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重点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重点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重点调查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只调查重点单位(单位 数不多但其标志量占标 志总量比重较大的单位)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典型调查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对典型单位进行调 查,典型单位的选 择并不一定按规模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抽样调查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按随机原则选择调 查单位,各单位被 选中的机会相同。
特 点 优 点
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目的是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 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达到全面调查的目的 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受人 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小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重点调查
为了解总体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只 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 进行调查的一种非 全面调查组织方式
定期报表
指基层单位和企业,根据一定的原始 记录或统计台帐,按照一定的统计表 式、统一的指标、统一的报送 时间和 程序,自下而上定期向上级 统计机关 报告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 统计调查方 式方法。 专门调查是为了研究某些专门问题或 为某一目的而对某些社会经济现象专 门组织的登记和调查。
专门调查
专门调查又多为一次性调查
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 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 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优点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 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 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 有可能由于虚报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 质量
局限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调查时间应根据不同调查项目的要求确定 时期现象 时点现象
应规定资料所反映的是从何时起至何 时止的资料 应明确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点
《统计学》第二章
调查项目
根据调查目的、任务所确定的调查内 容,通常也叫做调查纲要。
调查项目要明确、易懂,避免引起误 会或出现差错
单一表又称卡片式,是指一张 表只登记一个单位情况的表式; 一览表是把多个调查单位和相 应的项目按次序登记在一张表 格里的统计表。
《统计学》第二章
四、统计调查体系 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 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以必要 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 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 计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模式
五、现有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
(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国际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 《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摘要》等 (二)有关期刊:《中国经济数据分 析》、经济预测分析》等。 (三)有关网站:中国统计信息网、国研 网、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经济时报网等
《统计学》第二章
指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和统计研究的 统计分组 需要,按一定的标志将统计总体区分 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统计研 究方法 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 相异的若干部分。
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
个体组合起来,在同一组内则保持着相同的性 质。
《统计学》第二章
第一节
一、统计数 据搜集
统计资料的搜集
是按照预定的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 学的调查方法与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从客观 实际采集数据的过程。
(一)统计数据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同时也包括对次级
资料的搜集
原始资料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次级资料是指已 经经过加工整理,由个体过渡到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 明所研究总体的统计资料 。
调查对象
指是某项调查中被研究的总体,它是 由性质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
调查单位
指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总体单位。
负责报告调查 内容的单位
注意: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 的区别:
例:当调查单位自己负责向上报告时,它同时也是填报单 位;当调查单位的资料由它的上级组织收集、整理,并向 上报告时,填报单位与报告单位则不一致。
作 用
1、深入研究某些重大问题; 2、可以用来研究新生事物 3、估算总体数量特征,验证全 面调查数字的真实性
局 不能确定推断的把握程度,无法 限 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
指在数量表现 上具有普遍意 义和代表性的 总体单位,可 以用来推断总 体的数量
《统计学》第二章
典型调查的突出特点:
1、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地选 择出来的 2、调查单位少,便于作深入细致的调查,
3、典型调查可以深入了解与事物发展有关 的各种实际情况
划类选典
典型单位的选择
取中选典 突出选典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报表制度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可以全面调查,但 通常是调查限定规 模以上的总体单位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总体单位
调查单位
对全部单位 进行调查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学》第二章
例1:对某市饮食业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进 行调查,则该饮食业的: 总体是: 总体单位是: 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填报单位是:
如果不能正确确定调查对象及调查单位,资 料就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也许就会产生误导
《统计学》第二章
例2: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一致的是:
(1)企业设备调查; (2)人口普查;
1、规定统一的调查时间 2、选择合适的普查时间 3、普查方法步调一致 4、普查项目必须统一 5、重大国情普查应按一致周期进行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统计学》第二章
抽样调查
按照随机原则 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 本单位进行调查,再用样本资料推断把 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 织方式
指样本单位的抽取 不受主观因素及其 他系统性因素的影 响,每个总体单位 都有均等的被抽中 机会
《统计学》第二章
(二)数据整理的程序 统计资料的审核
资料的分组和汇总
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
《统计学》第二章
数据审核
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 收集 数据 真实 数据 虚假 数据 科学地计 算与分析 得出 结论 正确 结论
假数真算
错误 结论
二、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种类
优点:调查单位少,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统计学》第二章
经常性调查
指随着被研究现象的变化,连续不 断地进行登记。以反映现象在一段 时间内的全部发展过程。如工业产 品产量、商品销售量等。 对时点现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 调查登记,以反映现象在某一时 点上的发展水平或规模。
一次性调查
《统计学》第二章
基本内容:
用来指导整个调查工作的纲领 性文件,是统计设计在统计调 查阶段的具体化
⒈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为什么调查)
⒉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向谁调查)
⒊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 (调查什么)
4.调查表格和问卷设计;
5.确定调查时间; (何时调查)
6.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统计学》第二章
案例分析
《统计学》第二章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1月1日零时,普查 现场登记工作从11月1日开始到11月10日以前结束。调查 员到过的几家遇到情况并作处理: (A)11月2日在1号家,这一家11月1日中午生个小孩, 调查员把小孩的材料填入普查表;
(B)11月3日在2号家。这一家11月2日一成员死亡,调查 员把关于死亡的材料填入调查表;
(3)农村耕畜调查;
(4)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5)摩托车普查。
《统计学》第二章
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包括调查期限及调查资料所属的时期或 时点。 调查期限是指进行统计调查工作的 起止时间,包括搜集和报送资料的整个 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为保证统计资料的 及时性,应尽量缩短调查期限。
调查期限
《统计学》第二章
已存在数据源 政府统计、企 ( 原初 始级 数资 据料 源) 统 计 调 查
加工数据源 (次级资料) 普 通 的 数 据 使 用 者
业统计、民间 统计等机构, 数据库、出版 物、账册等形式
数 据 查 询
实验数据源
对过程加 以控制
《统计学》第二章
(二)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案设计
统计调查方案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统计资料的搜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统计数据整理
频数分布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
有组织、
统计整理
对调查资料
统计分析
描述性分析
有计划地
搜集资料。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推断分析、
决策分析。
要求:准确、
完整、及时
科学分类、
浓缩简化
要求:定性
定量结合
统计工作的三个中心阶段
《统计学》第二章
(C)11月4日到3号家。11月2日新婚夫妇到户籍登记处 登记自己的婚姻,统计员将调查表有关项目填为已婚
该调查员的处理登记处理方法正确吗?
?
第二节
统计数据整理
通过统计调查可以搜集到大量的统计资料, 是统计研究的基础。但是这些资料只是反映总 体单位具体情况的分散的、不系统的资料,不 能用以反映总体的特征。
普查
目的
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掌握某些关系国情国力的重大事项的 准确而全面的数据
可以为抽样调查提供抽样框 可以搜集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反映 重大国情国力的基本统计信息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宜经常进行
作用
局限
《统计学》第二章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普查涉及面广、指标多、工作量 普查的组织原则 大、时效性强,为了快速取得准 确的资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