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1、中国医美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正规医美机构逐渐回归 (5)1.1 、颜值经济兴起,中国医美市场加速发展 (5)1.2 、正规医美机构市场份额有待回归 (9)1.3 、民营医美机构成为供给主力军 (13)2、对比成熟市场:中国医美处于成长初期,机构盈利空间有望逐渐打开 (14)2.1 、对比美韩:中国医美行业供给亟待增长 (14)2.2 、对比香港:营销费用控制是医美机构盈利的关键 (16)3、中国医美市场万亿空间可期 (19)3.1 、中国医美人均消费额及人口渗透率增长空间至少4 倍以上 (19)3.2 、预测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未来3 年超过3600 亿元,远期可接近2 万亿元 (21)图表目录图1:2012-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 (5)图2:中国医美消费者年龄分布 (6)图3:医疗求美者心理动因 (6)图4:医美整形需求成因比例 (6)图5:2014-2018 年中国手术类及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市场份额及占比 (9)图6:医美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9)图7:2019 年中国医美机构分布情况 (10)图8:中国正规医美机构数量(家) (10)图9:国内医疗美容相关企业新注册量变化趋势图 (12)图10:2015-2018 年整形美容医生数量及增速 (13)图11:2018 年公立及民营医美机构市场占有率 (14)图12:2014-2018 年美国医美市场规模及增速 (15)图13:2014-2018 年韩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亿美元) (15)图14:2017 年各国家每十万人口整形医生数量 (16)图15:2019 年大陆地区医美机构毛利率 (17)图16:大陆地区11 家医美机构营销费用占比 (17)图17:香港地区医美机构营销费用占比 (17)图18:大陆、香港地区医美机构平均营销费用占比 (18)图19:大陆地区与香港地区医美机构净利率对比 (18)图20:头部医美机构各类营销渠道投放费用占比 (19)图21:中国人均医美消费金额 (20)图22:各国医美消费疗程量变化 (21)图23:2018 年各国每千人医美诊疗次数对比 (21)图24: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 (21)图25:中国居民人均支出及增长率 (21)图26:2019 年新氧平台医美消费者年龄分布 (22)图27:2018 年中国医美行业各年龄段渗透率(%) (22)图28:中国居民对医疗美容的接受度比例 (22)图29:2018 年新氧平台18-40 岁医美消费各线城市渗透率 (23)表1:2018 年医美消费者数量估算表 (7)表2: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历程及特点 (7)表3:手术类及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分类类别 (8)表4:手术类及非手术类医美项目手术、恢复及效果保持时长对比 (8)表5:正规医美的基本要素 (10)表6:医美监管政策不断趋严 (11)表7:2015-2020 医美上市机构相关并购事项 (12)表8:不同类型医美机构特点对比 (13)表9:美国、韩国、中国医美行业周期对比 (16)表10:连锁化、大型中心医院及精品型中小医美机构特点 (18)表11:中国、韩国及美国全国人均医美消费对比 (20)表12:2020-2022 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测算 (23)1、中国医美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正规医美机构逐渐回归1.1 、颜值经济兴起,中国医美市场加速发展1.1.1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速医疗美容是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的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其衍生于临床医学,但区别于临床医学,医美是以审美而非治疗为目的,消费属性超过诊疗属性。
现代医美的需求来源于经济水平提升带来的“颜值精神”追求,与颜值挂钩的事物都会得到追捧。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叠加近年来“网红效应”等因素影响,人们为颜值付费的能力和意愿均不断增强,医美行业需求快速发展。
2012-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医美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达到28.97%,2012-2018 年每年增速均超过25%。
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达到1769 亿元,同比增速仍达到22.2%。
图1:2012-2019 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从需求人群看,中国医美需求以20-25 岁的女性为主力。
据新氧大数据统计,2018 年所统计中国整形人群中,女性占比89%,男性占比11%。
女性消费者中,其中以20-25 岁消费者占比最高,2019 年达38.57%。
95 后成为互联网医美消费者主力军。
图2:中国医美消费者年龄分布从求美动因看,需求者对医美的追求主要是自我欣赏与认可。
根据新氧大数据,2018 年医美需求产生的内部成因包括追求完美外形、希望通过外形改善提升自信等自我审美认可占比达到61%,较2017 年提高6 个百分点。
图3:医疗求美者心理动因图4:医美整形需求成因比例2018年2019年50.00%40%39%40.00%30.00% 27%23%19%20.00% 15% 14%15%10.00%2% 3% 1% 2%0.00%18-19岁20-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 41岁以上2017年2018年57%60% 51%50%40%30%20%10%0%26%17%18% 19%4% 4% 2% 2%我们通过对各年龄段与人口比例进行测算,2018 年中国医美消费者总量约1873万人,进而估算中国医美实际消费者人均消费金额为7700 元,医美产品消费力显示较强水平。
