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题库

宏观经济学题库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一、判断题(每题1分)1、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人们就会卖出有价证券。

(√)2、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人们就会买入有价证券。

(×)3、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出去一些比少卖一些时GDP要增多一些。

(×)4、某国对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减少,可能是由于利率上升。

(√)5、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的变动导致LM曲线反方向变动。

(×)6、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的变动导致LM曲线同方向变动。

(×)7、一般物价水平不影响货币需求。

(×)8、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

(×)9、货币供给的减少会使LM曲线向左方移动。

(√)10、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11、有通货漏出的货币乘数要小于简单的货币乘数。

(√)12、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13、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14、LM曲线越陡,财政政策的效力就越小。

(√)15、LM曲线平坦,IS曲线越垂直,则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16、LM曲线右移且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17、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没有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

(√)18、在LM曲线斜率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差。

(×)19、在LM曲线上任何一点,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结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20、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21、若IS斜率曲线不变, 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22、当IS曲线右移且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陡,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23、给定总产出不变,当政府支出增加时,IS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

(×)24、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元。

(√)25、凯恩斯认为工人更容易接受由于价格水平上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下降,不易于接受由于名义工资下降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

(√)26、凯恩斯陷井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古典区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为零。

(×)27、凯恩斯的消费倾理论表明,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28、与凯恩斯主义相比,古典经济理论对市场的信心较大,而对政府的信心较小。

(√)29、乘数原理说明的是国民收入变化对投资的影响。

(×)30、乘数原理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有效的。

(×)31、假如居民在不同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都增加储蓄,消费曲线将向上方移动。

(×)32、假如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的数量,均衡国民收入没发生变化。

(×)33、当经济中只存在结构性失业就是指经济处于充分就业。

(×)34、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35、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的供给量决定就业。

(×)36、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的失业者人数与总人口的比率。

(×)37.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

(×)38、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都属于自然失业。

(√)39、如果劳动力流动加快,失业率就会上升。

(√)40.只要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生产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利用,失业问题就能解决,国民经济结构就比较合理。

(×)41、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受益的是债权人。

(×)42、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43、通货膨胀会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44、通货紧缩时,实际GDP的增长要高于名义GDP的增长。

(√)45、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46、短期菲利蒲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成反向变动关系。

(√)47、奥肯定律是描述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经验性规律。

(×)48、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和必然等于一。

(√)49、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的。

(×)50、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失业。

(×)5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注入的变化引起均衡国民生产总值的同方向变化(√)。

52、MPS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越大。

(×)53、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之内。

(×)54、家庭主妇提供的劳务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55、一个经济周期通常由衰退、危机、扩张和高涨四个阶段组成。

(√)56、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指出,短周期的一个周期平均长度为10个月。

(×)57、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耶夫指出,长周期的一个周期平均长度为14年。

(×)58、政府转移支付应记入GDP而间接税不应记入GDP。

(×)59、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没有影响。

(×)60、两个实际GDP相同的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也是相同的。

(×)61、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不变。

(×)62、不管储蓄的含义是什么,储蓄一定是存量。

(×)63、在新古典增长模型里面,储蓄率对稳态均衡的增长率是没有影响的。

(×)64、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

(√)65、在衰退的早期阶段,利率往往会下降,但以后又会上升。

(×)66、向富人征税可以增加国家税收,增加国民收入。

(×)67、向富人征税补贴穷人可以提高国民边际消费倾向。

(√)68、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般来说小于投资。

(√)69、政府税收增加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70、居民争得的收入不是他们都能拿到的。

(√)71、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等于零。

(×)72、如果收入增加,消费支出与储蓄都增加,所以,随着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都提高。

(×)73、长期的国民消费曲线的斜率比短期国民消费的斜率更大更陡直。

(√)74、若消费函数为C=0.85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1美元收入中消费85美分。

(√)75、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交替使用的政策组合。

(×)76、在经济萧条时期,应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

(√)77、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一般会遇到“挤出效应”问题。

(√)78、当国民经济中生产能力过剩时,应采取刺激总需求的扩张性政策。

(√)79、任何一种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因素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80、消费小于储蓄,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81、引致投资指由人口增长所引起的投资。

(×)82、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83、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是指在资本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利率与投资水平的关系。

