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试题

自考试题

历年考试真题《现代教育学》(试卷二)课程代码00442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狭义的教育是指()。

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个人教育D.社会教育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3.社会环境的本质是()。

A. 制度B. 风俗C. 文化D. 人际关系4.在个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学校教育D. 家庭教育5.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形成()。

A. 教育风格B.教育质量C.教育方法D.教育思想6.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

A.教育内容B. 教育规律C. 教育目的D. 教育制度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是()。

A.教学工作B. 教育管理C. 教育目的D. 教育内容8.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明确区分的是()。

A.杜威B. 卢梭C. 洛克D. 裴斯泰洛齐9.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

A.舒尔茨B. 贝克尔C. 丹尼森D. 闵塞10. 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

A.行政部门B. 领导C.教师D. 校长11.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B. “壬寅学制”C. “六三三学制”D. “新学制”12.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A. 课程B. 教师C.学生D.教材13.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A. 信念B. 性格C. 理想D.动机14.“产婆术”的发明者是()。

A. 苏格拉底B. 昆体良C. 赫尔巴特D. 布鲁纳15.学、思、行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提出者是()。

A.孟子B. 孔子C. 老子D. 荀子16.衡量学生会不会学的重要标志是()。

A. 学习策略B.学习目标C. 学习内容D.学习过程17. 教授策略的实质是以()为主体的策略。

A.学生行为B.教学内容C.教学方法D.教师行为18.德育与政治教育是()。

A.不同的两个范畴B.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关系C.是一种辨证的内在关系D.两者没有关系19.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米切尔D.洛塔尔20.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最常见的班级自主活动是()A.球赛B.野炊C.演讲比赛D. 主题班会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四阶段是()A.明了B.引入C. 联想D. 系统E. 方法2.教育的言语艺术主要包括()A.口头言语艺术B.书面言语艺术C.体态言语艺术D.活动言语艺术E.参与言语艺术3.下列属于个人生活和发展中非理性因素的有()。

A. 情感B. 意志C. 性格D. 想象、顿悟E.思维4. 教师的基本素质成分包括()。

A. 知识结构B. 个性品质C. 教学能力D. 教育观念E. 教育内容5.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包括()。

A.“人—物”互动原理B.“物—物”互动原理C. “人—人”互动原理D. “个体与自身”互动原理E.“家庭—个人”互动原理三、改正下列划线部分的错误(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是《大教学论》。

2.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必须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3.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的是经济因素。

4.在“五育”中,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的是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5.教师职能体现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专业精神。

6.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1995年。

7.教学设计与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开展。

8.教学评价中把评价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是一种相对性评价9.班主任被人冠以“班级导师”之名强调班主任应该是教育者。

10.操行评定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最常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采用的形式是口头说明。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2.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性作用有哪些?3.教育艺术及其特点是什么?4.教师的职业理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5.如何加强课程评价的现代化?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结合实际分析为什么学校教育能够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学生基础扎实,创新不足;而美国学生基础薄弱,创新素质较高”的现象。

教育学二历年考试真题《现代教育学》(试卷一)课程代码00442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提高人的素质D. 促进人类和谐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

A. 《教育学》B. 《民主主义与教育》C. 《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3.教育的出发点是()。

A. 社会B. 学校C. 家庭D. 人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学校教育B. 家庭教育C. 社会影响D. 自学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认识教育规律B.认识客观事物C.利用教育规律D.发挥主观能动性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问题。

A.教育政策B. 教育制度C.教育艺术D.教育目的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教育方针B. 教育制度C.教育艺术D.教育目的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

A. 体育B. 德育C. 智育和美育D. 教育场所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A. 教育需要B. 教育理论的创新C. 学校发展D. 教育政策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

A. 领导B. 教师C. 学生D. 校长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 《钦定学堂章程》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A.教师B.课程C.学生D.教材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教学B.领导C.实践活动D.党团活动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A.杜威B. 赫尔巴特C. 布鲁纳D. 昆体良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

A.空间结构B.三维结构C. 时间结构D.立体结构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

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原则D.教学过程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 谈话法B.讨论法C. 发现法D.将受法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道德价值培养B.青春期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D.兴趣培养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20.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是()。

A. 小组B. 班级C. 年级D. 教研组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 到目前为止,关于教育起源问题,较有影响的说法有()。

A. 生物起源论B. 心理起源论C. 劳动起源论D.人类起源论2.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特点表现在()。

A. 间接性B. 隐含性C. 潜在性D. 迟效性E. 超前性3.幽默意境的形成过程包括的环节有()。

A.制造悬念B.铺垫渲染C.慎重思考D.出现反转E.产生突变4.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A. 差异性B. 示范性C. 创造性D. 系统性E. 学习性5.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有()。

A. 写字B. 心算C. 游泳D. 踢球E. 默读三、改正下列划线部分的错误(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条件是语言的形成。

2.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3. 制约教育结构的是文化。

4.在“五育”中,为其他各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必要前提的是体育。

5.教师工作的动力性素质是师德修养。

6.教师专业地位的实质是专业技能。

7.“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的主张出自于《大学》。

8.教案按形式可以分为条目式教案和简要教案。

9.性道德教育属于我国中小学智育教育内容。

10.班级规范能够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规范。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阐述教育学的含义。

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的条件是什么?3.如何将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

4.简述我国教师的享有的权利。

5.如何加强课程实施的现代化。

6.简述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比较流行和常用的教学原则。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评述“教育万能论”。

2.如何看待社会上对教师“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吃的是树叶吐的是真丝;扶助了他人牺牲了自己”的评价?教育学(B)试题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狭义的教育是指( B )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个人教育D.社会教育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3.社会环境的本质是( C )。

A. 制度B. 风俗C. 文化D. 人际关系4.在个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学校教育D. 家庭教育5.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形成( A )。

A. 教育风格B.教育质量C.教育方法D.教育思想6.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 C )。

A.教育内容B. 教育规律C. 教育目的D. 教育制度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是( A )A.教学工作B. 教育管理C. 教育目的D. 教育内容8.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明确区分的是( C )。

A.杜威B. 卢梭C.洛克D. 裴斯泰洛齐9.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 A )。

A.舒尔茨B. 贝克尔C. 丹尼森D.闵塞10. 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C )。

A.行政部门B. 领导C.教师D. 校长11.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A )。

A.“癸卯学制”B. “壬寅学制”C. “六三三学制”D. “新学制”12.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A )。

A. 课程B. 教师C.学生D.教材13.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B )。

A. 信念B. 性格C. 理想D.动机14.“产婆术”的发明者是( A )。

A. 苏格拉底B. 昆体良C. 赫尔巴特D. 布鲁纳15.学、思、行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孟子B. 孔子C. 老子D. 荀子16.衡量学生会不会学的重要标志是(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