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开关柜安装施工方案

高压开关柜安装施工方案

高压开关柜安装施工方案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目录1、施工任务2、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3、施工现场组织4、施工准备和条件5、主要施工机具6、高压开关柜安装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7、施工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8、风险评估及控制措施9、资料和信息管理1、施工任务本期10kV户内配电装置由4面主变进线开关柜、3面分段隔离柜、2面分段开关柜、45面馈线柜、9面电容器柜、2面站用变柜、3面接地柜、4面PT柜以及3套接地变成套装置等组成。

依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本分部工程施工的工程量及甲方供货日期合理组织、安排施工。

高压开关柜安装计划为20个工作日。

2、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2.1 本工程施工设计图纸10kV配电装置安装图纸及设备制造厂家提供技术文件图纸资料;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2.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2.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 5009.3-2005)2.6 《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2.7 《变电站的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10001-2004)2.8 《中国南方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2.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10 本工程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2.11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2.12 《公司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若干规定》3、施工现场组织3.1 组织机构关系图3.2 管理职责及权限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组织、协调。

现场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的安全、技术监督。

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的安全、技术监督。

质量员:执行落实各单位及部门下达的有关质量文件和指令,负责施工工艺、质量管理及技术指标在现场的全面贯彻实施工作,保证质量体系及其文件指令、执行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在施工中的有效执行。

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督促做好安全施工设施,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特殊或紧急情况有权指令先行停止施工,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处理。

班组长:全面负责班组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等工作,负责和督促施工负责人做好每项工作任务事先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工作,并做好记录,组织本班组人员严格按工艺标准和图纸要求施工,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作业人员:熟悉和掌握有关技术标准、工艺文件及操作规程,做到正确按图施工,认真贯彻质量第一,如首检、自检和互检工作,并认真做好标记和原始记录。

3.3人力配置及培训现场工作班人员共16人,已全部通过安规考试,特种作业人员具备作业资格(附资格证书复印件)。

4、施工准备和条件4.1 作业安排高压开关柜安装主要由电气施工班组负责安装,设备试验由试验班负责。

4.2作业(工序)流程图:4.3 施工作业条件4.3.1 设备材料的进货要求a. 设备及主要装置性材料由建设单位提供并供货到现场,零星材料由项目部自行购买。

b. 采用的设备及主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c.设备和主材到现场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应及时作验收检查,填写“设备(材料)开箱检验单”,并三方签名。

4.3.2 土建交付的要求(1)土建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a.与电容补偿装置及二次回路安装接线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b.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渗漏。

c.结束室内地面工作,室内沟道无积水、杂物。

d.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牢固。

e.门窗安装完毕;f.进行装饰工作时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施工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

(2)基础型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基础型钢允许偏差b.4.3.3 技术交底要求技术人员应认真负责,做好施工技术措施及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并及时回收有关安装、调试技术数据,在所负责的工作基础上全面把好质量关。

4.3.4 其他要求施工图纸、材料出厂证件、技术资料齐全;熟悉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组织员工学习有关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施工设备、材料、机具和仪表等已齐备、检验合格;对上道工序、道路场地、消防设施、环境气候的要求都应与实际相结合,合理组织安排,以保证施工的顺利和安全。

5、主要施工机具: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表6、高压开关柜安装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作业方法6.1 施工准备6.1.1 技术准备:按规程、生产厂家安装说明书、图纸、设计要求及施工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要有针对性。

6.1.2 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技术工人。

6.1.3 机具的准备:按施工要求准备机具,并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

6.1.4 施工材料准备:焊条、螺栓、油漆等。

6.2 基础检查6.2.1 用经纬仪及钢卷尺对开关柜基础进行核对尺寸,检查基础槽钢长度、宽度、标高及相对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检查基础槽钢的直线度和水平度,误差不得超过允许值;检查高压及控制电缆的孔洞是否对应开关柜的排列布置。

6.2.2 清除基础槽钢面上的灰砂,完成槽钢的接地工作,测量基础槽钢的水平度和不直度,找出最高点,并标注高差,开关柜宜从中间开始就位。

6.3 搬运及开箱检查6.3.1 现场搬运盘柜。

(1)开关柜的搬运设专人指挥,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以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2)根据现场情况,设备的搬运、移动采用推车进行。

搬运时,用吊车将开关柜吊到推车上,然后一人拉推车的把手,3人合力推柜体,1人专门负责观察推车行走的路线,防止推车的轮子掉到孔洞里及防止柜体倾覆。

(3)盘柜搬运时应按图纸将盘柜按顺序摆放,以方便下一步盘柜的就位安装。

6.3.2 设备检查时生产厂家、监理及业主代表应在现场。

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表面有无刮伤或撞击痕迹,对照设计图纸及核对到货清单、检查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是否相符,以及随柜而到的有关附件、备件、仪表、仪器、专用工具的数量及规格与清单是否相符;特别对于瓷绝缘子等瓷件更应该认真检查有无变形、破损、受潮;检查厂家出厂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如在检查中发现的缺损件、厂家资料不齐全等应在开箱检查记录上填好,由在现场生产厂家、监理及业主代表签名见证,通知物资供应部门补回。

