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δ=12钢板对接焊接超声波探伤工艺
δ=12钢板对接焊接超声波探伤工艺
检测设备 探头型号
பைடு நூலகம்
检测面
双面检测
扫查 方式
单探头 斜平行 扫查
探头K值
2.5
检测规范 表面补偿 检测区域 技术等级 检测结果 及质量等级 检验员 责任人 A级 30dB
扫描 线调节 探头移动区
声程1:1 l=
检测 灵敏度 检查比例
高 100%
附加说明:1.UT操作人员必须持有UT-Ⅱ级资格 证 2.返修部位的UT仍按本工艺卡执行 日期
平板对接焊缝 φ2800*δ12 焊后24h 焊缝 仪器种类
工件编号 焊接方法 检测标准 表面要求 A型脉冲反射式 2.5B6x6K3
01 CO2气保焊 JB/T4730-2005
材质 坡口形式 检验宽度
Q235B V型 17.2mm
清除表面飞溅、粗糙度Ra≤6.3μm 仪器 型号 试块 种类 PXUT320C CSK-ⅠA 仪器编号 耦合剂 机油
4.超声波的衰减
(1)散射 f↑,晶粒越大,散射越多。 (2)吸收 固体少,液体少。 (3)扩散 距离越大,扩散↑。
(二)超声波探伤设备简介
1.探头(换能器) (1)探头的种类 ①直探头 发射和吸收纵波。 ②斜探头 发躰和吸收横波。 ③水浸聚焦探头 ④双晶探头 (2)探头的主要参数 ①折射角γ或探头K值; ②前沿长度 ③声轴偏离角
(一)超声波的产生及其性质
20~20000HZ,人耳能听到,称为声波;大于20000HZ,称 为超声波;小于20HZ,称为次声波。
1.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
(1)产生方法 机械法、热学法、电动力法、压电法 (2)压电法 ①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变形→电荷 逆压电效应:电荷→变形 ②发射与接收 发射:电振荡→变形(拉伸或压缩)→超声波 接收:变形→电荷(高频电压)→探伤仪
2.超声波探伤仪
(1)分类
A型:缺陷的波幅显示 B型:缺陷俯视图像显示 缺陷显示方式 C型:缺陷侧视图 3 D型:缺陷三维图像显示
波的连续
脉冲波 连续波 调频波
3.试块
(1)标准试块 由法定机构对材质,形状,尺寸和性 能等做出规定和鉴定的试块称为标准 试块。我国规定:SCK-IB为探伤标 准试块。 (2)对比试块(参考试块)
(2)能在弹性介质中传播 ①波型 a.纵波(L)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能在固、液、气中传播。 b.横波(S) 振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c.表面波(R) d.板波 ②声速 声速:纵波>横波>表面波 当f和v相同时,波长关系:纵波>横波>表面波 分辨力(波长越小越好):表面波>横波>纵波 (3)异质介面上的透射、反射、折射和波型转换 (4)具有穿透性和衰减性 4
③频率 ④角度或K值 薄件宜大K值,厚件宜小K值。
低频率:粗糙表面、粗 晶材料及厚大工件 ,晶粒细小和薄壁工件 高频率:表面粗糙度低
3.各种焊接接头的探伤 (1)锯齿形扫查 (2)基本扫查 转角扫查、环绕扫查、左右扫 查、前后扫查 (3)平行扫查 (4)斜平行扫查
(5)双探头扫查
工件名称 规格 检测时间 检测项目
2.超声波的主要参数
(1)C、f、T、λ F=1/T C=λ/T (2)声压(P) 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声压=变化压强-静压 声压决定于声波的高度 (3)声强(I) 表示超声波的能量 (4)声阻抗(Z) Z=ρC
3.超声波的性质
(1)有良好的指向性 ①直线性 ②束射性 a.能量集中在2θ以内的锥形区域内 半扩散角 λ↓和D↑则θ↓,指向性好,能量越集中。 b.近场区与远场区(声压轴向分布不均匀) 近场长度 c.不同横截面上声压分布不同 d.波阵面不同 未扩散区:平面 扩散区:球面
(三) 超声波探伤的基本方法
1.直接接触法 (1)垂直入射法(纵波法) (2)斜角探伤法(横波法) (3)影响探伤波形的因素 ①耦合剂的影响 耦合剂声阻抗与工件越接近,则透过率愈好;耦合剂厚度为波长1/2整数倍时反 射波最大。 ②工件的影响 ③缺陷的影响 位置、形状(反射波:平面>柱面> 球面)、大小、方向和内含物。 2.液浸法
(四)焊缝的超声波探伤
1.焊缝超声波探伤的一般程序 (1)编写委托检验书 (2)确定参加检验的人员 (3)检验员探伤前的准备 (4)现场粗探伤 (5)现场精探伤 (6)评定焊接缺陷 2.焊缝直接接触法超声波探伤 (1)检验等级的确定 A:K=1 B:K=5~6 C:K=10~12 (2)探伤面及探伤方法的确定 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µm (3)探头的选择 ①探头形式 焊缝通常选用斜探头 大晶片:大厚度工件或粗晶材料 ②晶片尺寸 小晶片:较薄工作或表面曲率大的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