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2)1.1实习目的 (2)1.2实习任务 (2)1.3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2)1.4实习时间 (3)1.5实习地点 (3)1.6实习人员 (3)1.7指导老师 (3)1.8实习单位简介 (3)二、实习内容 (3)2.1 总体规划 (3)2.2 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 (4)2.3 井下水准测量 (8)三、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过程 (9)3.1 起算数据 (9)3.2 导线处理过程 (10)3.3 水准处理过程, (14)四、测绘成果 (15)五、实习感受 (16)一、实习目的及任务1.1实习目的《测量学》教学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测量学》专业基础课后,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
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测量方法以及施工放样等测量基本知识和技能,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测量知识的了解。
同时也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实习任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次实习的具体任务是:1、全班进行选点、埋石的实践训练。
2、全组完成一台精密光学经纬仪、一台水准仪及一对水准标尺的检验和记录。
3、全班共同完成若干GPS点的静态相对定位观测。
4、全组共同完成至少一条导线的水平角、垂直角的观测工作。
每人独立完成至少2个测站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观测工作,每人独立完成至少2个测站点的全部记录工作。
5、全组共同完成一条导线的测距工作。
(如用全站仪可同时进行角度与距离的观测)6、全组共同完成一条导线上若干测段的二等水准观测工作。
每人都有不少于10站的观测和记录工作。
7、每人独立完成一份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概算及平差计算。
8、每人编写一份实习报告书。
1.3实习要求及注意事项测量实习由教师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组织和指导。
学生应当按照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的要求,在规定地点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按照大纲的要求观察、分析问题,虚心向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对疑难问题与指导教师或现场人员进行带有主见的技术性讨论和研究,并将所见所闻的重要问题随时记录下来,整理在实习报告中。
学生在实习中要服从领导,遵守规章制度,参加必要的劳动,同时注意以下几点:(一)在停车场进行测量时应注意来往车辆,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二)测量时应保护好仪器,当不进行测量时,应该有人员在仪器旁照看仪器;(三)注意保管好自己组的仪器,以免丢失。
1.4实习时间2013年1月21日---2013年1月27日1.5实习地点山西霍州煤电集团三交河煤矿1.6实习人员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采矿工程11秋-1专本(霍州)部分学院员1.7指导老师现场指导老师:张晓军1.8实习单位简介三交河煤矿为山西汾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矿之一。
该矿始建于1971年,至今已开采生产三十余年。
1978年和1982年曾先后经过两次改扩建,设计能力前期为30万t/a,后期为90万t/a。
目前,其核定生产能力已达到300万t/a。
二、实习内容2.1 总体规划本次测量导线设置为支导线加闭合导线,水准点与导线点重合。
规划图如下布设方案设计图2.2 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测量2.2.1选点和设点井下导线点一般设在巷道的顶板或两帮上,选点时至少需要两人,在选定的点位上用矿灯或电筒目测,确认通视良好后即可做出标志并用油漆或粉笔写出编号.在巷道交叉口和转弯处必须设点.如图1所示.导线边长一般为30~70m为宜.导线点设置在便于安置仪器的地方.点位设置应牢固。
图12.2.2测角采用J6级光学经纬仪用测回法按15"导线的规格即两个测回进行施测。
测角时采用点下垂球对中,对中次数和测回数如表1,各项限差规定如表2。