(×)84、如果总投资为零,净投资为正,则重置投资为负。

(×)85、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特指企业的意愿投资,即企业的事前计划投资。

(√)86、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87、引致投资指由人口增长所引起的投资。

(×)88、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89、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90、从理论上讲,按照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9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格总和。

(×)92、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93、如果扩张总需求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94、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95、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96、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97、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学派,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98、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则总产出一定增加。

(×)99、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100、经济周期在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

(×)101、顶峰是繁荣阶段过渡到萧条阶段的转折点。

(×)102、经济学家划分经济周期的标准是危机的严重程度。

(×)103、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之一。

(√)104、自由贸易可以实现全世界经济福利最大化,从而使各国本身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化。

(×)105、汇率贬值后马上可以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106、与封闭经济相比,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将更小,是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小。

(√)107、若自发性支出增加,则有效需求增加。

(√)108、若扩张性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等于乘数效应,说明总供给曲线是上倾的。

(×)109、在极度萧条时期,供给价格弹性是无穷大的。

(√)110、在一般情况下,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总供给减少。

(×)111、凯恩斯学派认为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弹性是小于1的。

(×)112、“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113、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结构性通货膨胀的。

(×)114、失业率是指没有工作又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115、高价格就是高通胀。

(×)116、货币学派认为,长期看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替代关系,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如果国民收入短期内为零,消费将(B )A. 为零B. 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C .为边际消费倾向 D. 为负2、国民消费倾向总是(B )A. 为基本的消费支出B. 小于1C. 大于1D. 等于13、边际储蓄倾向等于(C )A.边际消费倾向B. 1+边际消费倾向C. 1-边际消费倾向D. 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4、从长期来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 A)A. 递减B. 递增C. 不变D. 消费的绝对数量的减少5、“征富济贫”可以( C)A.增加国家的税收,减少即期消费B. 减少国家的税收,增加即期消费C. 提高国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D. 提高国民平均边际储蓄倾向6、经济学家认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D )A.边际消费倾向B. 边际储蓄倾向C. 国家的税收D. 国民收入7、在社会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收入分配趋于平等则会(A )A.提高国民消费倾向B. 提高国民储蓄倾向C. 减少即期的消费D. 对国民经济不利8、比较优势是指( B)A.以一个国家的商品与别的国家比B. 一个国家的商品与自己的另一个商品比C. 一个国家同一种商品之间比D. 成本最低的商品9、所谓倾销就是(A )A.故意把出口产品的价格压得比产地低B. 故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C. 出口产量价格与产地价格相同D. 大量销售产品10、在短期内,如果平均储蓄倾向为零时,则( C )A、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B、平均消费倾向小于1C、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D、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平均储蓄倾向之和小于111、衡量一国开放程度高低的标准是(A )A. 进口与GDP的比率B. 出口与GDP的比率C. 净出口与GDP的比率D. 以上均正确12、下列哪一个变量不能计入GDP ( D )A. 消费B. 工资C. 政府购买支出D. 政府转移支付1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14、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组合表示( C )A、产品供大于求货币供大于求B、产品供大于求货币求大于供C、产品求大于供货币供大于求D、产品求大于供货币求大于供15、在凯恩斯区域内,( B )A.货币政策非常有效B. 财政政策非常有效C. 财政政策完全无效D. 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同样有效16、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C )A、20000货币单位B、80000货币单位C、15000货币单位D、60000货币单位在通货膨胀不能17、根据“奥肯法则”GDP每增加( A ),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A. 2%B. 3%C. 3.5%D. 5%18、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指出,中周期一个周期的平均长度为( B)A. 5-6年B. 9-10年C. 25年左右D. 50年左右19、通货膨胀对下列哪种人员有利( B )A. 固定收入者B. 变动收入者C. 在职工人D. 离退休人员20、化解通货膨胀的一种重要方法是( C )A、增加投资B、增加消费C、减少投资和消费D、降低利率2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C )A. 价格决定理论B. 工资决定理论C.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 汇率决定理论2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负,则( A )A.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B.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C. 边际消费倾向等于1D.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小于123、实行膨胀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 D )A.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24、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 B )A.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25、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运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A. 增加政府支出B. 提高个人所得税C. 提高公司所得税D. 增加货币发行量26、在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 A )A. 债务人B. 债权人C. 在职工人D. 离退休人员27、化解通货膨胀的一种重要方法是( C )A.增加投资B. 增加消费C. 用衰退的办法D. 降低利率28.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C )A. 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确定29.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D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