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一)
翻译原则:
•“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信: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雅:提炼语言,考究用语,简明优雅。
命题规律:
①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省略句)
②古今异义
③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④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使>动、动词使动、形意动、名意动、名作状)
⑤语气揣摩:(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复句关系)
错例分析:
1.(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老虎咬断驴的喉咙,吃完驴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2.旦日不可不蚤来自谢项王。
译文: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感谢项王。
以今义当古义;多义词误译。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健。
4.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太严重了,你的不聪明。
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一、文言文翻译:
1、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
2、常以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
3、有陈苌者,候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1、正逢同乡郑俶要给亲人下葬,向别人借钱没借到,阳城知道了这个情况,把绢都送给了他。
2、(阳城)经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换钱,人们敬重他的贤德,争着买他的东西。
3、有个叫陈苌的人,等候阳城领到了俸禄,常常前去称赞金钱美好,每月总有所得。
考查点:重点实词、虚词、介词结构后置句
二、文言文翻译:注:洊(jiàn):再度
1、民,吾民也。
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2、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1、百姓,是我们的百姓。
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为什么不可以?
2、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
3、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考查点:重点实词、虚词、判断句、通假字、词类活用
三、翻译划线句子,重点关注划线词语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却匈奴七百余里。
•渔人甚异之。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
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
⏹
⏹(1)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
⏹译文:
⏹
⏹(2)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译文:
⏹
2.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可矣。
守而勿失也。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
---《列子·说符篇》
3、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史记·李斯列传》)
4、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1、参考译文: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
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看了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
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有一个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他。
⏹解析:比,副词,接连地;旦,早晨,这里指一天;“人莫之知”是“人莫知之”的倒置,
翻译时应注意下文“人莫与言”。
希望您环绕着马察看它,离开时再回头看一下它。
解析:还,通“环”;去,离开;顾,回头看。
2、【文段参考译文】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射中了,才去向关尹子请教。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还不行。
”列子回去继续学习了三年。
又把学习的情况报告了关尹子。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缘故吗?”列子回答说:“我知道能射中的缘故了。
”关尹子说:“可以啦,要牢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掉。
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
3【文段参考译文】我听说土地广的粮食多,国家大的人口众,军队强盛的士卒勇敢。
因此泰山不排斥细小的泥土,才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拣择细流,才能成就它的深广;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抛弃小民,才能显扬盛德。
因此地方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分本国的外国的,一年四季都充满着美好,鬼神就会赐福给你: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
现在大王却要抛弃百姓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来使其他诸侯成就功业,从而使天下有见识的智士退缩不敢西来,止住脚步不再踏入秦国的国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借兵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啊。
4【参考译文】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
监河侯答应说:“行。
我将得到封邑内的租税,得到后借给您三百金,好吗?”庄周听了后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
我问他说:…鲋鱼,来吧!你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我是东海波浪里的鱼。
您能有斗升的水使我活吗?‟我说:…行。
我将到南方去游说吴、越的国王,引发西江的水来迎接你,好吗?‟鲋鱼气愤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斗升的水就能活下去。
你竟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早到卖干鱼的市场里去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