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优秀组工干部
朱倩
成功是什么?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人说是居庙堂之高,有人说是有陶朱之富,有人说是得偿所愿…然而,“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
显然,成功没有定式,也无法定量。
周国平先生说:“人生在世,首先应当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
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在此前提下,不妨把成功当作副产品来争取。
”此言不虚。
片面的追求成功往往会偏离正常的轨道而陷入急功近利的境地,即使有所收获,得到的也只是虚躁、短暂的辉煌,相反,我们要致力于追求优秀,只要足够优秀,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只是以做到“尚可”为满意,做到“交差”算完事,而从不考虑把他做好,那他永远不会有太大的提升。
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就要把每件事都做的更好。
事实上,组织工作本身就需要更高的标准,一般人眼中好的标准,对我们而言往往只是底线,我们追求的是优秀中的优秀,精品中的精品。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份报表,在一般人看来,准确即可,而对于组工干部而言,准确只是最最基本的条件,除了准确,我们还要追求美观,便于理解、方便填写。
精益求精方能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就要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件事做的更好。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优秀和勤勉历来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优秀的,但也必定异于常人。
大家都知道,科比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在一次采访中曾有记者问科比:“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科比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正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才成就了篮球史上一个神话一般的存在。
赵乐际部长曾指出,“组织部门的同志要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这既是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表现。
从事组织工作已经半年有余,经历过三更眠五更起,看到了领导同事们夙兴夜寐,也渐渐意识到当别人在不断进步时,如果你止步不前,那就是退步。
而想要跟上优秀者的脚步就要勤勉努力,就要学会“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可以睡的懒觉不去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不去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不去躲。
勤人登山易,懒人伸指难,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就要刻苦勤奋钻研业务,用辛勤和汗水去争当先进、争创一流、争做优秀。
优秀是一种品质和境界,更是一种态度和习惯。
作为新时期的组工干部,应该将优秀作为自己的追求,在工作中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在向优秀靠近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