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类毕业论文范文

机械类毕业论文范文

机械类毕业论文范文一:农业机械翻土技术运用1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作用农业机械深松深翻作业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改良土壤,蓄水保墒、培肥地力。

深松超过30cm,土壤在1h内可接纳300~400mm的降水,比不深松的土地每hm2多蓄水400t左右,且抗旱抗涝能力显著提高。

深松后的土地其透气性和保肥性好,地温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使之更趋发达,为农作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大力提倡和推广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一改由小机灭茬为主的耕整现状,对于保障粮食的稳定持续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翻转土层把失去养分的表土翻下去,使尚未被破坏的土壤翻上来。

同时还可以将杂草及作物根茬埋于地下,减轻次年杂草危害。

1.2改善土壤结构通过深翻使土壤结构松碎,同时把有机肥料深埋于土壤之中,经过发酵腐烂,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使耕地土壤形成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团粒结构。

1.3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秋翻整地,恰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能。

1.4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过秋翻整地,可以把病虫深埋于地下窒息而死亡,使病菌由于环境改变而不能继续存活。

同时还可以使地下害虫暴露于地表,或被冻死、干死,或被鸟类啄食,从而减轻来年病虫的发生与危害。

2农业机械深松深翻的技术原理2.1农业机械深松技术的原理机械化深松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法,是农机和农艺的结合,是保护性耕作的进一步发展。

该技术可以在不打乱活土层的条件下,有效地打破多年来犁耕或灭茬所造成的坚硬犁底层,提高土壤的通水、透气性能,增强土壤蓄水保墒、防旱耐寒能力,从而达到农作物高产、低耕、环保的目的。

同时,该技术还有利于农作物根系深扎,较好地防止水土流失,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农业机械深翻技术的原理深翻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状况,有效地打破了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可以有效地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增高孔隙率,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提高抗旱能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还能有效降低病虫草害基数,减轻病虫草危害;深翻技术作为秸秆还田和施有机肥的配套措施,提高秸秆还田和有机肥的应用效果,是实现粮食作物持续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3推广应用农业机械深松深翻技术的适用机具及注意事项3.1农业机械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3.1.1实施农业机械深松技术机械化深松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2种。

深松常使用的机械有通用型深松机和全方位深松机。

全面深松是用深松犁全面松土,这种方式适用于配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耕层浅的土壤。

局部深松则是用杆齿、凿形铲或铧进行松土与不松土相间隔的局部松土。

工作状态可分为超深松状态和全面深松状态,前者耕深可达35~50cm,后者耕深为25~30cm。

3.1.2深松的适用机具一般深松机由机架和深松工作部件构成。

工作部件由铲柄和深松铲组成,深松铲有凿形、箭形和双翼形3种,铲柄有轻型、中型2种。

由于牵引阻力较大,这种类型的深松机一般要与大功率的拖拉机配套。

深松机的机型有:IS~370型、IS~3.0型。

3.1.3深松注意事项机械深松技术的实质是用机械松碎土壤而不翻土,不打乱土层。

注意通过疏松耕层以下5~15cm的心土,应在保持原土层不乱的情况下,调节土壤的三相比例,使耕作层下面的土壤熟化,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3.2农业机械深翻技术的推广应用3.2.1农业机械深翻技术的实施农业机械深翻就是利用机械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打破犁底层,熟化土壤,使耕层厚而疏松,结构良好,通气性强;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相互协调,利于种子发芽、作物根系生长好、数量多;可以掩埋有机肥料,清除残茬杂草,消灭寄生在土壤中或残茬上的病虫害,降低土壤盐碱度。

深翻要把握好土壤适耕性,一般以土壤的含水量来表示土壤适耕与否,以其含水量为10%~25%为宜,按照农时要求,适时进行。

深翻最好在秋季进行,耕深为25cm以上,深浅一致。

开畦要直,耕幅一致,避免漏耕,实际耕幅与规定耕幅偏差小于±5cm。

作业地块内重耕率小于3%,漏耕率小于2%。

耕后地表平整,犁底平稳,地头横耕整齐,犁到头,耕到边,垡块细碎,翻转良好,立垡率和回垡率均小于5%。

开垄宽度小于30cm,深度小于15cm,闭垄高度小于10cm。

3.2.2深翻适用机具深翻作业一般利用58kW以上履带式拖拉机或轮式拖拉机配套铧式犁或双向翻转犁进行。

常用铧式犁有:IL-330悬挂中型三铧犁、ILQ-425轻型悬挂四铧犁、双向翻转犁等。

3.2.3深翻注意事项为确保深翻效果,应该掌握好深翻时间,以土壤情况与土地实际应用相结合,通常情况下是在秋收后进行。

要注意适墒深翻,如果土壤含水量太高,深翻后容易形成泥条,效果就会不好。

深翻后要进行旋耕、耙磨、碾压、塌实土壤、精细整地,以保证播种质量。

另外深翻尽量和秸秆还田相结合,和施有机肥相结合,增加深翻效应。

深翻不一定每年进行,可3a深翻1次,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几年内大部分田块都能深翻1次。

