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基本知识介绍
1.3火力发电厂主要系统
• 锅炉
• 制粉系统 • 汽轮机 • 回热系统
电站系统图
汽机 锅 炉 发电机
回热系统 凝汽器 凝结水泵
锅炉岛
• 锅炉岛是实现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的设备 的集成;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将燃料的化学能 释放和传递给中间介质水或蒸汽,产生合格的 蒸汽;考核指标是锅炉效率和蒸汽品质。 • 公司生产的一些监控产品就是准确地检测到有 关信息为了给运行操作人员,以便调整操作确 保其时时在高效率下生产
• 发、输、供、用电同时完成,不能储存 • 由发电系统向供电系统售电,供电系统将电经由 高压电网送往全国各个城市并售给每个用电户
设备特点
• 大型化: 四大主机---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
• 连续化:24小时,5班4运行 • 高速化:汽轮机3000转/分 • 精密化:仪器、仪表
生产经营特征
• 运行优化操作功能:偏差控制;耗差计算 及耗差指导;分析的优化;运行管理报表 的自动产生及管理功能的实现
3.1设备管理
管理方式
• 第一代:事后维修
• 第二代:预防维修
• 第三代:全员生产维修
• 第四代:实行社会大系统的设备预知维修
生产管理之前期管理
• 工程项目设计管理 • 设备的试运转验收管理
运行优化概念
• • • • • 确保系统在设计范围内运行 监控运行参数,建立统计控制图 分析设备性能差异,找出问题所在 明确事故根源,提供解决方案 以改进机组效益、效率、出力、可靠性及 环保效果为目标 • 用电脑软件作为优化主要支持工具
发电厂效率改进技术 ---以电站热耗改善为例
• • • • • • • 建立热耗年目标 建立热耗管理过程 进行综合的热耗稽查 日常运行和维修中进行热耗控制 增强机组热耗意识 建立热耗识别和异常修正系统 开发电站性能预测方法等
火力发电厂的生产原理
• 原理:物质通过激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 方法,释放出能量,由中间介质吸收后转 换成机械能再转换成电能的工厂。 • 常用的物质有:煤炭、天然气、石油以及 能与氧气产生燃烧反应的其它物质 • 吸收燃烧热能的介质常用的就是水。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
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
• 主要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
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基 本模式----七大管理
• • • • • • • 使用管理 状态管理 倾向管理 技术管理 维修管理 设备的检测诊断管理 设备的材料备件管理
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基 本模式----八大流程
• • • • • • • • 点检流程; 设备缺陷填写、处理流程 设备缺陷终结流程; 事故处理流程; “四保持”检查流程; 维修计划编制流程; 维修计划实施流程; 管理考核流程等
运行管理的指导思想
• 以人员素质为保证 • 安全生产为基础 • 经济效益为中心
运行工作的主要内容
• • • • • • • • • 执行运行标准 运行操作培训 大、小修前停机 大、小修后开机 完成正常启停机 完成日常运行操作 执行安全保护标准 运行评估 发布维修工作指令
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主要内容:执行“两票三制”、运行日志、 运行人员培训、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缺陷 管理等 • 特点: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策划的严密化 与手段现代化 • 管理过程严格化、动态化和最优化 • 管理保证体系完善化、专业化高效化
运行管理的主要原则
• 技术性原则
• 经济性原则 • 运行人才开发原则
技术性原则
发电的基本原理
• 一般的发电原理是通过机械能的转换 而最终生产出电能。太阳能电池除外, 它是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化学 能形成电能的 • 机械运动,切割磁力线,形成电动势 即电能
发电厂类型
• 热力发电厂--凡是通过中间介质吸收化学能量再传递成机 械能后发电的 • 核电--利用物质的核裂变或核聚合释放出的能量转变成 电能 • 水电--利用水位的势能(高差)转变成电能 • 原动机发电厂:如燃气轮机发电、柴油机发电等 • 太阳能发电--利用太阳光的热能和光压(势能)转变成 电能 • 以及风力、潮汐、温差、垃圾、磁流体发电等
• 生产的连续性,无特殊情况(事故),不许停 产; • 按计划发电,严格执行电网调度曲线; • 标准化; • 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工艺复杂,采用集散控制 系统和程控装置,生产过程监控和性能安全是 机组安全运行、经济运行的重要途径;
生产经营特征
• 电厂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机组启、停费用高, 运行和检修是电厂的主要环节; • 设备是基础,管理是手段,人是根本。电厂是以 安全生产为重点,降低成本为目标,科技节能为 措施,经济效益为中心
