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洪涝和干旱灾害

洪涝和干旱灾害


探究三、旱涝关系
2、空间上的关系:
由上题可知:锋面雨带移动与我国旱涝灾害之间的关系是: ①异常年份,夏季风势力强时,锋面雨带向北推移速度快, 会造成我国北涝南旱; ②异常年份,夏季风势力弱时,锋面雨带向北推移速度慢, 会造成我国南涝北旱
结论
我国的旱涝灾害在空间上呈现出交错分布的特点
课堂小结 概念
(1)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 (2)②区:a.春季降水少;b.升温快,蒸发旺盛。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 分布特点: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主要表现为: ①东部多,西部少; ②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 ③平原丘陵多,高原少;
读图1“中国洪水频率分布(1949-1989)”回答下列问题:
2、成因分析: 案例分析:简述A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2、成因分析: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异常年份,全流域普降暴雨; ②流域面积广,流经地区多为湿润地区; ③地势低平,水流缓慢; ④河道弯曲,泄洪能力、防洪标准低 (2)人为原因: ①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导致:a.河流含沙量增大, 泥沙淤积,抬高河床,蓄洪泄洪能力降低;b.湖泊淤 积,调蓄径流的能力减弱;c.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 洪标准 ②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2、我国旱灾多发中心
(1)我国有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旱灾频次达30%以上,请填出它 们的名称:
A 黄淮海 平原 B 长江中下游 平原 C 珠江 流域
D 西南 地区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2)从旱灾的发生季节看,我 国四大旱灾中心有所不同: ①我国受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的A平原旱灾多发生在每年的 春 季 ( 3 月到 5 月),称为 “ 春 旱”,成因是:
答案:梅雨过后,锋面雨带北移,此处受副高控制,盛 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形成伏旱。
结论
我国四大旱灾中心的多发季节:
①黄淮海平原以春旱为主;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盛夏伏旱为主; ③珠江流域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 ④西南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
探究三、旱涝关系
探究三、旱涝关系
1、时间上的关系: 想一想: 我国黄河流域每年的旱灾一般多发生在 春 季,洪 涝灾害一般多发生在 夏 季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一般多发生在 7 — 8 月, 洪涝灾害一般多发生在 6 — 7 月。
2、成因分析:
结论 一般情况下,某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受 哪些因素的影响 ? 1、自然因素:气候(降水)、地形地势、 水系特征等 2、人为因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不合 理的人类活动 这些因素影响着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 的排水速度:当流域的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 排水速度时,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 形成洪水。
答案: 自然原因:①春季锋面雨带还未到达,降水少; ②气温开 始回升,蒸发旺盛; 社会经济原因:①春季农作物开始生长,需水量大;②人 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③水污染严重;④浪费 多,利用率低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②B地区的旱灾多发生在每年的 夏 季 ( 7 月到 8 月),俗称 伏 旱”,此时如受台风影响, “ 则可缓解旱情。 B地区旱灾的成因是:
气 象 灾 害 危害 分布特点 发生机制
时间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特点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07 山东卷)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 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 严重的地区(写序号) 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①、②两区 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 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 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 及其监测手段(3分)。
洪涝和干旱灾害
2007全球“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预习检查
1、什么是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 有哪些?
2、洪涝灾害会带来哪些危害? 3、什么是干旱灾害?
探究一、洪涝灾害的分布与发生机制
——以我国为例
读图1“中国洪水频率分布(1949-1989)”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 (1)时间分布特点: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各地的洪 涝灾害基本上多发于 夏秋 季, 尤其是集中在 夏 季;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两大区域旱灾特点及 原因: (2)在我国东部湿润、半湿 润地区,旱灾的发生频次大多 为 10%以上,受灾程度 高 , 原因是:
答案: ①自然原因:该区降水量多,但降水的年内、年际变化 大,有着强烈的致灾因子; ②社会经济原因:该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 达,经济密度大,旱灾灾情严重。
探究二、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以我国为例
读“我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回答问题:
1、我国两大区域旱灾特点及 原因: (1)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 旱地区,旱灾的发生频次大多 为 10%以下,受灾程度 低 , 原因是:
答案: ①从自然原因看,虽然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气 候干燥; ②但就社会经济条件看,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 此旱灾并不严重 。
结论
旱灾和洪涝灾害在时间上交替发生,我国的 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海 河流域等地区是主要的旱涝交替地区。
探究三、旱涝关系
2、空间上的关系: 读我国东部地区雨带图,据此 回答①~③题。 ①该图所反映的时间是 A.3、4月份 B.5、6月份 C.7、8月 D.9、10月份 ②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受灾的 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台风 C.纬度 D.副高 ③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农 作物生长受到威胁的原因是 A.洪涝 B.春旱 C.伏旱 D.寒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