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美容皮肤科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美容皮肤科学适用专业:中医康复保健(中医美容方向)一、课程概述(-)课程性质《美容皮肤科学》是中医康复保健美容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课程性质是理论与技术结合的应用类专业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美容皮肤科学理论与技术操作的应用能力,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是中医美容专业学生的重点及特色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分析职业岗位(群),进行课程定位;校企合作开展工作过程分析,以实际工作流程及职业素质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依据美容项目流程及典型工作任务中的重要性和难易度排序,结合学生特点、老师特点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选择教学载体和序化教学内容;校企共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学校、社会、行业、企业相结合的新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一、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美容皮肤科学工作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对企业实践、工作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业素养;尽快地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和提供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达到“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技能的应用型美容人才”的目标。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皮肤性病学基础理论和重点疾病。
(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应用于临床。
(3)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积累,并与已经学到的皮肤性病学理论知识互相结合。
2、职业技能目标:掌握常用美容皮肤科学技术的操作,针对不同个体进行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实施。
3、职业素养目标: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具备高尚的服务意识,通过对不同患者的心理分析,结合美容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道德修养。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实践第一篇总论1、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
2、皮肤的生理功能。
3、皮肤的症状。
4、皮肤的治疗。
了解了解了解自学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4第二篇各论第一章接触性皮炎1、接触性皮炎的病因。
2、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3、接触性皮炎的诊断。
4、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
5、病例分析熟悉掌握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32第二章湿疹1.湿疹的病因。
2.湿疹的临床分型及表现3.湿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4.湿疹的治疗原则。
5.病理分析掌握掌握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3 2第三章痤疮1.痤疮的病因。
2.痤疮的临床分类及表现。
3.痤疮的诊断。
4.痤疮的治疗原则,外用药物,内服药物。
5.病例分析掌握熟悉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3 2第四章异位性皮炎1.异位性皮炎的病因。
2.异位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3.异位性皮炎的诊断。
4.异位性皮炎的治疗。
5.病例分析拿握了解拿握熟悉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3 2第五章药物性皮炎1.药物性皮炎的病因:变态反应及非变态反应。
2.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固定性红斑、犬疱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等。
3.药物性皮炎的诊断:用药史,临床特点。
4.药物性皮炎的治疗:停用掌握熟悉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32可疑及有关的药物。
5.病例分析第六章带状疱疹1.带状疱疹的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病诱因与机体免疫功能。
2.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基本损害、好发部位、病程、后遗神经痛。
掌握掌握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理论讲授实验实践3 23.带状疱疹的诊断:临床特点。
4.带状疱疹的治疗:抗病毒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理疗、中医疗法.5.病例分析熟练掌握掌握掌握第七章单纯疱疹1.掌握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2.熟悉单纯疱疹的分型及其感染特点。
3.病例分析掌握掌握熟练掌握熟练掌握理论讲授实验实践3 2第十章真茵性皮肤病1.掌握其症状特点,诊断2.熟悉真菌性皮肤病实验室检查-真菌镜检,培养。
掌握熟悉掌握了解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3 23.了解抗真菌药治疗迸展4.病例分析实验实践十一章银屑病1.掌握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2.熟悉其它各类型的临床表现掌握掌握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33.了解本病的病因。
熟练掌握实验实践4.病例分析掌握 2掌握1.教材编写(1)根据本课程标准要求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引入必须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加强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加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教学方法(1)基于工作岗位,将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潜移默化的教学设计思路。
以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实际工作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分析工作任务,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将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各学习情景中,如团队合作、服务意识、创新思维等。
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都能得到提升。
(2)集中式“教、学、做” 一体的现场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为主体,根据职教规律、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课程特点,课程教学安排在实训室进行,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在“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环境下,掌握中医美容技术操作技术。
