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技术

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技术

浅谈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技术
摘要:改性沥青稀浆封层在道路工程中有着广泛用途,无论是旧路的养护,还是新路的罩面;无论是水泥混凝土路面,还是沥青混凝土路面。

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在一般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温抗变形、低温抗缩裂、耐磨、防水等性能优良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

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施工方法,它可以满足交通量大、重载负荷交通行车的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对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概念、类型、优点等方面的说明,并从改性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改性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过程。

关键词: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分析
一、绪论
改性稀浆封层的应用
1982年,我国在非洲赞比亚的塞曼公路上,采用稀浆封层铺筑320km的路面,取得初步经验。

随后的京石高速、石太高速、太旧高速、新乡108国道等都在大量应用改性稀浆封层技术。

有些公路已经经过三年以上行车考验,经检测路面性能没有衰退,封层仍然保持完好状态。

保持5年的使用寿命是无容置疑的。

目前,我国乳化沥青年产量已接近20×104t,稀浆封层与改性稀浆封层的年产量已达1800×104m2,改性稀浆封层技术已在迅速的发展和应用着,经过10年时间的实践证明,改性稀浆封层技术适合于我国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施工要求。

(一)改性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概述
改性稀浆封层是由稀浆封层技术发展而来的,他们之间密切相关,并有许多共同之处。

改性稀浆封层施工技术,是在一般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创新。

它是在制备乳化沥青时加入聚合物弹性体和添加剂、制备成改性慢裂快凝的乳化沥青,再用专用设备——改性稀浆封层机,在常温状态下、按设计的原材料配合比要求,在现场进行改性稀浆混合料的拌和与摊铺、碾压1h后即可开放交通,而且这种改性稀浆封层可以满足交通量大、重载负荷交通行车的要求。

(二)改性稀浆封层的分类及选择
1.改性稀浆封层的类型
稀浆封层,一般按骨料的最大粒径(即封层的厚度)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相应的称为细封层、一般封层、粗封层。

根据需要骨料比较粗成为特粗型(ⅳ型)。

根据issa-1996的国际标准只定为ⅱ型与ⅲ型两种,没有ⅰ型骨料,即不做细封层,但特粗封层还是可以采用的。

2.改性稀浆封层的选择
通常老化路面的反射性裂缝最适宜选择ⅱ型、ⅲ型改性沥青稀浆封层,修补车辙最适宜选择ⅲ型,表面纹理的改善(粗糙度)最适宜选择ⅲ型,不能进行罩面路段最适宜选择ⅱ型、ⅲ型,预防性的维护修养最适宜选择ⅱ型、ⅲ型。

改性稀浆封层具有以下优点:(1)显著提高道路养护质量。

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不但可以提高路面防滑能力、增加路面色彩对比度、改善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而且在面层不发生塑性变形的条件下可修复深达38mm的车辙而无需碾压,并且十分稳定、与原路面粘附得非常牢固,因此它是不用铣刨解决车辙问题的独特维修方法。

(2)应用范围广。

该项技术不仅可以用来维修旧的沥青路面,而且可以用来铺筑新沥青路面的封层;不仅可以用在沥青路面上,而且可以用在水泥砼路面和桥面上铺筑罩面。

(3)节约能源和材料。

采用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只需在沥青乳化时一次加热,而且加热温度远低于采用热沥青维修时的温度,这就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4)施工速度快,固化时间短。

采用连续式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摊铺机1天能摊铺500t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

此外,慢、中裂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铺后成型时间在4~5h左右,慢裂快凝稀浆封层后成型时间在1h左右,施工后1h即可通车。

(5)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施工条件。

改性乳化沥青在密封状态中生产,沥青的加热温度低(120~140℃)、加热时间短、污染程度低。

同时现场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施工,避免了因灼热沥青而引起的烧伤、烫伤和蒸汽的熏烤,从而改善施工条件,降低劳动强度,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三、改性稀浆封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
(一)施工
1.混合料拌合
改性稀浆封层施工工艺是将骨料、矿粉、水、改性沥青乳液、外加剂五种材料按一定比例、一定的顺序进行配料与拌合,将拌出的稀浆混合料摊铺在路面上。