表1 对中次数和测回数表2水平角观测限差测角步骤:(1)将经纬仪安置在起始点(如B点)进行点下对中和整平,然后对好水平度盘的零位置;(2)分别在A号,1号点上挂上垂球线,并在1号点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一标志;(如图1)(3)分别用盘左和盘右位置测出方向读数,记入手薄.盘左和盘右角值之差应小于60",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4)瞄准1点上的垂球线上用大头针作的标志,测出倾角(用正倒镜观测,取其中数);(5)量取仪器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仪器横轴中心)和觇标高(从顶板测点往下量至大头针标志处)。
(说明:非三角测量可以不量测仪器高和觇标高。
)井下安置经纬仪及读数方法简介:(1)对中在安置仪器以前,首先将三脚架打开,抽出架腿,并旋紧架腿的固定螺旋。
然后将三个架腿安置在以停车场楼板悬挂的锤球为中心的等边三角形的角顶上。
这时架头平面即约略水平,且中心与锤球略在同一铅垂线上。
从仪器箱中取出仪器,用附于三脚架头上的连结螺旋,将仪器与三脚架固连在一起,然后即可精确对中。
(2)整平经纬仪整平的目的,乃是使竖轴居于铅垂位置。
整平时要先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以粗略整平,再用管水准器精确整平。
由于位于照准部上的管水准器只有一个,可以先使它与一对脚螺旋连线的方向平行,然后双手以相同速度相反方向旋转这两个脚螺旋,使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再将照准部平转90°,用另外一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这样反复进行,直至管水准器在任一方向上气泡都居中为止。
在整平后还需检查光学对中器是否偏移。
如果偏移,则重复上述操作方法,直至水准气泡居中,对中器对中为止。
(3)瞄准水平角观测时,应尽量照准锤球尖端。
当目标较近时,成像较大,则用单丝平分目标;当目标较远时,成像较小,则用双丝夹住目标或用单丝与目标重合。
竖直角观测时,应用中横丝照准目标顶部或某一预定部位。
(4)读数读数时,打开并转动反光镜,使读数窗内亮度适中,调节读数显微镜的目镜,使度盘和分微尺分划线清晰,然后,“度”可从分微尺中的度盘分划线上的注字直接读得,“分”则用度盘分划线作为指标,在分微尺中直接读出,并估读至0.1′,两者相加,即得度盘读数。
2.2.3钢尺量边用经过检验的钢尺从仪器横轴中心悬空丈量至前视点大头针标志处,移动钢尺连续三次读数, 三次读数误差不超过3mm,往返丈量。
丈量步骤如下:(1)后尺手手持一测钎并持尺的零点端位于A点,前尺手携带一束测钎,同时手持尺的末端沿AB方向前进,到一整尺段处停下。
(参考图1)(2)由后尺手指挥,使钢尺位于AB方向线上,这时后尺手将尺的零点对准A点,两人同时用力将钢尺拉平,前尺手在尺的末端处插一测钎作为标记,确定分段点。
(3)然后,后尺手持测钎与前尺手一起抬尺前进,依次丈量第二、第三、……第n 个整尺段,到最后不足一整尺段时,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测钎,前尺手用钢尺对准B 点并读数q ,则AB 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n —整尺段数(即后尺手手中的测钎数);l ——钢尺的整尺长度;q ——不足一整尺段的余长。
上述由A →B 的丈量工作称为往测,其结果称为D 往。
(4) 为防止错误和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往、返各丈量一次。
同法,由B →A 进行返测,得到D 返。
(5) 计算往、返测平均值,其误差不应大于3mm 。
(6) 计算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K ,把往返丈量所得距离的差数除以该距离的平均值,称为丈量的相对精度。
如果相对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则将往、返测平均值作为最后的丈量结果。
相对误差K 是衡量丈量结果精度的指标,常用一个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
相对误差的分母越大,说明量距的精度高。
钢尺量距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应低于/3000,在量距较困难地区不应低于1/1000。
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法:平量法:在倾斜地面量距时,如果沿直线各尺段两端的高差较小,可将钢尺的一端对准地面点位B ,另一端抬高拉成水平,对准地面点上垂球,用与上述相同的读数记录方法,逐段进行丈量、读数、记录.斜量法:当倾斜地面的坡度比较均匀时,如图所示,可沿斜坡丈量出AB 的斜距D ,测出地面倾角α,然后计算出AB 的水平距离D ,由图2可知 D=Lcos α返往平均平均返往D D D D D D k -=-=/122hL D -=图2钢尺量边注意事项:(1)使用钢尺时应注意钢尺,量取边长不能使用较大的力气,防止钢尺被拉断。
(2)距离丈量完毕时应擦去钢尺上的篱笆。
(3)钢尺使用完毕时应该给钢尺上油以保护。
2.3 井下水准测量应用井下Ⅰ,Ⅱ级水准测量方法实测巷道各点的标高.Ⅰ级水准要用双仪高法往,返观测.Ⅱ级闭合或符合水准可采用双仪高法单程观测.Ⅱ级水准支线可采用一次仪器高往返观测.各测站的高差互差对于Ⅰ级水准不应大于±4mm,Ⅱ级水准不应大于±5mm。
