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丹东概况导游词

丹东概况导游词

丹东概况导游词丹东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到丹东的游客的人数有增无减。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丹东概况导游词,欢迎参考!丹东概况导游词范文1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的鸭绿江畔,黄海岸边,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行政区划面积万平方公里,现有汉、满、蒙、回、朝鲜等36个民族,总人口243万。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下辖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及振兴、元宝、振安三个城区和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20xx年,被列入辽宁沿海“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

!丹东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是连接朝鲜半岛与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起点和万里海疆的最北端起点,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

铁路交通距平壤220公里,距首尔420公里,是贯穿整个东北亚铁路大动脉上的重要枢纽。

公路交通距省会沈阳220公里,距大连252公里,与这两座北方中心城市构成鼎足之势。

丹东港距韩国仁川港仅245海里,是连接韩国、日本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

丹东已初步形成陆、海、空立体交通运输。

在辽宁加快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中,丹东作为辽宁“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格局中重要一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丹东新区开发与建设将使丹东由“江城”成为“港城”,为国内外客商投资丹东提供了一个新的更高品位的理想空间。

丹东依山、临江、面海,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素有“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地方,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齐全且各有特色,拥有国家、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4处,是全国“市民最满意城市”20强之一,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是辽宁省园林城市。

丹东海岸线长126公里,滩涂面积328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港口、造船、旅游、发电和水产养殖业等产业的良好条件。

丹东地热丰富,现有地热天然露点17处,是东北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

丹东概况导游词范文2丹东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

全市行政区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其中市区面积563平方公里,人口万。

辖三县(市)三区和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丹东是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城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丹东是一个以轻纺、电子、旅游、港口为主要特色的沿海开放城市,是最大的边境城市。

全市总面积1491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3平方公里。

辖两市(县级市)一县三区,即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兴区、元宝区和振安区。

全市总人口为240万,其中城市人口万。

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回、朝鲜族等29个少数民族。

其中满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32%。

丹东的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丹东在唐尧时,归属看州领域,虞舜时属营州管辖,战国时是燕国的东部边疆要塞。

秦朝时,丹东属辽东郡,一直延续到汉、三国、西晋。

东晋十六国时期,丹东是前燕,前秦、后燕的势力范围,除东部地区曾被高句丽割剧外,仍属辽东郡管治,东晋安帝义熙五年(公元420xx年),丹东地区全部被高句丽割剧。

唐总章元年(公元620xx年),收复辽东,设置安东都护府,丹东地区属安东都护府,唐开元八年(公元720xx年),革末革曷(mohe)族所建立的渤海国,曾以今丹东市区一半为鸭绿府。

辽代,丹东为熟女真辖地。

在今丹东所辖的东港、凤城境内分别置寅州和开州,并在今丹东市郊的九连城设来远城。

金代,丹东属婆速府路。

元朝,丹东属婆速府,后改巡检司,西部兼有盖州建安县地域。

明朝,丹东地区属辽东都指挥使司。

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建汤站堡,次年建锘城。

明万历四十六年,在有名的“尔浒”之战之后,后金乘胜攻取辽宁各地,从此丹东属后金势力范围。

后金为加强边境统治,将沿江居民全部内迁,以今东港市十字街以西为禁区。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清政府宣布“东边地带全部开禁”。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凤凰厅和安东县,次年设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统辖全境。

1876年安东设县治以后,随着鸭绿江水运的开发,最先在今市区的沙河镇一带形成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

安奉(丹沈)铁路建成后,由于开埠通商,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形成带状格局。

1937年,伪满洲国始设安东市。

当时,安东市与安东县(今东港市)并存,同属安东省管辖,为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统治辽东的中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丹东先后经历了两次解放。

1945年9月丹东首次解放,成立安东市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丹东是省民主政府所在地。

1946年10月后,安东省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军队占领。

1947年6月丹东市第二次解放,安东省和安东市民主政府迁回丹东。

1949年4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对东北各省重新划分,撤销安东省建制,其所辖地区与原辽宁省合并,成立辽东省,省会为安东市。

1954年,辽西、辽东两省合并成立辽宁省,安东为省辖市。

1959年,安东、凤城、岫岩、宽甸四县为安东市所辖,1966年增辖庄河、桓仁两县,1969年划出。

1965年安东市改称丹东市,取“红色东方之城”之意。

丹东属丘陵地带,地势北高南低。

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平原谷地占%,水域占%,其它占%。

称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其中宽甸和风城北部,属宽桓山地,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千米以上高峰有14座。

凤城中部,南部以及东港北部,称岫凤丘陵,平均海拔300500米。

市区和东港中部、南部称东沟平原,海拔分别在20米以上,低处在2米以下。

丹东市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全市5公里以上或积水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900多条。

