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一、高处作业的一般要求1、高处作业必须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与安全有关的规范、标准及规定。
2、凡高处作业,都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高处作业禁止抛掷,必须往下扔东西时,下面必须有人监护,禁止人员通过。
3、经常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饮酒后禁止高处作业。
偶然从事十米以上高处作业的人,作业前必须进行体检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作业。
4、在六级以上(包含六级)强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及夜间禁止露天高处作业。
必须进行特殊高处作业时,应编制专项安全措施,采取绝对安全的保障措施并由项目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作业。
5、如果上下两层同时工作,两层之间必须有符合要求的防护棚或其他隔离措施,否则禁止上下同时工作。
6、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子随身拴上。
所用的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放置在临边或洞口附近,也不可防碍通行和装卸;拆下的物体、剩余材料和废料等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高处切割或拆除时,应将要割除或拆除的物体接住,或打眼拴住,以免落下伤人。
7、对脚手板、斜道、扶梯、跳板应随时清扫。
有泥或冰雪时,必须及时清扫,必要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8、禁止从各种脚手架上爬上爬下,禁止乘坐吊运模板、楼板等物体的电梯、吊笼等非乘人的设备。
9、在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系好安全带,衣着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
10、在吊装口、升降口、爬梯口工作时应面向口外,禁止背向口外,以防失足。
二、高处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技术准备工作①特殊高处作业应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由工程项目总工审批。
②施工员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一般高处作业由班组长履行签字手续,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履行一对一签字手续,并保存记录《安全技术交底书》。
③塔吊、龙门架、井架的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方案和对有关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由设备提供单位编制并负责安装和拆除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三、现场准备工作①高处作业施工前,工程项目部施工员、安全员必须为高处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如杜绝交叉作业、设置警示区、配专人监护等。
②特殊高处作业施工时,周围必须设置警示区,有明显的危险标志或警示标志,必须配专人监护,严禁行人通过。
③为高处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
四、高处作业过程中的检查1、高处作业时,由安全员进行监督检查,填写并保存《安全检查评分表》,检查内容包括:①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使用防护用品;②是否违章作业③作业场所是否存在其他不安全因素;④特殊高处作业时,施工人员是否按方案施工。
2、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应及时报告并立即处理解决。
对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通知施工员并逐级上报待消除安全隐患或制定出可行性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一、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一)、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的施工和维修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
2、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①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②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③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④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⑤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二)、现场电气设备的防护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极、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2、施工时各种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当外电线路的电压为1KV以下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1〜10KV 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6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35〜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8m。
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 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1〜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7m4、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5、对于既不能达到最小安全距离,又无法搭设防护措施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应严格按以上计算结果布设,采用四相五线制及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7、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应为现场施工专用,不得与外线路联络。
8、临时用电额定电压应符合用电设备。
9、临时用电设备和开关电器等电气设备必须是经检验的合格产品。
10、临时用电设1〜2名专职电工值班,负责运行和维护工作。
11、临时照明用电线路应从分配电箱接出,不能乱拉乱接,不能把电线绑在钢筋或金属杆上。
12、所有用电机械的电源接线必须正确,必须要有可靠的保护接零(保护接地)和漏电保护开关,做到“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一锁”,布线和各部绝缘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13、高空作业时,地面应有监护人员,监护人员应戴安全帽。
14、检修用电机械时,必须切断电源。
如需进入搅拌机滚筒内检修时,必须在电闸箱上挂有“禁止合闸”的禁止标志牌,并设有专人看守,要绝对保证能避免误送电源事故的发生<15、定期对专业电工和中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16、专业电工必须使用绝缘完善的工具,必须配有绝缘手套、绝缘胶鞋。
(三八电气火灾预防:1、现场线路截面及保护装置严格按照计算值选择,以杜绝线路过负荷使用。
2、经学教育用电人员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作业不当造成火灾。
3、电气操作人员要认真执行规范,正确连接导线柱要压牢、压实。
铜铝连接时要有过渡端子,多股导线要用端子或涮锡后再与设备安装,防止加大电阻引起火灾4、配电室的耐炎等级要大于三级,室内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
严格执行运行检修制度,按季度每年进行四次停电清扫和检查。
5、现场所用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6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子。
全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床头灯以免烤燃蚊帐。
7、使用电、气焊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有能存在易燃物体,并要备齐防火设备。
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8、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和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电气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
9、存放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内的照明装置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与设备连接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10、对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配置绝缘灭火器,周围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得动火,且设置禁止烟火标志。
11、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存放杂物,并派专人负责定期清扫。
12、施工现场要建立防火检查领导体制,建立防火队伍。
13、发生电气火灾时,扑救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
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当火场离开关较远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落地造成短路使人触电。
②当电源线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灭火时,人体各部位与带电体要保持一定距离,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③灭火器材要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子。
严禁使用可导电灭火剂进行扑救。
二、接地与接零保护安全技术措施1、保护人体接触设备漏电时的安全应将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阻值应不大于4Q。
2、除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连接外还应将电气设备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
3、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H S接零保护系统4、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5、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
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6、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7、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8、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9、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保护零线架空敷设的间距大于12m时,保护零线必须选择不小于10mm2勺绝缘铜线或不小于16mm2勺绝缘铝线。
10、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三、现场照明安全技术措施1、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且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2、照明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其电源电压为220V,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电源:①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m时应采用36v。
②使用行灯,其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
③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④在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3、使用36V安全电压照明线路时,也应遵守一般220V架线规定不能乱拉乱扯,应用绝缘子沿墙布线,接头包扎严密。
4、按作业条件选择安全电压等级,不能一律采用36V,在特别潮湿及金属容器内,应采用24V以下及12V电压的电源。
5、手持照明灯应采用36V及36V以下,供电外壳除作保护接零外应加装漏电保护器,移动人员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四、配电线路安全措施1、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
导线和电缆是配电线路的主体,绝缘必须良好,是直接接触防护的必要措施,不允许有老化破损现象,接头和包扎都必须符合规定2、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并应避免机械伤害和介质腐蚀。
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电缆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外, 必须架设防护套管。
埋地电缆在地面上,应每隔10m设置一个明显标志,以提示人们注意地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