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对要求高弹性极限和疲劳强度的弹簧,选用较高含碳 量的碳钢或合金钢,经淬火和中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接触疲劳抗力及适当韧性的滚
充型和收缩 2. 合金流动性的大小通常用浇注螺旋形流动性试样
的方法来衡量,流动性不会 的合金容易 产生浇不
动轴承,选用高碳的滚动轴承钢,经淬火后低温回火
足、冷隔、气孔、夹渣等缺陷。
含碳量 0.5%-0.85%
12. 砂型铸造的造型方法分为手工造型和机械造型
热处理:淬火加中温回火
13. 浇注系统是为填充型腔和冒口开设,通常由浇口
36.滚动轴承钢(GCr15) 高碳低铬钢,含碳量 0.95%-1.10%,含铬量 0.40%1.65%。铬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钢的淬透性,是淬火及回
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四部分组成 14. 根据裂纹产生原因可分为热裂和冷裂 15. 铸造工艺设计时应确定的参数有加工余量,铸孔,
◇2 消除残余内应力,减少钢淬火时产生变形或开裂 ◇3 细化晶粒,改善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4 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做好组织准备
iii. 改变过冷奥氏体转变曲线 iv. 提高回火抗力 v. 回火脆性
****************************************************************************************************************
热处理:调质处理,得到回火索氏体组织 32.低碳马氏体钢 含碳量小于 0.25%以获得板条马氏体组织
6. 影响液态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 铸型条件:铸型的蓄热能力 铸型的发气 铸型温 度 铸件结构
热处理:淬火后低温回火以获得低碳回火马氏体组织
浇注条件:浇注系统结构 充型压力 浇注温度
33.渗碳钢(20CrMnTi)
17. 变质处理就是有意地向液态金属中加入某些变质 剂,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达到提高材料性能 的目的
18. 低碳钢渗碳的目的提高表层含碳量,为淬火做好 成分准备
19. 过共析钢正常淬火温度是 Ac1+(30-50)℃ 20. 影响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原因是钢中合金
改变石墨形态 41. 渗碳钢含碳量在 0.1%-0.25%之间 42. 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43. 1Cr18Ni9Ti 是不锈钢,Cr、Ni 作用是提高耐蚀性 ,
◇2 滑移总是沿着原子排列最密的原子面进行
优质碳素结构钢 45,40Mn,含碳量 0.01%为单位
◇3 滑移的距离是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碳素工具钢 T8,T8A,含碳量 0.1%为单位,A 高级优质
◇4 滑移同时伴随着转动
铸造碳钢 ZG200-400,屈服强度不低于 200 MPa,抗拉
12.加工硬化: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量的 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上升,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13.形变织构:金属大量变形后各晶粒某些位向趋于一
31. 调质钢(40Cr)
3. 灰口铸铁和硅黄铜流动性最好,铸钢流动性最差
含碳量中等,0.3%-0.5%,合金元素中主要为铬镍锰硅 4. 影响液态合金流动性的因素:合金的成分,温度,
等,作用是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回火抗力,钨钼抑制回
物理性质,不溶杂质和气体
火脆性,钒细化奥氏体晶粒,微量硼提高淬透性
5. 合金凝固温度范围越宽,流动性越差
火后整个截面获得较均匀组织。
起模斜度,铸造圆角,收缩率,型芯尺寸及芯头
热处理:球壁
37.高碳低合金工具钢(9SiCr)
厚均匀,同时凝固
含碳量 0.85%-1.5%
热处理:淬火并低温回火,得到高碳马氏体加粒状碳 化物组织 38.高碳高合金工具钢 ◇1 高速钢 含碳量 0.7%-1.5%(W18Cr4V) 热处理:球化退火、淬火和多次高温下的回火
7. 缩孔和缩松是在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阶段得不到
含碳量 0.1%-0.25%之间,以满足渗碳工艺要求
及时补缩形成的,而变形和裂纹是因为铸造应力
热处理:在机械加工到留有磨削余量时,进行渗碳处 8. 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包括充型能力和收缩
理并空冷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零件表面为高 碳回火马氏体加细小碳化物,具很高硬度和耐磨性 34.超高强度钢
性重复排列的固体。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规则的几 21.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何外形和各向异性的特性。
22.回火的目的:
4.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结构 bcc,面心立方 ◇1 消除淬火时产生的残余内应力
结构 fcc,密排六方结构 hcp
◇2 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获得良好综合力学性能
第2页
※※※三 0 五实验室 潘焕 创建于 2009-10-22 22:25:00※※※
祝各师弟师妹前程似锦!
