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事件时间表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事件时间表整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980年
邓小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1982年11月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1997年
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一国两制
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
通航、通邮、通商、(三通)探亲旅游
1981年9月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政策
20世纪80年代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1991年12月21日
《阿拉木图宣言》
苏联解体(战后四十多年的两级格局崩溃)
1991年12月
《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
欧盟成立
1999年1月
欧元正式启用
欧洲单一货币
一·二八事变
蔡廷锴、蒋光鼐 KMT爱国官兵的顽强抵抗
1933年
沿长城进犯
冯玉祥、吉鸿昌 收复多伦
1935
八一宣言战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
陕北瓦窑堡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党内合作)
1936
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1935年12月9日
一二·九事变
1936年12月12日
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失守
1937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 正面战场;国民党
淞沪会战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抗日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年春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敌后战场:共产党
1937年8月
陕北洛川会议
①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②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1972年9月
《中日联合声明》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2000年9月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江泽民
期间联合国安理会,中法俄英美五国首脑历史上首次会唔(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邓小平
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84年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一国两制”构想阐述通过(法律化)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1992年
“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印度、中国 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
1954年
印度缅甸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1949年3月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①确立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一个政策)
②工作重心乡村转移到城市, 农业国转移到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转移到社会主义社会(三个转移)
1949年9月
1935年10月
峡北会师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1937年
中国共产党倡导
第二次国共合作(日本侵华战争情况下)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6年6月份
抗日战争胜利,全面内战爆发
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
1947年
土地改革
1947年6月
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8-1949年初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①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大会)
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④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
1954年1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1956年
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22年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1923年
中国共产党
领导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4年初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广州)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
西安事变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1937.7.7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开始全面侵华
1937.8.13
八一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1937.8.14
《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9
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
1937.11
上海失守,威胁南京!1937. Nhomakorabea2南京大屠杀
1938.5
1945年7月
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年8月
①美国先后投下日本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②苏联对日宣战③美英准备在日本登陆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辛亥革命(第一次党内合作)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1954年
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
1955年
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
1971年10月25日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
3月乒乓外交 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中美联合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12月
1927年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8月7日
汉口会议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秋收起义
毛泽东湘籟边界起义军分三路攻打长沙,损失惨重
1927年10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841年5月
三元里抗英
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976年-1978年
左宗棠收复新疆
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中国新疆的阴谋破产
1984年9月
黄海海战
北洋水师主力尚存,威海战役,“避战保船”全军覆没
1895年-1945年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日军侵略中国东北
1932年
1947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195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1958
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9655
西藏自治区成立
1953-1956年底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6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①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②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9年1月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
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
《友好互助条约》(华沙条约)
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
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因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1951年4月
《巴黎和约》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37年9月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
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百团大战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1940年五月
湖北枣宜会议
国民党张自忠壮烈殉国(正面战场)
1942年1月
世界反法西斯正营正式形成(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
1944年春
敌后抗日军民局部反攻
1945年春
延安召开中共七大
①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②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奠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900年-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
孙中山解职,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建立北洋军阀政府)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三罢)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
党的任务: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