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一、选择题1.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庞大,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B.我国人口有13.40亿,人口基数大C.城市化进程快D.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的结果2.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滚滚河水哺育了沿岸亿万儿女,孕育了古老、灿烂的华夏文明。
读图关于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南岭,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B.黄河②处河段形成“地上河”,易引发洪水灾害C.长江中游有众多的支流汇入,其中③是湘江D.长江干流有多座水电站,④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3.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
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A.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C.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4.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5.读甲乙丙丁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②为沪宁杭工业基地南翼中心城市杭州,有“中国丝都”之称。
B.乙工业基地铁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丙工业基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丁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与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铁路线E为京广线。
6.图书纸张的主要原料有木材、草类植物,这些原料属于()①生物资源②矿产资源③可再生资源④非可再生资源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7.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8.下列四幅景观图,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A.B.C.D.9.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A.蒙古B.俄罗斯C.越南D.菲律宾10.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北回归线D.北极圈11.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共同流经青海和西藏B.下游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区C.上游的共同特点是水能资源丰富D.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一、二、三级阶梯12.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1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14.下面为“我国四条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其中表示长江的是()A.B.C.D.15.读水稻、冬小麦、棉花和油菜分布图,对应正确的是()A.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C.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16.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该漫画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A.浪费严重B.污染严重C.短缺严重D.分布不均2、针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A.循环利用水B.禁止工业用水C.节约用水D.保护水资源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A.合理用水B.防止水污染C.南水北调D.兴修水库17.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征匹配,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18.由天津运抵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水路运输D.高速公路运输19.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20.读图,我国某地区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①总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③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④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1.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跨南北半球B.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东岸C.大部分位于热带,纬度较低D.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22.我国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流传着这样的话:“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你们认为形成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天气变化2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既临海又临国界的是()A.辽宁省B.吉林省C.云南省D.西藏自治区24.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P和Q两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地形差异的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平原地形B.高原和盆地C.人口稀少D.经济落后25.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各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2、图①与图②之间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位于( )A.400mm年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C.大兴安岭D.昆仑山26.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反映哈尔滨年降水量变化的是()A.a B.c C.d D.b2、a、b两个城市降水变化特点()A.雨季来的晚,结束早B.雨季来得晚,结束晚C.雨季来得早,结束D.雨季来得早,结束晚27.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发源于()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2、以下关于长江沿岸开发利用与保护方式较合理的是()A.上游——伐林垦草种粮B.中游——填湖造陆建房C.下游——建坝截流发电D.沿江——穿山越省旅游28.中国海军某型护卫舰正在某海区(图中阴影范围)进行战备巡航,保卫祖国的蓝色海疆.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战舰巡航海区东至()A.115°E B.115°W C.110°E D.110°W2、战舰巡航海区位于()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29.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A.北京B.兰州C.拉萨D.广州2、上题答案的城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B.C.D.30.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A.交通运输业B.农业C.工业D.旅游业二、解答题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广州与哈尔滨1月温差很________(选填“大” 或“小”),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因素(选填“海陆” 或“纬度”)。
(2)图中从A到B,年降水量逐渐________(选填“增加” 或“减少”),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因素(选填“海陆” 或“纬度”)。
(3)图中上海与拉萨7月温差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因素(选填“海陆” 或“地形”)。
(4)黄河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如图)是________气候,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下游形了著名的“地上河”,使沿岸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患威胁,你认为该地区最可能发水灾的季节是(读图乙)________季。
32.读下图、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不但要打造“黄金水道”,还应构建生态屏障,建成“绿色长廊”。
材料二: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长期的滥垦乱伐,再加上石灰岩地区土层薄,植被根系浅,暴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后岩石裸露,从而呈现石漠化现象。
(1)长江发源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________山脉。
(2)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
(3)长江流域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_(上、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A、B两处河段,流量较大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5)在雅砻江流域,呈现出石漠化现象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
(6)近些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发生洪水灾害,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
(至少两点)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十大旅游景点”中,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
(2)位于甘肃省境内西北敦煌市的_____和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_______,虽然没有入选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但同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知名度。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所描述的是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景点是_____。
(4)“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和______分别位于安徽省和台湾省。
(5)要想分别欣赏南、北方的古城风貌,应选________和________。
(6)图中的五幅景观图片,有四幅是上图中标注的景点,其中,④是_________,⑤是___________。
34.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图中区域气候高寒同时太阳辐射强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2)图中C区域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从干湿度划分,D区域属于_______地区。
(3)甲、乙、丙三地,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是_______地;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4)下列文化活动属于A区域及D区域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①赛龙舟②赏冰灯③献哈达④那达慕大会35.阅读材料和地图,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山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2)山脉①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该分界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3)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是_______________,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请说明此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