4技术推广保障措施4.1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党委、政府要对农业机械深松深翻土地工作高度重视,召开会议,制定工作方案,采取补贴惠农政策,充分发调动农民开展深松深翻土地的积极性。

各级领导应多加督导、协调和指导,亲临生产第一线,加强政府的推动力,组织农机成片作业。

县农业、农机管理技术人员也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为深松深翻土地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确保深松深翻土地工作顺利进行。

4.2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在整个深松整地过程中,县农业、农机的相关人员要全员出动,全部深入到深松整地现场,及时协调解决深松整地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情况和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深松整地的好处,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明确补贴到位的时间和办法。

为推动深松深翻土地工作深入进行,新闻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到生产作业现场采访拍摄,并在当地新闻栏目中播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深松深翻土地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该项技术大面积地推广应用。

4.3搞好后勤保障,加强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县内石油公司、交通等部门应积极配合,做好油料供应、车辆通行等相关工作;农机推广服务人员亲临现场检修机车、机具,搞好相关的服务保障工作,做到机车有问题能够及时排除,从而确保深松深翻作业的顺利进行;农机监理人员也要积极深入到作业现场,确保作业安全。

同时科学安排作业班次,做到歇人不歇车,尽量延长作业时间,充分利用自然天气的有利时机,边倒地,边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作业进度。

4.4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奖惩制度、确保作业质量各地要建立健全作业质量检查与监督验收制度,依据相关的质量标准与相应的检测方法严把质量关,狠抓质量监督管理,跟踪监督,发现问题直接解决,确保广大农民的利益。

建立目标岗位责任制,把农业机械深松深翻土地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中,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制定奖惩制度,好的表彰奖励,差的及时通报督导,以此促进和保障深松深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提升策略1农机具的选择合适的农机具是提高农机作业质量的基本保障。

选择合适的农机具应该做到:一是选好机型:根据自己所处农村农田地理环境条件,如作业田块的大小及是否集中连片等,年作业量大小,作物品种、土壤性质的不同结构,经济实际承受能力等现实方面,选择适合农业生产需要的农机具。

二是配套机具的合理选择:一定要使得动力主机与作业配套机具能合理配套使用。

例如两者的转速、传递的功率等。

三是选择农机具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购买农机的时候要选择由当地农机推广部门推广的合理适用机型;②看自己选择的机型是否已经被市场肯定,③看自己选择的机型是否有正规的“三包”凭证,产品质量的口碑是否好;④要优先使用服务信誉度与口碑较好,厂家知名度高,售后维修服务网店分布广泛的机器。

2保持农机具的技术状态农业机械具有良好的技术状态是提高农业机械作业质量首要前提和关键保障,只有把技术状态完好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生产中,才能确保农机具作业质量达到农艺标准。

以下有几种保持农业机械状态完好的方法:首先,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使用说明书对农机进行操作。

不管是拖拉机还是配套农机具,在使用时必须按照所使用说明和有关规章制定的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保证农机具技术状态完好的最基本常识。

其次是在使用前做好农机具检修和检查工作。

在作业前对要进行作业的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具进行仔细检查,做到该换的要换,该修的要修,不留任何可能的作业事故安全隐患,来避免作业故障的发生而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最后是要严格按照保养要求对农机具进行在使用期内的维护保养,使农业机械保持最佳的技术状态进行生产和使用。

3提高农机具驾驶员的素质农机作业质量受驾驶操作人员的水平能力的影响。

加强农机具驾驶员的操作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一是要多对农机具的驾驶员进行严格的实际作业能力训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培训,要求驾驶操作人员不仅有较高的驾驶操作技能,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第二,是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多下农村进行对农机操作技术和学习农机操作经验的培训,提高机手自身的技术能力的培训。

第三,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对机手进行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掌握新技术的灌输,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艺的要求和需要。

4加强农机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农机作业质量是体现农机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参照物,农机作业质量,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效及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有着重要影响。

加强和保障农机作业质量,应根据农艺的要求及客观条件和作业对象的变化,制定与之相应的农机作业流程和农机作业质量规范标准。

加强以农机作业质量为基准的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是现今各级农机管理监督部门的重要任务,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在农机作业中得到全面的实施和执行。

5建立完善的农机化服务体系随着我国农机化的迅速发展,农机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这些年来,我国的农机化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专业科教人员数量都在不断的增加。

但在数量发展的同时,体系质量的不足的也明显表现出来。

农机化服务体系,对提升农机作业质量是有着非常大的助力作用的,它可以帮助农民更加快速方便正确的选机、用机、护机和修机,增强农民朋友使用农机的信心和决心,能够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农机化服务体系是必然和必须的。

1政府要加大引导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灵活的机构。

大力宣传中央的各种惠农政策。

尤其是在山区,人们普遍认为不适合农机作业,那么就要采取各种措施推广宣传先进适用切迫切需要的小型农机,让事实说话,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在农机化推动上不留空白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