2.3.1 选点水准点可设在巷道顶板,底板或两帮上,如图3 ,也可用导线点代替水准点.图32.3.2 测量要求(1)在顶板上立尺时,一定要将尺的零端紧抵水准点,不能悬空;(2)读数时,无论水准尺是正像还是倒像,其读数均应由小到大读数;(3)使用水准尺应妥善保管,不能随意乱放。
2.3.3 测量步骤安置仪器(将水准仪安置在距后视点A和前待测点一处大致等距离处)第一步:在仪器放置位置,先张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并调脚腿使架顶水平,踩紧脚架,而后装上仪器;第二步:粗略整平,目视圆水准气泡,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气泡移动方向为左手大拇指转动方向,由于现在气泡居左,所以同时对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汽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方向同样是左手大拇指转动方向,使圆水准汽泡居中;第三步:瞄准:松开水平制动螺旋,先通过缺口大致对准双面尺,然后通过望远镜目镜瞄准后视尺的黑面;调节目镜调焦螺旋,是十字丝清晰;调解物镜调焦螺旋,是水准尺影像清晰;转动微动螺旋,是十字丝落在在水准尺的影像上;第四步:精平:调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汽泡居中,使气泡影像吻合,形成半圆,使管水准器轴处于精确水平状态;第五步:读数:读取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所截的读数即后视读数A1;第六步同理,重复以上步骤,读取前视读数B1,则第一站高差H1=A1-B1。
三、数据处理及平差计算过程3.1 起算数据3.2 导线处理过程3.2.1 观测数据(一)支导线水平角(二)闭合导线水平角3.2.2 斜距改正主要考虑尺长改正,利用公式对测量的名义长度进行改正。
钢尺比长见下表(3-1)。
表3-1 钢尺比长3.2.3 平差计算利用ESDPS软件,输入观测值,求出导线结果,结果如表3、表4。
表3 支导线平差计算成果表计算者:复核者:计算日期:2012-05-26表4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成果表计算者:复核者:计算日期:2012-05-273.3 水准处理过程,支水准数据处理后视-前视黑面高差红面高差黑面高差红面高差高差均值A23-G0 10 11 11 10 10.5 G0-G1 1138 1139 1139 1139 1138.75 G1-G6 -30 -31 -30 -29 -30 G6-14 -351 -350 -351 -351 -350.75 A23-G0 12 11 12 11 11.5 G0-G1 1138 1139 1139 1139 1138.75 G1-G6 -29 -29 -30 -31 -29.75 G6-14 -352 -352 -354 -353 -352.75闭合水准数据处理后视-前视黑面高差红面高差黑面高差红面高差高差均值14-15 19 16 21 18 18.5 15-4 -13 -13 -12 -13 -12.754-23 -83 -82 -85 -86 -84 23-18 -216 -215 -217 -216 -216 18-24 302 302 303 302 302.25 24-25 -80 -81 -77 -79 -79.25 25-26 -123 -123 -123 -123 -123 26-10 17 18 17 18 17.5 10-27 162 161 164 163 162.5 27-28 13 13 15 15 1428-14 3 2 5 4 3.5 四、测绘成果经外业测量、内业平差,求出14个未知点的坐标,成果见表4-1表4-1 成果表点号X坐标(m) Y坐标(m) 高程(m)G0 3787997.925 513379.470 36.442G1 3787996.507 513362.750 37.581G6 3787995.693 513335.769 37.55114 3787970.714 513332.033 37.19928 3787970.117 513313.578 37.19627 3787969.578 513297.355 37.18210 3787958.72 513301.844 37.01926 3787950.859 513305.966 37.00225 3787937.965 513310.589 37.12524 3787944.896 513323.821 37.20518 3787932.381 513328.743 36.90323 3787947.588 513337.256 37.1194 3787971.440 513350.178 37.20415 3787971.206 513347.456 37.218五、实习感受井下的环境和地面测量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由于井下的特殊性,许多测量方法都有所不同和技术无法使用,比如在地面是点下对中,而井下的控制点在顶板上我们得点上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