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学(第三版)第五章
明对象的特征的方法,就是比较。
三、法律文书说明的基本要求
(一)客观 (二)具体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二节 说明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三、法律文书说明的基本要求
(三)完备 完备是指说明性的文字所包含的内容必须全面,对相关事项不
能遗漏。 (四)明确 明确是指说明性文字应当含义清楚、条理分明、层次清晰。
三、案件事实的叙述方法
(三)非刑事案件的主要叙事方法
1.纵横交错法 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讲述纠纷发生、发展的经过及持续至今的
状态;最后横向罗列相关细节和双方的分歧。
2.分项叙述法 可先行叙述当事人之间不存在争议的事实;然后,根据双方争议的
实际情况逐一列出小标题,分段集中叙写与主题相关的争议经过
一、法律文书叙述的对象
(一)法律事实的含义和分类 1.法律事实的含义 在法律文书中,叙述的对象是与争议有关的、受法律规范规制的
案件事实,即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的构成包括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尽管其内容有时不可避免地略显专业化,但需要说明的问题或 事项却总能让普通阅读者理解明白、不生歧义。 明确应以客观、具体、完备为基础。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说理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一、法律文书说理的对象和要素 (一)法律文书说理的对象
法律文书中的说理,意指论证理由,就是从事法律判断的主体 运用语言文字,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将抽象概括的法律条 文、众所周知的客观规律、社会通行的人情事理适用于具体 案件或事件,从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
二、法律文书说明的主要方法
(一)列举 将说明对象的全部内容一一罗列出来,以静态的方式加以呈现
就是列举。在法律文书中这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见的说明方 法,对身份关系的说明即是如此。 (二)描摹 运用简明、质朴的语言详细介绍说明对象的外部形态或特征, 就是描摹。 (三)解释 解释是借助权威的界定或社会大众能够接受的观点阐明说明 对象的本质特征,使阅读者对说明对象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四、法律文书叙述的基本要求
(三)叙事寓理,因果明确 法律文书叙事须将因果关系交代得清楚明白,使人容易理解。
五、叙述案件事实的限制条件
(一)对诉讼目的的认识
诉讼目的是立法者基于其客观需要和对诉讼本质属性及规律 的认识,而预先设定的诉讼活动的理想目标。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二、案件事实的要素和内容
(二)案件事实的基本内容
2.民事诉讼中的案件事实 民事诉讼中的案件事实是围绕当事人的主张来确定的 (1)案件的主要事实。 (2)案件的相关事实。 (3)免证的事实。 3.行政诉讼中的案件事实 行政诉讼中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所以,行
第一节 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三、案件事实的叙述方法
(二)刑事案件的主要叙事方法 1.突出主罪法 突出主罪法常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了多起不同性质的
犯罪且罪行轻重区别较大的案件。 2.突出主犯法 采用此法的优点在于犯罪的各个具体环节中主犯起到了什么作用
、处于何种地位,其他成员何时参加进来,各自实施了哪些罪行, 以及罪行轻重,一望便知。不仅如此,主犯的罪行也得到了彰显, 叙述的重点也愈加突出。
(二)叙事者的视角和能力 对案件事实的认知依靠人们凭借自身的感观去感知,这就使案
件事实的呈现与案件事实表述者的个体因素密切相关。 1.叙事者的视角 叙事者观察和认知案件事实的角度即视角无疑会影响其对案
件事实的叙述。 2.叙事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一份具体法律文书的制作者都有着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
第一节 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二、案件事实的要素和内容 (一)案件事实的要素和属性
2.案件事实的属性 属性是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所在 (1)案件事实的客观性。 (2)案件事实的主观性。 案件事实具有双重属性。案件事实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相统一的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二节 说明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二、法律文书说明的主要方法
(四)分类 按照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成因、功用等,将之分成并列的
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方法为分类法。 (五)比较 将两种以上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进行比较以凸显说
诉讼目的受诉讼价值观的制约。我国长时期以来,诉讼的首要 目的一直被定位于在探求绝对的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解决争议
以维护和谐安定的社会秩序。对案件事实的表述就理所当然
地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五、叙述案件事实的限制条件
和数量词来进行叙述,所使用的形容词、副词大都起辅助作用 ,较少使用感叹词。法律事实固然并不能也无法等同于客观事 实,但实事求是仍是法律文书叙事所必须秉持的态度。叙述法 律事实既不能夸大,也不应缩小。 (二)言辞简洁,风格质朴 一方面,法律文书叙事不追求精细刻画、铺陈敷衍,也排斥冗 长拖沓、烦琐啰唆。另一方面,叙述偏于烦琐的细节,致使观 点或结论湮没不闻亦是与法律文书叙事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一)基本的叙事方法 法律文书最基本的叙事方法是自然顺序法,也被称为时间顺序法,
就是按照案件事实发生和演进的时间顺序来叙述案情的方法。自 然顺序法能够清晰地将事件从头至尾全面呈现且不易引发理解上 的阻碍。法律文书其他的叙事方法均以自然顺序法为基础。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法律文书学(第三版)
星蓝海学习网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星蓝海学习网
本章概要
第一节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第二节说明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第三节说理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裁判文书的论证说理部分通常被称为理由,其实说理的对象并 非仅此而已。
说理是法律文书力量的源泉,也是法律文书文体特色的显现。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说理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一、法律文书说理的对象和要素
(二)法律文书说理的要素
1.论点 论点是法律文书要传达的观点或主张,即是制作主体对某一法
,证据将这两种属性紧密地联系起来。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二、案件事实的要素和内容
(二)案件事实的基本内容
证明对象,也称证明的客体,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证明主体运用 证据加以证明的,与裁判结果有着紧密联系的案件事实。
、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文化传承,对发生在身边与自身紧密相关 的案件事实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二节 说明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一、法律文书说明的对象
说明是指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与解说。 法律文书中的说明与此相类似而略有差别,因为法律关系主体
律问题或事项进行判断后所得出的结论。
论点首先应当合法 论点应尽可能合理 论点必须具有可证性 2.论据 论据,就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根据。
论据可分为两种: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三节 说理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一、法律文书说理的对象和要素 (二)法律文书说理的要素
1.刑事诉讼中的案件事实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指为了赢得诉讼而必须由公诉人、自诉
人予以证明的案件事实,以及受到刑事指控的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为了有效地进行辩护而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
(1)被指控犯罪的构成要件事实。 (2)被指控罪行轻重的量刑情节事实。 (3)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
(三)非刑事案件的主要叙事方法
1.纵横交错法 大体先横向平行分成两支,分别交代各方当事人的情况;接着以时
间为纵轴,介绍双方当事人法律关系的产生;而后又从横向展开,
Hale Waihona Puke 交代双方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
星蓝海学习网
第五章 法律文书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在法律文书中的运用
二、案件事实的要素和内容
(一)案件事实的要素和属性
1.案件事实的要素 在法律文书中叙述的法律事实就是通常所指的案件事实。 可将案件事实分为两大类:刑事案件事实和非刑事案件事实。 行事案件事实的必备要素通常包括: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
、行为人、行为的起因(即动机和目的)、行为经过(包括情节和
手段)、行为的后果以及行为人事后的态度和犯罪行为所涉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