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贫工作总结通用模板

扶贫工作总结通用模板

扶贫工作总结通用模板扶贫工作总结通用模板。

篇一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广东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的通知》和《广东省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市、县教育局相关文件的要求,我校积极落实开展中小学结对帮扶的文件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原则,我校充分借鉴深圳沙溪小学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虚心向沙溪小学学习,同时充分发挥了本校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现将一年来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首先,领导重视,规划有序。

为了尽快缩小我校与城区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根据教育局结对帮扶工作的布置安排,在深圳松岗区沙溪小学的牵头带领下,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结对帮扶工作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

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具体明确了工作职责:1、每学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宣传结对帮扶工作的相关精神。

2、负责组织安排和抽派中层干部和教师到沙溪小学培训学习和安排布置沙溪小学老师到我校帮扶指导的相关事宜。

3、负责与沙溪小学建立对口联系,组织协调每学期结对帮扶的相关事宜。

4、负责督促、自查结对帮扶工作协议书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给予指导解决。

其次,我校领导及骨干教师赴沙溪小学学习交流先进经验。

201X 年12月6日至9日,我校彭涛校长、黄章财主任、张志浩老师一行赴沙溪小学参观学习,他们美丽的校容校貌、先进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激烈的竞争意识、热情的款待方式,无不给我们的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沙溪小学的骨干教师还认真听取并指导了张志浩老师如何用多媒体上数学课,他们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给了我们前去学习的老师,使前往学习的老师满载而归。

而后,张老师在学校上了观摩课,受到本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促使我校的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不断的上升。

第三,沙溪小学给予我校以硬件援助。

一年的结对帮扶活动中,沙溪小学向我校捐助电教平台2台,电脑7台,打印机2台,课桌100多套,黑板10块。

有效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激发我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双方同时再次商定:1、支教学校的学生与受援学校的学生建立手拉手互助互学活动。

2、双方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交流方式如通过书信、网络等,以增进两校学生之间的友谊。

3、加强联系,建立稳定的互访机制。

一是领导互访,了解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确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相互协调,保证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教师互访,开展教研活动。

主要以公开课、示范课、讲座课为载体,来提高我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第五,感受与启发:一是我们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

二是受援学校的教师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三是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

四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五是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支援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帮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们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篇二201X年,本人事局坚持以党中央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整合资源、集中帮扶的原则,全面落实市委、对于市级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帮困工作的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发展,扶贫帮困工作任务得到了圆满完成。

一、基本情况:我局201X年定点帮扶村是县镇村。

该村共有6个社人,耕地xx亩。

主要依托河的水面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以网箱养鱼和稻田养鱼为主,兼以发展生猪、獭兔及家禽养殖和传统种植业。

主要经济来源为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收入。

经过我局近一年的定点帮扶,现已完成新修村党支部活动室1个,近30平方米;完成新建水窖3口,机井33眼,集中供水站1处,年新增蓄水近1000方,解决了近200人的饮用水困难;发展獭兔养殖15户,生猪养殖5户,蔬菜种植21户近300亩。

实现对口帮扶户人均年增收500余元。

二、主要做法:在201X年的定点帮扶工作中,我局结合村的种、养业结构、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帮扶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明确责任,强化了定点帮扶工作人员的责任:出文明确了综合科为扶贫定点帮扶工作责任科室,主要负责扶贫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实施。

同志为扶贫定点帮扶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帮扶工作相关情况的收集、上报等日常工作和一对一结对帮扶具体措施的跟踪落实等工作责任。

健全组织,强化定点帮扶工作的组织保障:成立了市局扶贫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同志任组长,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综合科科长同志、事业科科长同志为成员,并落实了综合科同志为具体承办人员。

为定点帮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调查研究,科学确定了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局长、副局长先后5次带领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到帮扶村和联系社区,逐户走访,座谈了解,摸清了帮扶村的种养殖业结构、经济状态等基本情况,做到了四深入四了解四明白。

一是深入致富能手和贫困户家中,了解帮扶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明白该村今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二是深入党员、村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白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深入科技示范户、双文明户家中,了解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情况,农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实用技术、法规法纪情况,明白帮扶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四是深入有上访、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白如何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措施落实,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收到实效:结合帮扶村产业结构的特点,我局确定了以政策帮扶为主导,以基地建设为龙头,以项目覆盖为载体的帮扶思路,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民居五民主法制的要求,通过建阵地、找项目、捐物资等多项措施,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出发,出实招,做实事,确保定点帮扶工作收到实效,让群众满意。

