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4 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公开课教案_1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 阅读 24 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公开课教案_1

杞人忧天
教学目标
1、积累“亡”、“崩坠”、“晓”、“若”、“只使”、“屈伸”、“中伤”、“舍然”、“奈何”、“奈……何”等关键字词,疏通文意。

2、了解“杞人忧天”的寓意,进一步把握寓言这种文体的特征。

3、发挥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鼓励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积累关键的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了解文章的寓意,进一步把握寓言这种文体的特征。

难点:
1、培养想象力。

2、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出示几幅反应忧愁情绪的漫画。

)瞧这几位烦的!我这想劝劝他们:“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二、预读,了解文学常识:
1、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

2、回顾所学知识,说说什么是寓言。

3、怎样读一则寓言?
把握故事——领会寓意——获得感悟。

三、初读,把握文中故事:
1、预习检查:划线字注音
杞人(qǐ) 身亡所寄(wú)躇步跐蹈(chú)(cǐ) (dǎo)
中伤(zhòng) 星宿(xiù)宿舍(sù)(shè)
中间(zhōng) 一宿(xiǔ)舍然 (shì)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和重音,师生点评。

3、请一名学生朗读全文,师生点评。

4、全班齐读。

5、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全文,试着翻译课文,遇到困难用笔画下来。

自学效果检测:
(1)(PPT呈现)请同学解释重点字词的意思:
崩坠:崩塌坠落晓:告知,开导
亡:同“无”,没有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什么奈……何:拿……怎么办
只使:纵使,即使舍:同“释”,解除,消除
(2)同桌合作,翻译下列句子:
①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②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③奈地坏何?
④奈何忧其坏?
(3)学生提出疑难句,全班合作,共同解决。

6、复述故事。

(1)同桌及前后位之间互说故事。

要求:在不改变基本意思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想象适当加入一些内容,尽量把故事讲生动。

(2)互相推荐,选一两位学生讲述文中故事。

师生评价。

要求从内容的准确与否,想象的丰富与否,讲述的生动与否等方面评价。

7、理清故事情节:
简要概括文中故事。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起因:忧——经过:晓——结果:舍然
四、再读,领会文章寓意:
思考、讨论: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
明确:
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程度:废寝食者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经过他的劝导,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
晓之者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变化:其人舍然大喜。

(教师小结;由表及里,逐一解除疑虑,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2、这则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视情况,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

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忧虑是无根据的瞎担心。

)明确寓意:不要为毫无根据或没有必要的事情担忧。

3、你身边没有这样的人么?请用成语“杞人忧天”为他(她)造个句。

五、三读,获得独到感悟:
学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感悟?请联系你所掌握的知识和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学生自由发言。

六、课堂总结:
得法语课内,得益于课外!
经典永流传。

七、作业布置:
1、熟读本文,把重点字词积累到笔记本上,注意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阅读《列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经典作品中的寓言故事,读后和同学交流:介绍其中的故事,说说故事的寓意,谈谈自己的感悟。

最好能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结束语: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具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平时要注意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防止主观片面性和盲目性;对于一些确实无法认知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也不要陷入无休止的忧愁之中而无力自拔。

每当我们遇到困惑和忧虑时,请大声地告诉自己:人生,乐在豁达!
板书设计:
杞人忧天
经过:晓
起因:忧结果:舍不要无根据地担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