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捕捉光影世界的精彩——写台词 玩配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捕捉光影世界的精彩——写台词 玩配音》

学习者分析
小学生对动画片这类影视作品都存在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不仅喜欢看,而且热衷于向别人讲述电视上的内容。而四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便是善于模仿、表现欲强,加之我班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对于表演都有较浓的兴趣,能较好地接受活泼有趣、直观形象以及贴近于生活实际的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有个性的学习方法,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有较好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2.师:(推送分组研讨)写好后拍照上传至分组研讨,并浏览其它小组的编写的台词,互评点赞。
3.组织汇报,交流评价
a.投影点赞数最多的学生的作品,师生合作读剧本、对台词。
b.师:请给这个小组点赞的同学说说他们点赞的理由。
采访两位小编剧,怎么想出这句台词的?
师结合学生的评价梳理方法:
结合当时情境、符合人物特点
这堂课之前,我带领学生观看了动画《海底总动员》,通过出示相应片段的剧本带领学生了解剧本特征,并让学生尝试根据剧本进行配音,学生兴致高昂,参与热烈。通过学生的实践,我了解到学生对于动画配音有着浓厚的兴趣,喜好用夸张的表演来诠释角色,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人物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上缺乏深入的思考。此次教学我结合人教版第七册第七单元“成长故事”主题单元学习内容,紧扣“成长”这个话题,借助皮克斯动画短片《鹬》,通过创设给动画人物写台词、玩配音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胆小的小鹬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在妈妈和寄居蟹的帮助下,一步步学会自食其力;学生通过自主创编、集体共议、合作修改、展示配音,逐步明晰写好台词、玩好配音的标准和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教学设计表
学校
厦门市演武小学
课题
《捕捉光影世界的精彩——写台词玩配音》
教师姓名
林晓聪
学科(版本)
语文(人教版)
章节
第七单元——成长
学时
第二课时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看动画展开合理的想象,借助剧本支架创编符合人物特点、与情境相结合的人物台词;
2.能运用恰当的语气和语速,入情入境地为动画人物配音,体验配音活动的乐趣;
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向学生推送动画片段,学生通过pad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片段观看,在创编人物台词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暂停或重放,这有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动画人物,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人物的台词语言。
3.师:你们能认真观看、用心揣摩,单是看画面场景,就能知道剧情。这节课,我们要挑战的就是给这部动画写台词,作配音,让里面的人物开口说话。
1.生根据剧本支架,填空概括动画片的内容。
时间:一天
地点:海滩边
人物:小鹬、鹬妈妈、寄居蟹
内容:一只小鹬在鹬妈妈的鼓励下,在寄居蟹的帮助下,战胜了对海浪的恐惧,学会了觅食的本领。
3.能亲近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关心人物的喜怒哀乐,进一步理解成长中的勇气与尝试,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迪。
基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框架的目标分析: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
2.理解
3.运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A.事实性知识
目标1
目标1
B.概念性知识
目标1
C.程序性知识
目标2
目标2
目标2
D.反省认知知识
2.生展示汇报:
对照《海底总动员》的字幕给动画配音。
通过回顾上节所学,加深对剧本的认知。在汇报活动中带领学生体验配音,感受配音的乐趣。
二、回顾动画
借助剧本支架

梳理动画内容
1.师:课前我们欣赏了无声的动画片——《鹬》。谁能看着剧本提要,来给我们介绍这部动画片的内容。
2.师:这部动画片全程没有一句台词,你们是怎么看懂的?
c.师:他们的台词有没有写的不够好的地方?
1.同桌合作:Βιβλιοθήκη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场景,仔细观看,展开想象,分角色编写人物台词,完成所选场景的剧本创编。
2.生将填写好台词的剧本拍照上传至分组研讨,并浏览其它小组创编的台词,互评点赞。
3.汇报、评议:
a.师读舞台提示,生分角色读台词。
b.评议:
生1:“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她用了一个感叹句表达了自己的惊奇,而且不可思议说明小鹬是头一次看到水下的世界,很惊喜。
生2:“妈妈,快看这是我捡的贝壳”,感觉此刻小鹬不仅克服了对海浪的恐惧,而且十分自信。
生3:“我要去多找些,分给大家吃。”小鹬懂得和大家一起分享食物,分享快乐。
c.评议:
生4:鹬妈妈的其他鹬的台词可以变换下,不要重复“小鹬,你真厉害!”如妈妈的台词,有一组同学写到:“呀!我们的小鹬长大了!”这样的台词更能表现妈妈对小鹬的爱。
目标3
目标3
目标3
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
教学重点:根据剧本支架进行人物台词的编写和配音;
教学难点:编写恰当、生动的台词,并且入情入境地配音。
课堂上我将通过同桌结对,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共同完成台词创编,实现互助共进;另外通过电子书包这一媒介,强调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和互动性:课上学生通过pad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动画片段观看,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揣摩、设计人物的台词;通过分组研讨浏览其它小组创作的剧本,并进行评议点赞,促进课堂的交互反馈和积聚生成;在尝试配音环节,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pad自主练习配音,不断修改台词、磨合剧本;活动后通过完成问卷及时反馈课堂学习的效果和需求,并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后任务;课后学生自由组队,串联剧本,用电子书包拍摄小组配音作品,并上传到班级作品库和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让学生在写剧本、玩配音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目标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
一、活动热身
回顾剧本特征

体验配音乐趣
1.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剧本,还记得剧本有哪些特征吗?
2.师:上节课还布置了作业给《海底总动员》配音。谁愿意上台来展示展示?
3.师:这节课我们要来尝试自己写台词,再来玩配音。同学们敢挑战吗?
1.生回顾:剧本上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主要内容;要有人物的台词和舞台提示。
2.生交流方法: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叫声等。
3.学生了解学习内容。
借助剧本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搭建动画片《鹬》的剧本基本要素,从而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为后续学生写台词、玩配音做准备。
三、尝试创编
同桌合作创编台词

借助平台展开交流
1.师:(推送四个场景视频)老师截取了动画里的四个场景,请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场景,同桌合作,再次仔细观看,认真揣摩,讨论之后分角色写对话,不同角色的台词可用颜色不同的笔来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