6.4 盘柜就位安装6.4.1 首先根据设计的尺寸拉好整排屏柜的直线。

按设计位置和尺寸把第一块盘用线锤和水平尺进行找正,按规范盘柜垂直度误差应小于每米1.5mm,如达不到要求可在柜底垫垫块,但垫块不能超过三块且垫块不能有松动,达到要求后,在开关柜的四个底角上烧焊或钻孔用螺栓将其固定。

6.4.2 第一面开关柜安装好后,其他开关柜就按第一个柜作为标准拼装起来。

通常10kV 配电盘柜以主变压器进线盘柜为第一面柜开始安装,然后分别向两侧拼装。

如发现基础槽钢的水平误差较大,应选主变压器进线柜第一面柜的安装位置。

6.4.3 依次将盘逐块找正靠紧。

检查盘间螺丝孔应相互对应,如位置不对可用圆锉修整。

带上盘间螺丝(不要拧紧),以第一块盘为准,用撬棍对盘进行统一调整,调整垫铁的厚度及盘间螺丝松紧,使每块盘达到规定要求,依次将各盘固定。

最后要求成列柜顶水平高差不大于5mm,成列柜面不平度小于5mm,柜间缝隙小于2mm。

6.5 开关柜内母线安装6.5.1 柜内母线厂家已配备。

柜体间联络母线安装应按分段图、相序、编号、方向和标志正确放置;母线的搭接面应连接紧密,并应在接触面上涂一层电力复合脂。

连接螺栓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值应符合如表6-1所示的规定。

表6-1 钢制螺栓的紧固力矩值6.5.2 封闭母线桥由生产厂家到现场实测尺寸并在厂制作好后再送往现场安装,安装前先搭设好脚手架,根据母线桥安装高度搭设至合适高度,根据安装图纸将母线箱逐个抬上脚手架摆放,拼装连接时从两端往中间靠拢连接,用短木方调整母线箱安装高度,在设有吊杆处用吊杆调整母线箱高度及水平度,拼接过程中不宜将两个母线箱之间的螺栓紧固,应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统一调整母线桥的间隙分布,整个母线箱拼接完成后检查整体水平度和拼装间隙的分布,调整后逐步将螺栓紧固,并让吊杆处于适当的受力状态。

6.5.3 母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他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

(2)当母线平置时,母线支持夹板的上部应与母线保持1~1.5mm的间隙;当母线立置时,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5~2mm的间隙。

(3)母线对地及相与相之间最小电气距离应符合规程中的规定:10kV不小于125mm。

(4)母线桥安装时应注意母线桥体的美观,保证横平竖直,桥体与桥体、柜体驳接处的缝隙应小于2mm。

(5)母线安装完成后进行核相。

6.6 断路器及隔离开关的调整6.6.1 断路器的调整(小车式、固定式开关均适用):高压开关柜内真空断路器生产厂家已调整好,在现场不准自行解体调整,如检查到有些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参数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通知生产厂家到现场调整。

6.6.2 隔离开关的调整(固定式开关适用):检查隔离开关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如达不到要求,应通知生产厂家到现场调整。

隔离开关的具体检查项目:三相同期性,触头是否偏心,触头与触指的接触情况。

注:小车式无上、下隔离开关,只有接地开关,调整方法与上述类同。

6.7 安装后注意事项高压柜安装完后,要全面地进行检查,清理工作现场的工具。

7、施工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 质量控制措施7.1.1 基础预埋槽钢的直线度误差应不超过每米1mm,全长不超过5mm;水平度误差不超过每米1mm,全长不超过5mm。

预埋槽钢应在土建施工阶段进行预埋质量控制,在预埋槽钢二次灌浆前应确认预埋质量符合要求后进行二次灌浆。

7.1.2 高压柜体拼装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1.5mm;成排水平度误差不超过5mm;成排表面不平度不超过5mm;柜体间缝隙应不大于2mm。

用垫铁调整水平度时,同一位置的垫铁的数量不能超过三块且不能有松动。

7.1.3 母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他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

(2)当母线平置时,母线支持夹板的上部应与母线保持1~1.5mm的间隙;当母线立置时,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5~2mm的间隙。

(3)母线对地及相与相之间最小电气距离应符合规程中的规定:10kV不小于125mm。

(4)母线桥安装时应注意母线桥体的美观,保证横平竖直,桥体与桥体、柜体驳接处的缝隙应小于2mm。

(5)柜内一次接地母线必须明显可靠接地。

7.1.4 母线固定螺栓的紧固应到达如表6-1所示规定的力矩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