体现的是法律的( )。
A .概括性特征B .普遍性特征C .规范性特征D .严谨性特征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此规定属于法律中( )。
A .委托性法律规范B .命令性法律规范C .禁止性法律规范D .授权性法律规范19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的是( )。
A .格B .式C .比D .宪法20 .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
A .适用范围不同B .制定和表达的方式不同C .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D .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21 .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是法律的( )。
A .强制作用B .评价作用C .指引作用D .教育作用22 .法律按照不同的标准或角度有着不同分类, 按照制定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23 .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
A .国务院B .最高人民法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4 .下列选项中不是表述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为( )。
A .公开投票的原则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D .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25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对二者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B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C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6 .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
这体现了法律的( )。
A .指引作用B .强制作用C .教育作用D .预测作用27 .依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划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下列属于特别法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8 .法律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属于某一部门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查、修改和补充,编制成更加完善并具有特色结构的、统一的部门法典的活动。
法律编篡属于( )。
A .立法活动B .执法活动C .司法活动D .宣传活动29 .法律制裁是国家为保护和恢复法律秩序而对违法者实施的措施。
某人因过失伤害致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这属于法律制裁中的( )。
A .违宪制裁B .刑事制裁C .行政制裁D .民事制裁30 .我国的政体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在机读答题卡上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答、漏答或错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共20 题,每题1 分,共20 分。
)1 .某有限责任公司在设立过程中出现了下列几种情况,其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 )。
A .无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B .股东共同制定了公司章程C .由5 个股东共同出资设立D 因公司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只设了1 名监事生活和工作受到很不利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刘某可以要求杨某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
A .停止侵害B .返还财产C .消除影响D .恢复名誉E .赔礼道歉3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缓刑是一种主刑B .缓刑是一种附加刑C .对于累犯不得宣告缓刑D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都可宣告缓刑E .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自身的表现,暂缓执行原判刑4 .按照法律规范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
A .确定性规范B .强行性规范C .委任性规范D .任意性规范E .准用性规范5 .法律的完备阶段包括( )。
A .修改、补充法律条文B .法的解释C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清理D .法律汇编E .法律编篡6 .以下属于规范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有( )。
A .《个人所得税法》B .《反不正当竞争法》C .《价格法》D .《广告法》E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 .按照征税对象可把我国税收分为( )。
A .流转税B .所得税C .财产税D .资源税E .特定行为税8 .共同犯罪的形式,可以分为( )。
A .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B .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C .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D .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E .事后有默契的共同犯罪和特殊的共同犯罪9 .以下关于法律与经济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A .经济决定法律B .法律决定经济C .经济是法律的源泉和诞生地D .法律服务经济E .经济服务法律10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下列哪项负责并报告工作( )。
A 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B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11 .行政合理性要求( )。
A .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规范B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C .行政行为必须有合理的动机D .行政行为应考虑相关的因素E .行政行为越权无效12 .《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包括( )。
A .野生生物B .自然遗迹C .人文遗迹D .自然保护区E .风景保护区13 .以下属于债的消灭的法律事实有( )。
A .因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而消灭B .因债权人免除债务而消灭C .因抵销而消灭D .因双方协议而消灭E .因履行而消灭1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
A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B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C .维护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原则D .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E .有鉴别、有选择地借鉴外国的立法经验的原则15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有( )。
A .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B .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社会主义法制原则E .民族区域自治原则16 .以下属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有( )。
A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B .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C .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D .显失公平E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17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可供继承的遗产的范围包括( )。
A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B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C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D .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E .公民的债权、有价证券18 .以下各项,在犯罪的主体方面,必须是特殊主体的有( )。
A 渎职罪B 军人违反职责罪19 .下列各项关于公法与私法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适用于民法法系国家B .适用于普通法法系国家C .源于古罗马法D .首倡者是乌尔比安E .盛行于英美国家20 .《工业企业法》规定国有企业的组织体制是( )。
A .股东代表大会B .厂长经理负责制C .职工代表大会D .监事会E .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正确的将机读答题卡上对应题号下[√]涂黑; 错误的]涂黑;如果考生对[ √]和[ ]选择错误或都不涂均不得分。
共10 题,每题1 分,共10 分。
)1 .行政权是国家权力中最为活跃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2 .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实施领导。
(3 .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二要素构成。
(4 .公司股份是股东权存在的基础及计算股东权利义务的最小单位。
(5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
(6 .破坏草原的行为严重、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7 .刑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法律性。
(8 .犯罪构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各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主客观要件共同组成的。
(9 .在我国,诉讼法包括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两种。
(10 .当事人不服刑事判决的上诉期间为15 日,裁定为10 日。
(第二部分主观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