表1:2018 年医美消费者数量估算表暂未考虑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及人口消费差异,仅用于测算客单价)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医美消费重要市场。
中国医美市场成熟较晚,萌芽始于受一战时期开启现代整形手术影响的1929 年,但整体市场的起步期于1997 年才出现,当年首个民营医疗机构开始布局整形美容市场。
2001 年中国加入WTO,经济社会开始大规模受到国际贸易与国际文化交流影响,医美行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期。
2013-2017 年,受互联网传播与颜值经济影响,中国医疗美容市场步入高速成长期,大众对美的追求不断多元化和个性化,对医美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升,新氧、更美、悦美等互联网医美平台崛起,大量民营医美机构不断涌现。
表2: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历程及特点1.1.2 、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份额较大医美项目类型包括手术类和非手术类,手术类常见项目包括眼睑整形术、隆鼻、牙齿拔除矫正等;非手术类主要是通过注射、激光及其他基于能量的皮肤治疗,常见项目包括玻尿酸注射、光子嫩肤及激光脱毛等。
手术类整形项目一般具有价格较高、创伤较大、恢复周期长、风险较高、效果明显且具永久性等特点,适合需要进行大幅调整的消费者。
非手术类项目具备单次价格较低、风险相对较小、创伤小、恢复期短及可多次进行医美调整需求的特征,但不具备永久性疗效,例如玻尿酸、肉毒杆菌素注射等维持时间有限,消费者在间隔一段时间之后需再次消费以维持效果。
因此,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具备较高复购率,适合医美风险承受力较低、追求方便快捷、调整幅度小或需求变化频繁的消费者。
表3:手术类及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分类类别表4:手术类及非手术类医美项目手术、恢复及效果保持时长对比近年来非手术类项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市场份额超过手术类,且规模占比逐渐提升。
2018 年,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市场规模达到500 亿元,占比41.08%,且存在进一步提升趋势,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及其美容材料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非手术项目(亿元)手术项目(亿元)非手术占比(%)80071742% 700592600500500 468388 40140032139%308300 2492012001000 36%2014 2015 2016 2017 2018图5:2014-2018 年中国手术类及非手术类医美项目市场份额及占比1.2 、正规医美机构市场份额有待回归医美行业产业链庞大,从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类型看,总体呈现“枣核状”结构。
上游主要包括药品、器械生产供应厂商及代理经销商,中游为医疗美容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整形美容科、大型连锁医院、中小型民营整形医院、小型私人诊所等多种类型,构成较为庞大且分散,下游终端市场主要为医美消费者,上游及下游参与者类型相对集中。
图6:医美行业产业链示意图“黑医美”盛行,合法医美机构严重供不应求。
根据艾瑞咨询《2020 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 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 万家,其中医院类医美机构占比为29.1%,门诊部类医美机构占比为32.9%,诊所类医美机构占比为38%。
2011-2019 年,正规医美机构数量年复合增速为12.69%,呈现一定的快速增长,但与医美市场规模2012-2019 年高达28.97%的年复合增长率相比,医美机构增速不及同期医美整体市场需求规模的1/2,远无法匹配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正规机构提供的医美“席位”大额短缺,为“黑医美”留下生存缺口。
图8:中国正规医美机构数量(家)图7:2019 年中国医美机构分布情况据艾瑞咨询统计,目前国内非法经营的医美机构数量超过8 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机构总数的14%。
新氧大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医美正规市场规模占比仅约35%。
“黑医美”的存在源于合法医美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主因是庞大的医美需求与正规机构及医生培养与数量增长的不匹配,合法医美机构对医生、药品及器械、操作规范等要求程度高且严格,成立与审批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与较高成本,带来供给严重不足,导致需求等待时间较长、难以及时满足,部分需求转向响应更快、成本更低的“黑医美”。
表5:正规医美的基本要素短期来看,非正规医美机构占据的大部分现有市场份额有待转移至正规医美机构。
长期来看,非正规医美机构将被持续取缔,正规医美机构将突出重围,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可期。
随着行业监管的不断加严及第三方平台的兴起,医疗美容行业加速出清,正规医美机构有望加速出圈。
自2016 年开始,国务院办公厅、卫计委、中国整形美容行业协会等主管机构相继发布《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7 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机构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明确医疗机构、医美医师及医美项目实施准入要求管理,引导消费者识别合法正规机构,防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