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复习资料
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原则相一致。故选孔 A 为统一精基准。 ② 粗基准——齿
轮各表面均需加工,不存在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相互位置关系的问题。在加工孔 A 时,以外圆定
位较为方便,且可以保证以孔 A 定位加工外圆时获得较均匀的余量,故选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图 b:① 精基准——液压油缸的设计基准是孔 B。按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 B 为精基准。以 B 为精
15. 切削加工图 5 所示零件的内孔,其材料为 45 圆钢,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如图 5 所示。试分别 选择在单件小批生产和大批量生产条件下的加工方法及加工顺序。
①单件小批生产时的加工方法及加工顺序是
精品
钻孔→扩孔→铰孔
.
(或钻孔→扩孔→粗铰孔→精铰孔)
精品
.
②大批量生产时的加工方法及加工顺序是
证尺寸 20-0.2mm,试计算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尺寸。(10 分)
已知:A2=40+0.05 A3=65±0.05 (1) 尺寸链图(2 分)
A∑=20-0.2 求 A
(2) 判断封闭环 A∑=20-0.2(2 分) (3)上下偏差与基本尺寸计算(2 分)
AΣ=A+ A2―A3
A =45
BsAΣ= BsA+BsA2-BxA3
BsA=-0.1
BxAΣ= BxA+BxA2-BsA3
BxA=-0.15
(4)入体尺寸标注:44.9-0.05(2 分) (5)校核δ∑= δ+δ2+δ3 = 0.2(2 分)
15.习图 2-4-7 所示齿轮坯,内孔及外圆已加工
(
D
3500.025
mm,
d
80
0 0.1
mm),现在插床上
键槽,要求保证尺寸 H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 试分析图所示的三种加工情况。加工后工件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假设工件的刚度很大,且 车床床头刚度大于尾座刚度。
答:如图 a 所示,在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尾顶尖处的位移量大于前顶尖处的位移量,加工后工件外 圆表面呈锥形,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
如图 b 所示,在轴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工件受到扭矩的作用会产生沿顺时针方向的偏转。若刀具 刚度很大,加工后端面会产生中凹。
③④
)。
①刀架刚度不足
② 尾顶尖刚度不足 ③ 导轨扭曲
B
A
④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
行
5. 如习图 4-2-8 所示,零件安装在车 上钻孔(钻头安装在尾座上)。加工
现孔径偏大。造成孔径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① 车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② 尾座套筒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③ 刀具热变形 ④ 钻头刃磨不对称
38.5
0.2 0
mm。试计算图
精品
d H
D 90°
A
习图 2-4-7
合格 以调整法加工
示定位方法的
.
定位误差(忽略外圆与内孔同轴度误差)。
精品
.
定位误差: DW 0.7Td 0.5TD 0.70.1 0.50.025 0.0825
提示:工序基准为孔 D 下母线 A,求 A 点在尺寸 H 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即为定位误差。
0.04 mm
0.1
方案三,可画出如下的工艺尺寸链:
精品
.
40 8 其中, 0 为增环, 0 和 A3 为减环,所以的基尺寸=40—(8+12)=20mm
0.1
0.06
上偏差=0.1—0+0.1=0
下偏差= 0—(—0.06) —0= —0.04mm
20 所以 A3= 0 mm 0.04
14.如图轴套零件在车床上已加工好外圆、内孔及各表面,现需在铣床上以端面 A 定位,铣出表面 C 保
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原则相一致。故选孔 C 为统一精基准。② 粗基准——
为保证飞轮旋转时的平衡,大外圆与不加工孔要求同轴,且不加工内端面与外圆台阶面距离应尽可
能的均匀,故应不加工孔及内端面作定位粗基准。
9. 习图 5-4-2 所示 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 和 已加工好,b)、c)、d)为钻孔加工时三种定位方 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 A1 、A2 和 A3。
90
0 0.15
mm
的定位误差
(外圆直径
100
0 -0.035
,工件内孔
40
0.025 0
,定位心轴
40
-0.009 -0.025
)。
解:工件内孔中心线为定位基准,工件内孔圆柱面为定位基准面;定位心轴的外圆柱面为限位基面。
基准位移误差: Y 0.025 0.025 0.009 0.0205mm
12 解:方案一,由于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所以,A1= 0.1mm ,, 方案二,可画出如下的工艺尺寸链:
8 其中,A2 为增环, 0 mm 为减环,所以,A2 的基本尺寸=8+12=20mm 0.06
上偏差=0.1—0.06=0.04mm 下偏差= —0.1—0= —0.1mm
20 所以 A2=
精品
.
