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田管理规范

大田管理规范

Q/LZYC 泸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企业标准
Q/LZYC.G04(YG)009—2015
大田管理规范
2015-7-31发布2015-8-1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与权限 (1)
4.1 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 (1)
4.2 县区局(分公司)烟叶科 (1)
4.3 烟叶工作站(点) (1)
4.4 种植主体 (2)
5 管理流程 (2)
5.1 烟叶大田管理流程 (3)
6 关键控制点与控制要求 (4)
7 管理内容与方法 (4)
7.1 制定方案 (4)
7.2 技术培训 (4)
7.3 工作指导 (4)
7.4 实施烟叶大田田间管理 (4)
7.5 检查考核 (5)
7.6 征集建议 (5)
7.7 总结改进 (5)
8 相关记录 (5)
9 附录 (6)
前言
本标准明确了大田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由泸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烟叶生产管理科归口。

本标准由烟叶生产管理科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勇、夏春、雷晓、张明金、张远盖、何余勇本标准批准人: 徐忠良
本标准2015年首次发布。

本标准版次号A/0。

文件修订状态
大田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烟叶大田田间管理要求及控制要点。

本规范适用于对泸州市烟叶大田田间种植过程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C/T 0000-2008 烟叶生产质量管理
——《烟叶生产技术方案》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与权限
4.1 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
4.1.1 负责制订烟叶生产技术方案。

4.1.2 负责组织策划技术培训方案并开展相关培训。

4.1.3 负责烟叶大田田间管理过程督导。

4.2 县区局(分公司)烟叶科
4.2.1 负责生产技术方案的传达和宣贯。

4.2.2 负责制订本县烟叶生产技术方案。

4.2.3 负责组织开展烟叶大田田间管理技术知识培训。

4.2.4 负责烟叶大田田间管理过程的监督管理。

4.3 烟叶工作站(点)
4.3.1 负责烟叶大田田间管理方案的落实。

4.3.2 负责烟叶工作站(点)技术知识培训。

4.3.3 负责对种植主体烟叶大田田间管理的过程督导。

4.4 种植主体
根据烟技员指导和《烟叶生产技术方案》要求,做好大田管理期间查苗补缺、追施追肥、揭膜上厢、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打顶抹杈、成熟采收工作。

5 管理流程
5.1 烟叶大田管理流程
6 关键控制点与控制要求
7 管理内容与方法
7.1 制定方案
7.1.1 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根据省局(公司)技术方案要求制订烟叶生产技术方案。

7.1.2 县区局(分公司)烟叶科根据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制订的烟叶生产技术方案,编制本县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并下发各烟叶工作站(点)组织落实。

7.2 技术培训
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县区局(分公司)烟叶科和烟叶工作站(点)根据烟叶大田田间管理技术要求和烟叶生产环节,分时段、分环节逐级进行大田田间管理技术操作培训。

7.3 工作指导
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县区局(分公司)烟叶科、烟叶工作站(点)应编制烟叶大田种植各阶段工作督导计划,根据烟叶大田田间管理技术要求和烟叶生产环节,分时段、分环节进行大田田间管理相关技术指导。

具体内容根据烟叶生产经营工作计划要求实施。

7.4 实施烟叶大田田间管理
7.4.1 查苗补缺,种植主体根据烟叶大田田间管理技术要求,在移栽后15天内做好查苗补缺,确保后期田间长势整齐度基本一致。

7.4.2 追施追肥,种植主体根据烟叶大田田间管理技术要求,在栽后7-10天第一次追肥(主要用专用追肥溶水追施),15-20天施第二次追肥(主要用专用追肥和硝酸钾溶水追施),根据田间长势,移栽后30天左右追施余下的追肥,生长后期根据烟株田间长势确定是否追施追肥。

7.4.3 揭膜上厢,种植主体根据烟叶大田田间管理技术要求,在移栽后35-45天,10个叶片左右,株高20-25㎝时,根据地温、烟株长势、雨季节令进行揭膜上厢。

7.4.4 中耕除草,种植主体根据烟叶大田田间管理技术要求,在烟株旺盛生长以前,或在雨后、灌溉后或有杂草时进行中耕除草。

7.4.5 病虫害防治,种植主体根据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在大田管理前期主要做好地下害虫、花叶病、烟蚜等病害的防治,大田管理中后期主要做好黑胫病、青枯病、赤星病等病害的防治。

烟叶工作站(点)和烟技员指导种植主体正确购药、施用,安全防治等工作。

7.4.6 打顶抹杈,种植主体根据烟叶大田田间管理技术要求,按照“适时封顶,合理留叶”的原则进行打顶抹杈。

7.4.7 成熟采收,种植主体根据成熟采收技术要求,按照下部烟叶适熟采收(移栽后80-90天)、中部叶成熟采收(移栽后90-120天)、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顶部4-6片一次性采收(移栽后120-140天)。

7.5 检查考核
7.5.1 省局(公司)、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县区局(分公司)烟叶科、烟叶工作站(点)根据烟叶大田田间管理环节,对各个管理环节逐级进行检查考核。

7.5.2 检查结果结合绩效考核标准予以考评。

7.6 征集建议
7.6.1 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县区局(分公司)烟叶科、烟叶工作站(点)在年度烟叶大田田间管理工作结束后,逐级开展大田田间管理建议信息征集。

7.6.2 烟叶工作站(点)、县区局(分公司)烟叶科、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对征集到的建议进行汇总分析,作为年度大田田间管理工作总结的信息输入。

7.7 总结改进
7.7.1 烟叶工作站(点)在烟叶大田田间管理工作结束后,应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实事求是,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根源,制订改进方案,并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烟叶科。

7.7.2 县区局(分公司)烟叶科汇总各烟叶工作站(点)工作总结,实事求是编制本县大田田间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制订改进方案,并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烟叶生产管理科。

7.7.3 市局(公司)烟叶生产管理科汇总各烟叶科工作总结,编制市局(公司)烟叶大田田间管理工作总结,作为下年度编制烟叶生产技术方案的信息输入。

8 相关记录
9 附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