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城镇建设论文4

小城镇建设论文4

一村一大学员毕业论文(小城镇建设)
桂阳县城镇建设规划的反思与对策
电大“一村一大”学员
【摘要】:如果城镇规划不合理,或滞后,就会使得城镇经济发展先天不足,甚至出现今年建明年拆的现象,造成大量的浪费。

因而,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需要前瞻性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本文论述了桂阳县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镇建设规划反思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又使得小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上升。

而桂阳县的城镇建设发展迅猛,成绩更加喜人。

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需要前瞻性的科学规划,本文论述了桂阳县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桂阳县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镇建设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滞后现象普遍以前桂阳城镇建设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城镇建设规划多是停留在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建几条街,盖几栋楼,内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功能区分布不尽合理,混杂现象普遍。

即使规划定下来,也常常缺乏长远目光和科学性。

比如,陶瓷城规划在市中心的北边就不合理,而且还有一个中学就在工厂包围之中。

陶瓷城数十条烟囱象“黑龙”一样不断地向空中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人们的健康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

据统计,北流市近几年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前几年大幅增加。

而如今,要治理污染不但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治理污染的技术、治理污染的效果都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而如果要搬迁,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况且陶瓷税收是北流市财税支柱,搬迁是何其的困难。

2、城镇建设规划缺乏公众参与制度城镇建设规划领导干预过多,“长官”规划现象严重,规划缺乏公众参与制度,使得有些规划蓝图即使变成事实,我们的老百姓也
不领情而导致规划没有得到应有的预期效果,甚至会丢空闲置,城镇建设规划需要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参与决定下来的,最后结果出来后就是大家最满意的结果。

通过公众参与来决定就把我们在城镇改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

3、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缺乏环保内容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常常只考虑城镇的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分布,普遍缺乏环保内容。

目前的乡镇集市,不论是新区还是老区,对生活污水或企业生产废水的排放和处理,从来就没有引起过政府或居民的重视,污水和废水向来都是肆意排放。

人们认为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仅仅是城市里的事情,好多居民的建筑甚至没有化粪池,生活污水和粪便直接向室外排污沟排放,或者虽有化粪池但容积不达到要求,未经充分发酵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排污沟,然后经排污沟直接排入乡镇附近的河流和地下水系,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极大地危害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

4、城镇建设规划基础设施方面尤其薄弱目前桂阳县城镇的基础设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没有做到配套开发,达不到整体服务功能。

没有很好的促进城镇物质、信息、技术、人才的流动,也没有很好的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5、城镇建设规划中园林绿地规划偏少桂阳县城镇建设规划对园林绿地规划重视不够,对绿色植物存在的价值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

随着城镇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居环境质量有所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增加,耕地与森林面积日益减少,城镇大气、水体污染严重,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城镇内人口稠密的地段缺少公共绿地和广场,供居民游憩的地方少。

对城镇绿色景观景点缺乏精心设计。

6、对古建筑、街景、文化等自然景观保护意识不强任何时期的环境景观都脱离不了前人的创造,因而,尊重历史、尊重现状、以时间长河中积淀的精华共存来展示城镇的特定历史,使得城镇的特色寓于历史的延续之中。

桂阳县城镇建设规划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古建筑、街景、文化等自然景观保护意识,片面追求大城市的现代气派、洋式风味。

二、桂阳县城镇建设规划对策措施
1 、各级政府和领导务必高度重视城镇建设规划,使得城镇建设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城镇建设规划的成败,往往与决策层的态度息息相关。

如果决策层予以足够的重视,充分调动规划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就使得城镇建设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

2、建立健全城镇建设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建立和健全城镇建设规划公众参与制度,对于增强公众的责任感,增进凝聚力和团结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公众对于城镇建设规划享有知情权、建议权,城镇建设规划通过公众参与“审核”,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矫正规划中某些“不尽人意”的观念,使得城镇建设规划获得众人认可,更加符合公众的长远利益,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富含环保内容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系统工程,城镇建设总体规划需要环保内容充实,只有全面落实“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工作方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才算得合格。

任何脱离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规划,都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失败的规划。

所以,领导在规划、决策时,务必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做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4、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源、燃气管道、街道照明、通讯网络和交通道路设施等等,必须在居民房屋建造之前,先把上述基础设施工程先施工完毕。

要按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一样,做好水源的选址和水质的检验检疫,做好给水管网管径大小的选取。

要有以后定期或不定期维修疏通的检查井设计。

考虑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和建设;电力电源的铺设,应从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以考虑埋地铺设为首选方案;地下管线的铺设,应考虑多专业管线共同铺设的可能性,同时又要预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街道的公共照明要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新型路灯;另外,不论老区或新区,都要从使用功能和保证交通安全的根本出发,坚决改变以过境公路为街道而在公路两旁修建房屋的做法,做到公路和街道规划分开,建设分开,功能分开,以确保居民人身安全。

5、提高城镇建设规划园林绿地规划比例园林绿地是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师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规划安排各类型的园林绿地,只有形成园林绿地系统,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

园林绿地规划应结合其他组成部分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园林绿地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园林绿地应布局均衡,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需求。

园林绿地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

园林绿地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植物。

比如工业区的工业废气主要为SO2、HF、Cl2、HCl等,种植时就需要选择对这些毒气抗性强的植物,能吸收转
化毒气的更好,如美人蕉、夹竹桃、细叶榕、侧柏、龙柏、九里香等。

它们还具有阻滞烟尘、吸尘及削弱噪音、杀菌等功能。

6、增强对古建筑、街景、文化等自然景观保护意识,大多城镇历史悠久,文化丰富。

保存和继承这些文化脉络,可以保留城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氛围,丰富和发展城镇的内涵,提高城镇的档次。

另外,保留旧城中心区主要街道的格局和以旧式骑楼为主的街景,市内文物保护单位应按照其划定的保护范围严格保护,结合公园建设,整修开放。

旧城区和圭江沿岸为传统风貌街区,应重点保护,优化环境,使城市景观在时间上得以扩展,并且要恢复“桂阳八景”自然景观。

只有增强对古建筑、街景、文化等自然景观保护意识,城镇的特色才能寓于历史的延续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建设的迅猛发展需要前瞻性的科学总体规划,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好详细的单体城镇规划,总体规划与单体规划要配套。

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工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

使得近期规划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只有这样,小城镇的建设才会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道路编制办法》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5]《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6]《村镇规划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