(3)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企业的真实项目,按照教学要求重新整合成,按照工作过程和特点将项目分解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都将对项目进行功能上的拓展,通过每个任务中对于项目的不断拓展来推动整个项目的完成。
教师讲授和学生操作融入任务中,教师在任务阶段集中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集中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完成任务。
(4)案例分析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使同学们明白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技能点,才能完成此工作任务,已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分组讨论法将班级中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由教师提出任务,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工作计划,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相应项目。
这样既锻炼学生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组内、组间互评及老师评定的考核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教学评价建议(1)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与手段,釆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评价。
(2)釆取多元化评价方式,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评定综合成绩。
(3)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以项目为单位,每学习完一个项目即进行与项目相关的项目单元考核。
考核方法多元化,小组互测、教师考核等多种方法。
各考核成绩按大纲要求,按比例计入总成绩。
项目考核方案:学生自评占20%;学生互评占20%;教师考核占60%。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应用(1)重视实验实训指导书及教材的开发应用(2)加强实践环境建设,丰富完善了实验实训硬件设备,同时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余时间开放操作实验室、模拟实验室,学生可随时到实验室学习,让学生模拟实践、多加练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发挥网站平台优势,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换。
同时本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包括教学课件、视频演示、图文教学、参考书籍等丰富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中医妇科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医妇科学适用专业:中医康复保健(中医美容方向)一、课程概述(-)课程性质中医妇科学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它旨在让学生掌握四诊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掌握脏腑病变中肾、肝、脾胃病变的辨证要点,熟悉经、带、胎、产、乳的辨证要点,了解气血病变的辨证要点。
本课程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是本书的重点内容。
其要求是让学生在提高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进而指导实践,使学习过学习,达到初级或中级化妆师的水平。
(二)课程设计思路分析职业岗位(群),进行课程定位;校企合作开展工作过程分析, 以实际工作流程及职业素质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依据美容项目流程及典型工作任务中的重要性和难易度排序,结合学生特点、老师特点及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选择教学载体和序化教学内容;校企共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学校、社会、行业、企业相结合的新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中医妇科学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对企业实践、工作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业素养;尽快地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和提供学生持续发展的需要。
达到“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技能的应用型美容人才”的目标。
(-)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中医妇科学四诊在妇科临床上的运用,掌握脏腑病变中肾、肝、脾胃病变的辨证要点,熟悉经、带、胎、产、乳的辨证要点,了解气血病变的辨证要点。
2、职业技能目标:强化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专业基础起点较高,注重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即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技术等级考试的要求,适应与先进国家操作技术接轨的要求。
3、职业素养目标: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以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断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能力,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及协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活动参考参考学时理论实践第一章1.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代了解理论讲授 1绪论表性著作的名称及作者。
掌握多媒体演示 12.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及中掌握实验实践 2 医妇科学发展的十大历史时期熟悉 23. 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及熟练掌握 2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发展概第二章1.掌握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与掌握理论讲授 1女性解剖生功能。
掌握多媒体演示 3理特点2.掌握月经的生理现象、产生机熟练掌握实验实践理及其调节。
3.熟悉带下的生理现象。
熟练掌握4.了解月经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生理变化熟练掌握 35.了解妊娠与产育6.掌握寒、热、湿邪的性质和致熟练掌握 2 第三章病特点 3妇科疾病的7.握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熟练掌握病因病机冲任、子宫、胞脉、胞络受损是2 导致妇科疾病的病机熟练掌握8.熟悉怒、思、恐的致病特点。
2 9.熟悉体质因素、环境因素在妇熟练掌握 2 科病因学中的地位 2 10.了解生活因素在妇科病因学2中的地位第三章1.掌握寒、热、湿邪的性质和致掌握理论讲授 2妇科疾病的病特点掌握多媒体演示 2病因病机2.握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熟练掌握实验实践冲任、子宫、胞脉、胞络受损是熟练掌握 2 导致対科疾病的病机熟练掌握 2 3.熟悉怒、思、恐的致病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