1、找项目。

在今年的持续干旱中,村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灾害的能力弱,近150人的饮用水靠人背、牛驮来解决,有近200亩的水稻减产,400亩旱地无收,直接经济损失近1.5万元。

基础建设薄弱已成为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局长同志,多次与市水利局、农机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联系,反映该村实际情况和困难,分别争取到农田水利、獭兔养殖项目2个,落实项目资金6万余元。

完成新建水窖3口,机井33眼,集中供水站1处,年新增蓄水近1000方,解决了近200人的饮用水困难;修筑便民道一条,近1800米;发展獭兔养殖15户。

2、建阵地。

针对该村多年无支部活动室,党员学习无场所,支部活动无阵地,基层组织建设差的实际,积极与县教育局、镇联系,利用建设村小学的有利时机,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无偿资金1万元,共筹资近2万元,新建村支部活动室1个,近30平方米,并赠送了一台29英寸的电视机,有效地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送技术。

邀请县畜牧局、镇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村、社组织进行獭兔养殖、疾病防治等专项培训,送技术进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捐物资。

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等五户残疾人赠送仔猪10头,为等20名计生贫困户、老党员和孤寡老人赠送太空被20床。

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帮助结对贫困户送子女上学,完成9年义务教育,局长、副局长等共资助、、等3户贫困户的子女上学,共捐赠现金1000余元。

201X年,我们在定点帮扶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距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以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开发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附送:扶贫工作经验交流扶贫工作经验交流扶贫工作经验交流凝聚各方力量助推脱贫攻坚为推进***镇精准脱贫工作,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缺技术、缺劳力、缺资金、缺项目、缺资源”以及“看病难、就医难”等实际问题,***镇以在贫困村“建立三支队伍、做好九件实事”为工作载体,有效整合县级挂包单位,辖区各单位、部门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助推脱贫攻坚。

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建立助耕服务队,深化结对帮扶在结对帮扶过程中,重点针对贫困户在资金资助、劳力帮扶、技术帮扶三个方面进行对接,帮在关键点,助在需要处。

一是资金资助。

结对帮扶干部职工共为贫困户送去化肥16吨、鸡苗3560只、鸭苗1500只、种子260斤、油110桶、牛奶90件,折成现金约11万元。

其中:县医保局为***村贫困户送鸭苗1100只,县环治办为***村贫困户送垃圾桶200个、鸡苗800只,县委政法委和***镇长久村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挂包干部人平1000元,社长及党员人平500元,共计借资8万元,为42户贫困户在本村1组集中种植35亩韩国红8号辣椒。

二是劳力帮扶。

帮助缺乏劳动力贫困户翻挖土地、整修果园、栽插秧苗等150余亩,解决贫困户“贫劳”困难。

县委政法委帮助长久村贫困户翻挖土地20余亩。

三是技术帮扶。

实行统一购苗、统一移栽、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建立精准脱贫党员示范工程2个,指导302户贫困户农业生产。

二、建立医疗服务队,解决就医难题有效整合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医疗单位参与脱贫工作,组织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抽调技术骨干32名,进村入户进行免费体检、免费义诊、免费发放药品。

工作开展以来,已免费体检1012人,义诊236人,发放药品15类、折成现金8万余元。

同时,两所医院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困难群众,采取直接上门义诊和发放药品。

三、建立农技服务队,护航农业生产通过为贫困户发放一套农业技术资料、集中进行一次农业技术培训、做一季农业技术追踪服务三件实事以来,发放农业技术资料1000余份,对920名贫困群众开展农业技术培训5次,为187户贫困户提供大春生产技术服务8次以上。

截至目前,共收到县医保局捐款40万元、县环治办13万元、县第二人民医院5万元、***城市商业银行2万元、***天然气公司1万元、***中学0.5万元。

县委政法委出资1.5万元维修农房,***农村信用社出资1.5万元新建鸡场,***自来水公司出资1万元为贫困户安装天然气、改灶和送物资,***示范幼儿园、***医院分别赠送生活物资价值0.6万元和0.5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