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和编制说明1 、编制说明由于主堂楼工程三层部分预应力梁跨度大,梁截面尺寸大。
为确保施工安全,根据浙江省建设厅文件规定,特编制该梁模板施工方案,以期更能直接指导现场施工。
为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经济,本方案仅考虑大梁荷载,未考虑相连的现浇板及小梁荷载,该部分按常规采用扣件式脚手架钢管支撑及木模体系施工。
2 、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工程施工图纸;3)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5)《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6)我公司施工的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施工方案经本公司会同项目部反复论证,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该部分梁支撑体系采用14#、8#槽钢体系,以螺栓连接。
梁底模板均采用40mm厚松木板,侧模板采用厚18mm胶合板。
1、采用14#槽钢为立柱支撑及大横杆,8#槽钢为小横杆。
大横杆与支撑连接采用2φ16螺栓连接,两个螺栓的中距不得小于50mm,端距不得小于35mm。
由于14#槽钢壁厚不满足连接处承载力要求,需在钻螺栓孔部位覆焊一层8mm厚的钢板。
螺栓孔必须采用电钻钻孔,不得采用氧气或电焊吹割,槽钢、螺栓材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
支撑之间的斜撑及水平连接杆采用8#槽钢,采用φ12螺栓连接。
按双排脚手架构造斜撑做法施工,YKL-1 、YKL-2、 YKL-3、 YL-1水平杆设二道,HJ-1水平杆设四道,每根梁设剪刀撑二道。
2、底模采用40mm厚的松木板,侧模采用18mm厚的胶合板,侧板加强肋(立档)为50×80mm的方木竖向放置,由于梁高度较大,梁侧模加强肋间距经计算见下表,垂直布置,α1000的对拉螺栓“梅花型”布置加固。
再用三排钢管水平固定,用φ12○各型号梁立柱间距、小横杆间距见下表:三. 模板的拆除1)梁侧模板必须在梁混凝土浇筑48小时后方可拆除。
2)梁底模板必须在混凝土试块常规养护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后方可拆除。
3)对预应力梁底模必须在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拆除。
4) 已经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计算所要求的荷载值。
5)由于该部分梁支撑全部支在下一层楼板上,因此,下一层楼板模板支撑拆除时间应在该层梁板混凝土浇捣7d以后。
四、模板工程的质量验收标准1)模板工程施工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预埋件及预应力筋留孔洞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 1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表 2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五、模板支撑计算书本工程梁模板支撑采用槽钢支撑,红松木底模,18mm 厚的胶合板为侧模。
现对其模板和支撑稳定性及强度进行验算。
(一)、YKL-1梁计算条件:梁截面450×1600×37500的矩形梁,采用40mm 厚红松木底模,18mm 厚的胶合板为侧模,梁离地面5.04m 高,立杆间距选用2.5m ,立杆列距选用1.0m ,小横杆间距选用0.5m ,立杆及大横杆采用14a #槽钢,小横杆采用8#槽钢。
查本手册“施工常用结构计算”得14a #槽钢设计强度和弹性模量如下:抗压强度f c =215N/mm 2 抗剪强度f v =125 N/mm 2 抗弯强度f m =215 N/mm 2 弹性模量E=2.06×105 N/mm 2 红松木的密度为4~5kN/m 3。
现取5kN/m 3计算。
胶合板密度按0.06KN/m 2计1、底模验算(1)、抗弯强度验算荷载:按表17-81荷载组合:底模自重(5×0.040×0.45+0.06×1.6×2)×1.2=0.34 kN/m混凝土大梁自重 24×0.45×1.6×1.2=20.74 kN/m钢筋荷重 1.5×0.45×1.6×1.2=1.30 kN/m振捣混凝土荷载 6×1.4=8.4 kN/m合计 q1=30.78kN/m乘以折减系数0.9,则q=q1×0.9=30.78×0.9=27.70kN/m抗弯承载力验算:底模下的小横杆间距为0.50m,是一个等跨多跨连续梁,考虑木材长度有限,故按四跨连续梁计算。