给煤机 磨煤机 磨煤机
空预器 空预器
汽轮机
汽水循环系统主流程
过热蒸汽 循环冷却塔 锅炉 汽轮机 发电机 凝汽器 凝结水 给水泵
凝结水泵 锅炉补给水
高压加热器
给水泵
除氧器
低压加热器
燃烧系统流程图
2.1发电企业运行管理概述
• 运行管理的指导思想 • 运行工作的主要内容 • 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朗肯循环
• 火电厂热力循环形式 属于朗肯循环: • 发电厂中工质在热力设备中不断进行吸热,膨胀、 放热、压缩四个过程,使热能不断地转变为机诫 能。 • 水经给水泵压入锅炉,在等压下加热变为热蒸汽, 然后进入汽机绝热膨胀作功,使汽机带动发电机 发电,蒸汽再排入凝汽器,在循环水的冷却下等 压凝结成饱和水,再由水泵绝热压缩升压并送入 锅炉中,从而完成了循环。
• • • • • • 培养模式(值长、机组长、主副值): 提前准备 理论知识 技能训练 在岗培训 建立有效的运行人才激励机制
2.3运行管理的基础工作
• 基础工作构建原则 • 运行管理基础标准体系
基础工作构建原则
• 建立与机组设备相适应的运行管理组织体 系,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
• 进一步加强安全运行的制度及标准 • 突出在基础管理工作中科学性
• 设备综合管理
管理之使用阶段管理
• • • • • • 预防维修 预知维修或状态监测维修 故障维修 维修预防 改进维修 计划综合维修
检修管理 ----检修的内容
• 检查监测;清扫;润滑;保护装置的试验、 调整、维修;预防性试验;消缺、停机解 体检查;故障元件修理或更换;小型技改
检修管理 ----检修管理包括的内容:
•
第二部分 运行管理
•
第三部分 火电厂主要管理体系
1.1电力系统简介
电力系统是 • 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系统 • 自然垄断的产业
电力两大系统
发电系统 供电系统
四大环节
• • • • 发电 输电 供电 用电
电 力 系 统
发电
输电
供电用电发Fra bibliotek级别发电级别:根据电厂发电能级及所处
位置分为四个发电级别,统一向 电网供电。
火电厂基本知识介绍
•
第一部分 总 论
1.1:电力系统简介 1.2:火力发电厂的一般特点 1.3: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系统 2.1:发电企业运行管理概述 2.2:运行管理的主要原则 2.3:运行管理的基础工作 2.4:运行优化 3.1:设备管理 3.2:可靠性管理 3.3:安全生产管理 3.4:技术管理
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基 本模式----九大报表
• • • • 设备状况日报表;设备工作日报表; 设备“四保持”检查月报表; 设备维修计划月报表; 设备维修实绩报表;设备大修实绩报表; 设备处理、备件消耗月报表; • 设备改进、改造实绩报表; • 设备技术状况实际综合分析月报表
点检定修制下的岗位责任制
状态检修概述
• 状态检修概念及发展概述 • 实施状态检修的流程及系统结构
机组状态检测技术
• • • • • 性能诊断和监视 分析技术:回归、趋势以及相关分析 维布尔分析 控制流程和模式识别 因果分析、失效模式以及效果分析、故障 分析、功能开发 • 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
运行优化系统软件介绍
• 运行优化系统的组态:实时数据获得及显 示;基准曲线的获得;机组性能参数的在 线检测
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基 本模式----四大计划
• • • • 点检计划 润滑计划 维修计划 材料备件计划
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基 本模式----五大制度
• • • • • 计划值制 标准化作业制 作业长制 点检定修制 自主管理制
设备”点检定修制”的基 本模式----六大标准
• • • • • • 操作标准 点检标准 润滑标准 维修标准 技术标准 考核标准
• 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费用 管理;工程管理;劳动管理;备品和物 资管理;台帐和图纸管理等。其中以质 量管理为核心 • 资产维护管理
检修管理 ----检修管理模式
• 预防性计划检修 • 预防维修 • 预知维修
点检与点检制
• • • • 点检定义---点检与传统设备检查的区别 点检的特点:全员管理,动态管理 点检的要求:定点记录,定标处理,定期 分析,定项设计,定人改进,系统分析 • 点检制度定义 • 点检制中要点----“我”、“要”、“努”、 “力”、“干”、“好”
• 主要系统:供煤系统、制粉系统、燃烧系统、收 尘除渣系统、供制水系统、汽水系统、循环水系 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发电系统、配电系统、 控制系统 • 能量转换: 燃料化学能通过锅炉转为蒸汽热能通过汽 轮机转为机械能通过发电机转为电能
1.2火电力发电厂一般特点
• 电力生产的产品是电能,产品无形
锅炉设备
• 锅炉设备一般可分为七个系统: • 水、汽系统;燃烧系统;风、烟系统;制粉系 统;排污系统;除灰(尘)系统;热工监测、 保护、调整系统。
制粉系统
原 煤 原 仓 煤 仓 秤 秤 一次风箱 排粉机 一次风箱 排粉机 二 次 二 风 次 煤粉分离器 箱 风 煤粉分离器 箱 送 送风 风机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