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PPT课件 苏科版优秀课件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PPT课件 苏科版优秀课件
Use your head
1 为什么栽花或是种庄稼,都经常需要 松土?
2 甘薯\白菜堆放久了,为什么会发热? 储藏甘薯\白菜的地窖,为什么必须留有 通风孔?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
2 能力目标
通过三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第1课时 能量的释放与呼吸作用
1 导入新课
2 感受人的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教
学
3 验证植物生活释放了二氧化碳
过
4 探究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氧气
程
5 验证萌发的种子释放出热能
6 总结生物的呼吸作用
普罗米修斯
简述火神普罗米修 斯的故事
Question: 在生物圈中也 有这样一位英雄,它吸取了 太阳的能量,养活了人和其 他的生物,它是什么?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材处理
1教材首先通过测定呼吸频率的小实验 让学生体验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2 教材中关于呼吸作用的描述是这样的:” 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生物体内 有机物的(如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并且释 放能量的过程”.这样的描述在课的开始 就直接提出,对于处于初一上学期的学生 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化学能)
图片分析
两种状态下,同样的时间内, 释放的能量何者多? 两种情况下的呼吸状态有何 不同
感受平静时的呼吸 频率及体表温度
感受迅速其蹲时的呼吸 频率及体表温度
提前一天学生准备
1取两只塑料袋,里面充 满空气,在一只袋内装入 新鲜豆苗,袋口密封.
1 对实验方法置疑 2 讨论 解疑 3 操作实验 4 观察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二: 探究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氧气
实验方法:
1 取两个广口瓶, 一只中装入新鲜豆苗 (A), 一只不装,盖紧瓶盖. 2 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3用燃烧的木棒分别放入 广口瓶,观察燃烧的情况.
提前一周,萌发种子 并准备煮熟的种子,
32.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 1.不要把世界让给你讨厌的人。 92.每天肩上新增的不是痛苦,是沉稳的素养。 23.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57.不是想成为,而是要成为。 15.不管别人脸上有没有饭粒,都请你先照照镜子。 56.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是为不畏艰难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 25.不摔的惨烈,如何享受涅磐重生的快乐。 71.瀑布——为了奔向江河湖海,即使面临百丈深渊,仍然呼啸前行,决不退缩。 80.眼睛为你下着雨,心却为你撑着伞。 96.生活中,你可能会跟成百上千个人相遇,或是相处,表面上迎来送往,一团和气,却从未有过契合感。无论多熟悉,都觉得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在心底里,从未接纳过他们。就是说,你的身 边一直很热闹,但你始终很孤独。
2将两只袋子都放到黑 暗处,一昼夜.
实验一: 探究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实验方法
1取两只塑料袋,里面充满空气,在一只袋 内装入新鲜豆苗,袋口密封. 2将两只袋子都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3将两只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 装有澄清石灰水的两个烧杯中, 观察现象.
澄清石灰水遇到
二氧化碳时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沉 淀变浑浊
3 教材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主要是通过探究萌 发的种子释放热量, 由于初一的学生还没有 学习关于种子萌发的知识,对于萌发的种子呼 吸旺盛更是不太清楚,并且课本已经提供给了 学生具体的实验方法, 因而限制了学生自主 思维的空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把这个能 力培训转变为“探究植物的生活需要氧气”.
这个实验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是完全可以自 主设计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的.
上课前两天将萌发的种子, 煮熟的种子,干种子分别装 在保温瓶中,插入温度计,用 棉花封口,记下起始温度.
总结
有机物+氧气
(化学能)
二氧化碳+水+能量
热能
释放出来
ATP
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是细胞利用氧气 将有机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 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成热能散失了, 一部分供给生物的生活.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 共同特征.
29.沙漠里的脚印很快就消逝了。一支支奋进歌却在跋涉者的心中长久激荡。 68.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6.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 83.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平。 60.无论何时,都要做好独自生活的准备。 36.尽管人生有那么多的徒劳无功,梦想,我还是要一次次全力以赴。 98.太阳有时也失约,黑夜却每天必来。 14.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