按最不利荷载布置查本手册“施工常用结构计算”中结构静力计算表得:弯矩系数:KM =-0.107,剪力系数KV=-0.607,挠度系数KW=0.632。
则M=Km×q×L2=0.107×27.7×0.52=0.741 KN.m=0.741×106 N.mmσ=M÷W=(0.741×106×6)÷(450×402)=6.175N/mm2<13 N/mm2(可)(2)抗剪强度验算查本手册“施工常用结构计算”中结构静力计算表得:V=Kv×ql=0.607×27.7×0.5=8.41 KN剪应力:τ=3V÷2bh=(3×8.41×103)÷(2×450×40)=0.7N/mm2<fv=1.4 N/mm2(可)(3)挠度验算荷载不包括振捣混凝土荷载:则q1=22.38kN/m,q=q1×0.9=22.38×0.9=20.14kN/m。
查本手册“施工常用结构计算”中结构静力计算表得:ω=Kw×ql4÷100EI=(0.632×20.14×5004)÷(100×9000×1/12×450×403)=0.37mm <[ω]=500/400=1.25mm(可)2、小横杆验算(1)、抗弯验算:Mmax=p×L(2-b÷l)÷8=27.7÷2×1.0×(2-0.45÷1.0)÷8=2.68KN.m=2.68×106 N.mm8#槽钢:W=〖BH3-(B-b)h3〗÷6H=〖43×803 -37×703〗÷6×80=1.94×104 mm3σ=M÷W=(2.68×106)÷1.94×104=138 N/mm2<205 N/mm2(可)(2)、挠度验算:I=〖BH3-(B-b)h3〗÷12=(43×803-38×703 )÷12=7.485×105W=P/ L3/48EI=2.77N×104×10003mm÷(48×2.06×105 N/mm2×7.485×105)=3.74mm<L/250=4.0mm3、大横杆验算1)抗弯强度验算M=0.125ql2=0.125×27.7KN/m×2.502=21.64KN.m=21.64×106 N.mm14#槽钢W=〖BH3-(B-b)h3〗÷6H=(60×1403-52×1243)÷6×140=7.797×105 mm3σ=M/W=21.64×106÷(7.797×105)=27.8N/mm2<205N/mm2(可)(2)、挠度验算大横杆按多跨连续梁考虑,为方便计算,将小横杆传来的集中力简化为均布荷载计14#槽钢I=〖BH3-(B-b)h3〗÷12=(60×1403-52×1243 )÷12=5.46×106w=q/l4÷150EI=27.7÷2×25004÷(150×2.06×105×5.46×106)=3.20mm<2500/500=5.0 mm(可)3、侧板验算(1)荷载计算假设T=30。
C,β1=1.2,β2=1,V=2m/h,则:侧压力:F1=0.22×24×200÷(30+15)×1.2×21/2=39.82KN/mF2=24×1.6=38.4 KN/m两者取小值,即F2=38.4 KN/m乘以分项系数:F=38.4×1.2=46.08 KN/m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取:4.0 KN/m乘以分项系数:4×1.4=5.6 KN/m以上两项合计:46.08+5.6=51.68 KN/m根据立档间距350mm的条件,则线荷载为51.68×0.350=18.09 KN/m 乘以折减系数,则q1=18.09×0.9=16.28 KN/m每个φ12对拉螺栓允许拉力:【Nt】=A×f=3.14×62×205=25092 N=25.1 KN>16.28KN故每米设φ12对拉螺栓一根满足要求。
(2)抗弯强度验算假设侧模板厚18mm。
则:M=Km×ql2=0.107×16.28×3502=2.133×105 N·mσ=M/W=2.133×105×6÷(350×182)=11.3N/mm2<fm=13 N/mm2(可)(3)抗剪强度验算V=0.607ql=0.607×16.28×350=3459N剪应力:τ=3V/2bh=(3×3459)÷(2×350×18)=0.82 N/mm2<fv=1.4 N/mm2(可)(4)挠度验算取侧压力F=46.08KN/m2,化为线荷载46.08×0.35=16.13KN/m,乘以折减系数.q=16.13×0.9=14.52KN/mω=Kw×ql4÷100EI=(0.632×14.52×3504)÷(100×9000×1/12×350×183)=0.9mm<[ω]=350/250=1.4mm(可)4、支撑验算14#槽钢支撑(立柱)现按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杆件计算,中间设一道水平连撑,支撑间距按2500mm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