解:A0 为封闭环,可画出如下的工艺尺寸链:
其中:L 和 A1 为增环,
A2 为减环,所以
L 的基本尺寸=36—26+6=16mm
上偏差=0.05—(—0.05)—0.1=0mm
下偏差= —0.1+0.05+0= —0.05mm
16 L= 0 mm 0.05
12.如图所示,(a)为工件铣槽工序简图,(b)为工件定位简图。试计算加工尺寸
A2,10±0.1
和
8
0 0.05
构成一个尺寸链(见习解图
5X4-2c),其中尺寸
10±0.1
是
封闭环,尺寸
精品
.
A2
和
80Biblioteka 0.05是组成环,且A2
为增环,
8
0 0.05
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
有: 10= A2-8,→A2=18mm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 0.1=ESA2-(-0.05),→ESA2=0.05mm;
8
0 -0.05
10±0.1
A1
A2
A3
38
0 -0.1
a)
b)
c)
d)
习图 5-4-2
答案: 1)图 b:基准重合,定位
8
0 -0.05
A1 10 0.1mm;
A2
10±0.1
8
0 -0.05
10±0.1
A3
c精) 品
习图 5-4-3ans
38-00.1 d)
误 差 DW 0 ,
.
2)图
c:尺寸
④ 刀杆刚性不足
习图4-2-5
(内 大里
3. 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有
( ①③
)。
① 工件刚度不足
② 前后顶尖刚度不足
③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
④ 导轨扭曲
精品
.
4. 在车床上车削光轴(习图 4-2-7),车后发现工件 A 处直径比 B 处直径大,其可能的原因有( ②
精品
. 第二道工序粗精镗 φ32H7 孔。加工要求为尺寸 32±0.1 ㎜、6±0.1 ㎜及凸台侧面 K 的平行度 0.03 ㎜。根据基准重 合的原则选择底面和凸台为定位基准,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凸台限制两个自由度,无基准不重合误差。 第三道工序钻、扩、铰 φ16H9 孔。除孔本身的精度要求外,本工序应保证的位置要求为尺寸 4±0.1 ㎜、51±0.1 ㎜及两孔的平行度要求 0.02 ㎜。根据精基准选择原则,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案: (1)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K 面限制两个自由度 此方案加工两孔采用了基准统一原则。夹具比较简单。设计尺寸 4±0.1 ㎜基准重合;尺寸 51±0.1 ㎜的工序基准是孔 φ32H7 的中心线,而定位基准是 K 面,定位尺寸为 6±0.1 ㎜,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大小等于 0.2 ㎜;两孔平行度 0.02 ㎜也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大小等于 0.03 ㎜。可 见,此方案基准不重合误差已经超过了允许的范围,不可行。 (2)φ32H7 孔限制四个自由度,底面限制一个自由度 此方案对尺寸 4±0.1 ㎜有基准不重合误差,且定位销细长, 刚性较差,所以也不好。 (3)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φ32H7 孔限制两个自由度 此方案可将工件套在一个长的菱形销上来实现,对于三个 设计要求均为基准重合,唯 φ32H7 孔对于底面的平行度误差将会影响两孔在垂直平面内的平行度,应当在镗 φ32H7 孔时加以限制。
如图 c 所示,由于切削力作用点位置变化,将使工件产生鞍形误差,且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径。
2. 如习图 4-2-5 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车孔
孔车刀安装在刀架上)。加工后发现被加工孔出现外
小的锥度误差。产生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②
③
)。
① 主轴径向跳动
② 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③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则 精品
.
8. 试选择习图 5-4-1 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 a)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 液压油缸,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c)飞轮,毛坯为铸件。均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 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工表面。
tA
tB
A
a)
C B
b) 9.
tC c)
习图 5-4-1
图 a:① 精基准——齿轮的设计基准是孔 A。按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 A 为精基准。以 A 为精基准
习图4-2-7
②③④
)。
床三爪卡盘 后测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