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事业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管理办法

企业事业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管理办法

6.项目部应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监测评价结果存入职工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上级单位汇报,并及时向职工公布;
7.项目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岗前,在岗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员工;
8.项目部应公布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员工要履行下列义务:
(2)审定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实施方案,并定期检查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协调和解决各部门、单位的关系及专项资金的落实等问题。
(3)负责聘请有资质的部门或专家对作业现场职业危害的评价工作;并负责组织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公司总经理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6)做好在施工过程中职业病防治应急预案,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要迅速处置,及时上报。
第八条职业危害警示告知管理
1.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2.人力资源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工中写明。
(4)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参加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6)对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4. 公司总工程师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第七条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 组织机构:
(1)成立公司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司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环保部,具体负责有关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2. 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府和集团公司有关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
(1)认真贯彻国家、集团公司、上级政府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公司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各级职业健康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说明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相关部门对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及时加以整改。
2.作业场所危害申报必须提供下列资料:
(1)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的情况;
(3)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和强度的情况;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第五条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六条职业危害种类
根据我司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确定我司的职业危害为五大类:
1.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井下掘进施工中,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可导致矽肺病。
1)公司级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47号令);《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
2)项目部、班组级培训
a本班组生产组织及生产工艺流程。
b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
c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d本班线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堆积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注意事项。
(5)负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6)负责建立职业健康档案以及对从事职业危害人员个人健康体检档案的管理工作。
(7)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与公司主管领导、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8)对公司、项目部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49号令);
《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云南省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编制要点的通知》等。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基层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噪音、电气焊、高温等有毒有害作业。
第四条 名词释
1.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参与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编制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职业病防治措施等。
(4)严格控制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或材料;提供技术、设备、工艺、材料所产生的职业危害资料及数据。
2. 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在井下(深部、天溜井和老旧巷道)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和环境相对密闭、狭窄、通风不畅,使用机械作业,油料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 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产生锰尘外,还可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作业人员尘肺及慢性中毒。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47号令);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48号令);
(2)各项目部要通过墙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3)施工班组要利用班前班后会、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安全报阅读、以及职业危害标志牌标识、公示栏等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2.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1)入厂新员工的教育培训
凡入厂新员工、实习人员,由公司工会、项目部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5. 工会组织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1)负责公司的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并协助项目部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2)教育劳动者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遵守职业病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
(3)对各项目部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4)负责监督和检查各项目部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情况。
(2)掌握员工职业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
(3)对公司、项目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8. 安全环保部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1)负责项目部职业危害项目申报资料的收集。
(2)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项目部职业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3)定期对施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
(1)自觉遵守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正确使用佩戴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危害健康体检;
发现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
(5)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主动避免职业危害的发生。
第九条 职业危害项目申报管理
1.各单位、项目部应按照国家申报规定,及时、如实申报职业危害工作场所,并接受公司工会、安全环保部的监督管理。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部,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事故救援措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在其醒目的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5)针对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因素,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如测尘仪、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器等),安排相关人员负责职业危害日常监测工作,检测人员要将检测危害因素浓度变化情况记录存档,职业危害因素监测、采样、布点要符合国家标准。
(1)定期或不定期配合公司工会对各项目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治制度的落实。
(2)对公司、项目部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7. 人力资源部在职业危害防治中的职责
(1)定期或不定期配合公司工会对各项目部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预防工作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及职业危害的防治。
(4)负责对项目部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督促施工单位对劳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各项目部要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危害预防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
(6)遇到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配合公司工会、地方职能部门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4. 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5. 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内,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时,公司人力资源部或所在项目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