共 18 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
强度不低于 400 MPa。 27.铸铁: 灰铸铁 HT200,抗拉强度不低于 200 MPa。
致的结构
球墨铸铁的生产为以铁代刚,以铸代锻开辟广阔途径
14.回复,强度硬度稍有降低,塑性略有提高,内应力 QT400-18 后面数字代表最低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有较多降低,点缺陷大为减少
可锻铸铁可分为黑心可锻铸铁(KTH300-06)珠光体可
应得到 S+F,过共析钢为 S+Fe3CⅡ 25.回火:将淬火钢加热至 Ac1 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 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26.碳钢分类:
11.滑移的特点:
碳素结构钢 Q235-A·F 其中 A,B,C,D 表示质量等级,
◇1 滑移是在切应力作用下进行的,与正应力无关
从左至右质量依次提高,屈服点 235MPa,沸腾钢
7.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愈快,过 24.正火:将钢加热到 Ac1 或 Accm 以上 30-50℃,保
冷度愈大
温,得到均匀的单相 A,再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获得
8.细晶强化: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强度、塑性和韧性都 细小的珠光体组织,主要是索氏体组织。对亚共析钢
随晶粒的细化而提高。 9.细晶强化的措施: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机械振 动、超声波振动和电磁振动 10.单晶体塑性变形的两种方式:滑移和孪生。
30.不重要零件,综合力学性能要求不高时可选用中碳
变形失效,断裂失效,腐蚀失效,磨损失效
钢,经正火即可。综合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零件,如
轴连杆螺栓等,应选用中碳中合金钢的调质钢,采用 调质处理。表面耐磨心部要求韧的零件如变速箱齿轮,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应用低碳或低碳合金,经渗碳、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 1. 影响成形工艺及铸件质量的两个基本问题:
加工硬化能被消除,变形抗力小,加热可提高塑性
中合金钢:金元素总量 5%-10%
17.两组元在液态无限互溶,在固态也无限互溶的合金
高合金钢:金元素总量大于 10%
系称为匀晶系
29.合金元素对钢组织的影响
18.钢退火和正火的目的: ◇1 调整硬度以便进行切削加工
i. 改变 Fe-Fe3C 相图 ii. 细化奥氏体晶粒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
工程材料
19.正火的应用: ◇1 普通零件的最终热处理,细化珠光体组织
1.布氏硬度,压头,直径为 D 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 ◇2 低碳钢正火可提高硬度,有利于切削加工
第1页
※※※三 0 五实验室 潘焕 创建于 2009-10-22 22:25:00※※※
祝各师弟师妹前程似锦!
共 18 页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
************************************************************************************
球,压头为钢球时 HBS,硬质合金球用 HBW
◇3 中碳钢正火替代退火,节约时间和能源
2.洛氏硬度,标准压头(顶角 120 度的金刚石圆锥或 直径 1.588mm 的钢球)根据压力和压头不同三种形式 HRA,HRB,HRC,最常用 HRC 3.晶体是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
◇4 高碳钢正火消除网状化合物 ◇5 铸件正火改善性能,细化晶粒均匀组织 20. 淬火是将钢奥氏体化 后快速 冷却获 得马氏 体组织 的热处理工艺,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
最小冷却速度,值越小淬透性越好
体的实际晶粒度 11. 一次渗碳体从液体中析出,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
中析出,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
35. 钢锉要求 62-64HRC,工艺路线:下料-正火-球化 退火-机加工-淬火-低温回火-校直 正火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保证球化退火时渗碳
12. 常用 45 号钢制造机械零件,主要因其良好的综合
相区,所有铁碳合金皆由此两相组成
33. 钢中加入合金元素可提高强度,合金强化的途径
8. 具有匀晶相图的单相固溶体合金锻造性能好 9. 当二元合金进行共晶反应时,其组成三相共存 10. 钢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奥氏
一般有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和细晶强化 34. 临界冷却速度 Vk 指淬火时只发生马氏体转变的
9. 消除铸件中残余应力的方法是时效处理 10. 凝固温度窄的合金倾向于逐层凝固,易产生缩孔,
凝固温度宽的合金倾向于糊状凝固,易产生缩松
含碳量中等
11. 铸件冷却收缩过程中,因壁厚不均引起的应力称
热处理:淬火并低温回火
热应力,铸件收缩受到铸型 、型芯、浇 注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