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定律 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 用公式来表示 就是△Φ/Φ=C 其中Φ为原刺激量 △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 C为常数 又称为韦柏率。
韦伯定律的提出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辨别能力的重要指标。
如果要比较不同个体某一感觉道的辨别能力而所用的标准刺激又不相同时 就不能用差别阈限的绝对值进行比较 而要用韦伯比例来比较。
另一方面 由于韦伯比例的倒数1/C可以用来作为感受性的指标 所以通过韦伯比例我们还能对不同感觉道的感受性进行比较。
韦伯在研究对顾客初始刺激量和变化刺激量之间关系时 总结出识别刺激变化量大小与初始刺激量成正比 提出了K=△I/I的公式 其中K 为常量 △I 为刺激变化量 I 为初始刺激量。
这就是消费者心理学中提到的韦伯定律。
他总结出一般刺激变化量在10%以上时 消费者能够明显察觉到变化。
例如 当某品牌商品价格为5000 元 价格变化幅度在500 元左右时 顾客能够明显感觉到其价格的变化。
当然 这也会受到个人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 当整个市场上的该商品价格都在下降 而且下降幅度差不多时 这样对顾客的刺激就小得多。
相反 如果整个市场上的行情没变 一个商场该品牌原价5000 元 突然降价300 元销售 这就会引起消费者的极大注意。
当然这不仅仅局限于在定价方面 广告宣传、促销活动、商品陈列等等都有广泛应用。
情感中的韦伯定律
在情感生活中 韦伯定律也常有体现。
有些人总抱怨恋人对自己不如刚认识时那么好了 其实这也是韦伯定律在作怪。
在还不熟悉的情况下 对方给你的一点点关怀你都会觉得情深似海 而当你们相恋许多年之后 与原来相同的那些关爱也会觉得平淡如水了。
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赌气离家。
在外逛了一天 直到肚子很饿了 她才来到一个面摊 却发现忘记带钱了。
好心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
女孩感激地说 “我们又不认识 你就对我这么好 可是我妈妈 竟然对我那么绝情……”面摊老板说 “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 你就这么感激我 你妈帮你煮了十几年饭 你不是更应感激吗 ”女孩一听 整个人愣住了 是呀 妈妈辛苦地养育我 我非但没有感激 反而为了小小的事 就和她大吵一架。
女孩鼓起勇气 往家的方向走 快到家门时 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在四处张望。
妈妈看到女孩时 忙喊 “饭都已经做好 快回去吃 菜都凉了 ”此时女孩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习以为常 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 却我们就感激不已。
这便是“韦伯定律”在操纵我们的感觉。
对于亲人朋友 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 而且期望值很高。
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 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
对于陌生人 我们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 因此 他们的一点点帮助 我们都感动不已。
从韦伯定律中读出生活智慧
我们的感觉很敏感 ,但也有惰性,:它会蒙骗我们的眼睛 ,也会加重我们的感受而迷失理性。
所以我们应带着谦卑的心对待万物众生 。
韦伯定律中的生活智慧是 :给予方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 少做锦上添花的事 ,尽量不做画蛇添足的事 ;而受予方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点滴所得,善待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