2.混合料的摊铺
混合料摊铺是改性稀浆封层分层施工的关键工序,铺筑时现场负责人、技术员、试验人员以及施工操作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注意时间的早、中、晚和季节的夏、春、秋随时调整混合料配合比,保证改性稀浆封层的质量。

摊铺时要有人工配合,在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机不能到达的区域用人工刮板封层,有时需要在手工作业的区域先喷洒一点水,手工作业时不要在养护路面上留下明显的痕迹,保证手工作业效果与摊铺作业效果相同。

3.混合料碾压
改性稀浆封层施工,采用改性稀浆封层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完后,待混合料到达初凝时(粘聚力大于12km.cm时),用10t胶轮压路机碾压。

4.检查验收
改性稀浆封层的施工检验,应有业主或上级公路管理部门,组织监理及基层公路管理部门组成验收小组,深入现场,按规定的项目及标准逐项检查。

(二)质量控制
1.总体控制
根据路面情况的要求,应在摊铺箱前用喷雾的方法预湿路面。

水雾的用量应根据温度、路面结构、湿度和路面干燥度来调节。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在离开搅拌箱时要有合适的绸度。

摊铺箱中任何部分任何时刻都应保持足够的混合料,这样可获得完整的养护层。

应避免摊铺箱过载。

不允许有骨料团,球状骨料和未混和骨料。

由过大骨料引起的刮痕应去除。

若产生过大的刮痕,应停止施工,直到消除刮痕为止。

过大刮痕是指至少下列四种拖拉痕迹:在任何25m2的区域上宽度大于12.7mm、长度大于100mm、宽度大于25.4mm、长度大于76.2mm。

养护路面上用3m 直尺测量时不允许出现横向或凹陷和6mm深的纵向刮痕。

2.接头处理
在纵向或横向接头处不允许有过高的突起,未摊铺到的区域,或难看的刮痕出现。

为了使整个工程中纵向接头减小到最小。

纵向接头应尽量放在车道线上。

半幅或奇幅施工要尽量减少。

若必须采用奇幅施工,则不应作为最后的施工程序。

纵向接头放在车道线上时,其重叠量最大为76.2mm。

同时,用3m长的直尺在接头处测量高差时,其值不超过6mm。

3.混合料的拌拌和
拌合设备是为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专门设计的。

材料由自动程序化的自行式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拌和设备拌和。

摊铺时操作人
员要严格控制,混合料在拌合过程中保持足够的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

4.混合料摊铺
摊铺时摊铺速度要均匀,供料要及时。

已摊铺的混合料不应有过量水分和乳化沥青,也不应发生乳化沥青和细骨料与粗骨料相分离的现象。

在施工时,不允许将水直接喷入摊铺箱中。

5.边角施工控制
对于一些角落改性稀浆封层摊铺机不能到位的地方,要用人工刮板封层。

有时需要在手工作业的区域预先喷洒一点水。

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用人工夯实。

但表面要平整,保持与摊铺效果相同。

注意保证路缘石和路肩处直线笔直。

在这些区域跑浆是不允许的。

在道路交叉口处控制线要把握好以确保良好的外观。

有时也有必要用合适的材料屏蔽街道端部以达到边界线笔直。

边界线在30m 的长度范围内横向宽度变化不应超过50mm。

6.温度控制
如果道路温度或气温都在10℃以下并继续下降,则不允许施工;但是道路温度和气温都在7℃以上并继续上升,则可以施工。

若施工后24h内有可能产生冻结,也不允许施工。

总之,要注意气候的变化,一般施工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0℃。

四、结束语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适用于重交通、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措施。

但必须根据具体施工路段的行车及气候特点,正确选择乳化沥青、
骨料、填料、外加剂等原材料;配备性能优良的设备,配备技术熟练、训练有素的工人;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制度,就可使改性封层施工技术取得成功。

同时,为使建成的公路发挥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全国公路建设与养护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1997-01-06发布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000-06-07发布
[3]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998-12-01发布
[4]改性稀浆封层施工技术。

姜云焕、钦兰成、王立志
[5]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073.2-2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