其中流域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水源有鸭绿江、浑江、瑷河等,丹东是我国大陆海岸线北端的起点。

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抵东港市海洋红镇西端,全长93公里。

丹东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冬半年盛行北风,气候干冷,夏半年盛行南风,气候暖湿,是我国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区,全市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间)降水2/3集中于夏季。

全地区年平均气温南部在89℃,北部在67℃,高温区在东港市西部;低温区在宽甸县北部。

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严寒期,一般在60天左右,日平均气温高于的炎热期一般约20天。

与辽宁大部地区相比四季分明,冬夏较短,春秋过渡季节较长。

冬季开始较晚,春季气温回升缓慢,夏季短而凉爽。

丹东自然丰富,全境森林覆盖率61%,木材蓄积量3500万立方米,是辽宁省东南部的天然屏障。

丹东的矿藏已发现有56种,有25种矿产已探明储量,开发利用的矿产有31种。

1982年被国家列为全国59个重点成矿区之一。

其中硼、金、红柱石、铅锌、大理石等具有一定储量。

已发现硼矿57处,探明储量3亿多吨,占全国固体硼矿储量的94%; 饷矿远景储量6亿吨,有较好的开采前景;著名的丹东绿大理石,被东南亚客商誉为“理石之冠”。

全市水总量亿立方米,取水量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水的总硬度、PH值、生物原生质和透明度都优于国际标准,人均占有水量3968立方米,是辽宁省人均水平的4倍,高于全国人均水平,为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丹东概况导游词范文3地理位置丹东地处东北部边陲,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隔江相望,东北隔浑江与吉林省的集安市和本溪市的桓仁县毗邻,西界鞍山的岫岩县,西南与庄河市接壤。

丹东是大陆海岸线的北端起点(最南端的终点是北仑河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和最大的边境城市,城市依江傍海而建,不仅能够感受海潮的魅力,而且还能感受到徐徐的江风。

既有“国门名城”之称,又有“最美的边境城市”之美誉。

她有五美:一是区位美。

丹东位于北纬40度,与伟大首都在同一条维度线上,也就是在北京的正东方向上。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丹东要比北京最早感受到太阳的光芒,谓之红色东方之城当之无愧。

丹东是国内唯一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三沿”边境城市,不仅拥有万里海疆线上的第一港,而且还拥有海陆交通之便,发达的立体交通络通向国内外。

在全市120千米长海岸线附近,拥有大鹿岛、獐岛等众多的岛屿,有如璀璨的星星散落在北黄海上。

作为是“五点一线”战略的第一点,连接五点的快速公路将使得丹东与辽宁省其他的沿海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与国内的其他边境城市相比,这里是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与朝鲜半岛有306公里的边境线,是连接朝鲜半岛与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

无论是通往朝鲜的陆路交通,还是通往韩国的水上交通,有通向世界的交通便利。

国内拥有通往大连、沈阳、通化等方向的铁路及高速公路,联系省内外的交通络四通八达,方便快捷。

这里既没有那种区位闭塞造成的“盆地意识”、“边陲意识”,也没有那种边境地区的“海角意识”,有的只是得天独厚的区域自豪感。

人口民族二是风情美。

与其他边境地区的民族构成相比,丹东也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地区。

在其所辖的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和元宝、振兴、振安三个区中的240万人口中,城市人口70万。

拥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28个民族,民族数量占56个民族的一半。

在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占全市人口的32%,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区,这里是满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满族是近代影响最重要的一个少数民族。

不仅在近代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满族的民俗风情已渗透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

在舞台上您会看到“东陲边鼓”的激扬,在日常生活中您会体验到民族风情的粗犷豪放与细腻温柔。

与其他边境城市相比,这种粗犷豪放与细腻温柔的多重风情是不多见的。

丹东简史三是历史美。

早在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了。

“前阳人”洞穴遗址、后洼遗址中,再现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古人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这里曾是幽燕之地,燕秦的铜戈铜剑书写了那个时代疆域的纷争。

燕秦之后,这里隶属辽东郡。

西汉时期设置的武茨县和西安平县,是丹东地域上最早矗立起的城池,也是东北地区最早设置的县级行政单位之一。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收夏被割据的辽东,在这里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安东市市名即源于此)。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凤凰厅和安东县,次年设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统辖全境。

1920xx年安东开埠,开始成为辽东地区最早的政治、经济中心。

1937年12月1日安东市正式成立。

1965年,国务院决定改安东市为丹东市,含义是“红色东方之城”。

在其历史的演化进程中,这里既是重要的海防前线,又是重要的战场。

近代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抗日战争、国内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都在这里留下了战争的印记。

这些战争的历史承载了中华近代史上最厚重的部分,哪一页都有离不开丹东的书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