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

产业经济学考试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A.国民经济总量B.企业C.家庭D.产业
2.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马歇尔冲突 B.交易费用 C.霍夫曼比例D.配第—克拉克定理
3.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

B.个人消费结构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4.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产业结构高度化B.产业结构合理化C.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D.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5.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
6.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不同而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

A.客体B.主体C.手段D.方式
7.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A.南京国民政府初期B.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南京政府后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8.知识资本中最重要的是()A.人力资本B.结构资本C.顾客资本D.员工忠诚
9.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较强的前后向联系效益的工业是()A.工业B.加工工业C.进口替代工业D.出口工业
10. 产业组织理论把()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A.市场集中度B.企业集中度C.行业集中度D.产业集中度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产业关联理论的理论渊源有()A.交易费用理论B.魁奈的经济表C.马克思的两部门再生产理论
D.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E.配第的政治算术
2.体现农本思想的具体政策有()A.土地政策B.赋役政策C.人口政策D.海禁E.法律政策
3.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以下经济学家的学说和研究。

()A.配弟B.库兹涅茨C.刘易斯D.魁奈E.里昂惕夫
4.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主要是()A.供给结构优化B.需求结构优化C.国际贸易结构优化D.国际投资结构优化E. 政府经济政策优化
5.行政规制是以国家的行政权为基础的,较其他规制具有的优点有()A.强力性B.速效性C.直接性D.系统性E.间接性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产业的经济活动是某些经济活动或者部门经济活动。

()2.技术进步并不限于某
个特定规模的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在技术进步上都可以有所作为。

()3.垄断市
场成因主要有法律特许的垄断。

()4.豪泰林模型考察的产品差异性是产品在性能上
的差异。

()5.煤炭产业部门和电力产业部门是一种单向联系方式。

() 6.国
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的特殊表现。

()7.反垄断和反不正
当竞争政策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政策的重点。

这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机制相对完善,主要
问题是来自垄断势力对市场效率的破坏和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矛盾的激化。

()8.行
业组织必须要具有法人资格。

()9.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强调供给会创造需求,因而,
采取全面的"大推进"战略,才会形成整个工业部门的全面增长。

()10.我国出现
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

()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

2.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3.试述静态竞争策略性行为。

4.简述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六、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1.试述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试分析我国
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战略和策略。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
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
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2.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
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
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3.有效竞争:既有利
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4.资产专用性:是指当一项耐久性投
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人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

5.产业规制:简要地说是
政府或社会对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的规制。

具体地说,是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
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
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D 2.A 3.B 4.D 5.C 6.B 7.A 8.A 9.C 10.A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BCD 2.ABC 3.AD 4.ABCD 5.ABC
四、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1.(×) 2.(√) 3.(×) 4.(×)5.(×)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简述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的地位。

(1)管理文化与产业运行的同步性。

(2)管理文化对产业发展的先导性。

(3)管理文化在产业经济中动力性。

(4)管理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创造性。

2.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提出:鲍莫尔、帕恩查和利格等(2)主要内容: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绩效等市场绩效,在传统的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的竞争企业的存在。

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3.简述静态竞争策略性行为。

(1)静态竞争的概念(2)产量决策(3)价格决策(4)产品决策
4.简述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加速设备折旧。

(2)市场保护、援助。

(3)促进转产。

(4)技术与经营支持。

(5)转岗培训
六、论述题 1. 试述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答案要点:(1)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

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

(2)产业结构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①经济分析深入到产生结构层次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吻合,西方不同经济学科经济分析的对象,都是起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足迹,不断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从个量分析一总量分析一产业分析的漫长过程。

与此相适应,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微观经济理论的成熟到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再到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这一演进过程。

②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加速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①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

他根据自己创立的“纯产品”学说,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

可以说,配第和魁奈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②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

这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里昂惕夫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等人。

③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等人。

2.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战略和策略(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以再造投资环境优势,进一步扩大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

(2)优化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度化。

(3)正确处理区域性引进和全方位吸纳的关系,施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4)转换引资方式,增辟融资渠道,实现产业吸纳方式的多样化和合理化。

(5)正确处理吸钠国际产业转移与保护本国产业的关系,对国内市场实施有效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