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 (三)第一讲练习题1.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B )年。
A.1897 B.1879 C.1789 D.1798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A )。
A.个性心理 B.个性心理特征 C.个性倾向性 D.情感过程3.认识、情感和意志统称为(C)。
A.个性心理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倾向4.创设并控制一定条件,从而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B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法5.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C)。
A.感知 B.情绪 C.兴趣 D.气质6.下列心理活动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D )。
A.思维 B.意志 C.兴趣 D.气质7.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B )。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依德 D.马斯洛8.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依德 D.马斯洛9.下列选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D)。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10.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A )。
A.尝梅生津 B.望梅止渴 C.谈梅生津 D.谈虎色变第二讲:注意与感知练习题1.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D )。
A.需要与态度 B.观察与思考 C.分配与稳定 D.指向与集中2.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B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3.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4."一目十行"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A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5."一心二用"反映的是注意的哪个品质?(C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6.听到一声巨响,马上转过头去看,这属于( A)。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7.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不良注意品质是( B)。
A.注意的转移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动摇8."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B )。
A.强度 B.对比 C.变化 D.活动9.下列哪种是外部感觉?(C )A.运动觉 B.平衡觉 C.皮肤觉 D.内脏觉10.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是知觉的( D)。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第三讲:记忆练习题1.信息保持在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经过复习转化来的记忆称为(C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登记2.感知过的事物或对象再度出现时,人能够识别出来称为(A )。
A.再认 B.回忆 C.表象 D.想象3.有预定目的,而又自觉地运用方法的识记是(A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4.以经历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称为( D)。
A.形象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5.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B)。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弗洛依德 D.冯特6.遗忘的规律是( C)。
A.进程均衡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少后多7.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叫(D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8.校庆时两位老同学相会,虽然叫不出名字,但彼此能认识,此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B )。
A.回忆 B.再认 C.识记 D.保持9."由大联想到小、强联想到弱、高联想到低"是(B )。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因果联想10."由学生联想到老师"是(C )。
A.相似联想 B.对比联想 C.接近联想 D.因果联想第四讲:思维与想象练习题1.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C )。
A.思维 B.表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2.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想活动主要是(D )。
A.无意想象 B.记忆表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3.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D)。
A.表象 B.联想 C.做梦 D.幻想4.梦属于一种(A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记忆表象 D.再造想象5.小孩子边搭积木边思考,这属于( B)。
A.直觉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6.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C )。
A.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 D.问题情境7.尽可能多地说出"砖"的不同用途,这主要属于( A)。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8.聚合思维又称为( C)。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求同思维 D.求异思维9."头脑风暴法"是由(D )提出来的。
A.卢钦斯 B.邓克尔 C.西蒙 D.奥斯本10.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是( B)。
A.流畅性、应用性、灵活性 B.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C.整体性、具体性、灵活性 D.变通性、独特性、可操作性第五讲:情绪与情感练习题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 B)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A.个性 B.需要 C.兴趣 D.自我概念2.( A)人和动物都具有。
A.情绪 B.情感 C.道德感 D.理智感3.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是(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情感4.由意外的紧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是(C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情感5.帮助了他人觉得高兴,这属于哪种情感?(B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荣誉感6.情绪评价学说的创建者是( D)。
A.詹姆斯 B.兰格 C.坎农 D.阿诺德7.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B )关系。
A.U型 B.倒U型 C.直线型 D.无规律型8.高兴时手舞足蹈属于下列哪种表情?(B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语调表情 D.言语表情9.和简单学习相比,( C)的焦虑水平能促进对困难和复杂内容的学习。
A.相同 B.较高 C.较低 D.很高10.学到知识之后产生的喜悦和满足感属于(A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是非感第六讲:个性倾向性练习题1.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 C)。
A.动机 B.兴趣 C.需要 D.信念2.需要的基本特征是( A)。
A.动力性 B.发展性 C.无穷性 D.层次性3.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是(D )。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4.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认可和亲近而努力学习的动机是( A)。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求知欲 D.自我提高动机5.以获得知识为目的的学习动机是(C )。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求知欲 D.自我提高动机6.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是(A )。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求知欲 D.自我提高动机7.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 B)成分。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机8.( B)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是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而产生的消极情感。
A.自信 B.自卑 C.自尊 D.自负9.( D)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
A.需要 B.兴趣 C.自我意识 D.世界观10.自我控制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C)成分。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机第七讲:能力练习题1.智力就是(C )。
A.观察能力 B.记忆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2.各种能力的完备结合成为( B)。
A.技能 B.才能 C.天才 D.智力3.才能的高度发展称为(C )。
A.技能 B.才能 C.天才 D.智力4.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A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5.下列选项中哪种是特殊能力?( C)A.观察力 B.记忆力 C.节奏感 D.注意力6.生理素质是能力发展的(B)。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7.某个学生智商为100属于( D)。
A.智力优秀 B.智力缺陷 C.智力迟钝 D.智力中等8.某个学生智商为80属于(C )。
A.智力优秀 B.智力缺陷 C.智力迟钝 D.智力中等9.在全人类中,智力呈何态分布?( B)A.偏态分布 B.常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10.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是( B)的。
A.同步 B.不同步 C.迅速 D.缓慢第八讲:气质与性格练习题1.气质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B)。
A.亚里斯多德 B.希波克拉底 C.柏拉图 D.克瑞奇米尔2.某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多变、注意力容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B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3.某人安静沉稳、寡言少语、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不易转移,他是属于哪种气质类型?(C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4.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的提出者是( A)。
A.巴甫洛夫 B.希波克拉底 C.加伦 D.克瑞奇米尔5.胆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是(A )。
A.强而不平衡型 B.强、平衡、灵活型 C.强、平衡、不灵活型 D.弱型6.抑郁质的人的神经类型是( D)。
A.强而不平衡型 B.强、平衡、灵活型 C.强、平衡、不灵活型 D.弱型7.个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C)。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8."某人善于思考、头脑冷静、常用理智来控制感情与行为",这属于哪种性格类型?(B )A.意志型 B.理智型 C.情绪型 D.胆汁型9.用图片或墨迹,让被试自由回答反应而测量性格的方法是(B )。
A.自然实验法 B.投射法 C.问卷法 D.个案法10.( D)教养方式容易养成儿童自私、骄傲、任性和依赖的性格特征。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第九讲: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练习题1."一好百好,一坏百坏"是一种( A)。
A、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C、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2."山东人直爽,上海人精明",这属于( C)。
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3.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近出现的信息对于印象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是( D)。
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刻板印象D、近因效应4.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是( A)。
A.语言符号 B.非语言符号 C.面部表情 D.身体姿态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是什么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B)A.相互性 B.相似性 C.互补性 D.接近性6."远亲不如近邻" 说的是什么因素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D)A.相互性 B.相似性 C.互补性 D.接近性7."错误效应"是指微小的错误能(B )能力突出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