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章国土概况一、填空1.中国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
在世界各国居第位,仅次于和。
2.中国陆地边界约万千米。
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南至,长万千米。
中国岛屿海岸总长万千米。
3.中国大陆及沿海岛屿的领海,是以连结各基点之间的作为基线,由此基线起算,其外侧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
二、问答1.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对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形成有何作用?2.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的表现如何?第二章地貌一、填空1.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2.第一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二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第三级阶梯面的主要地貌类型是、、。
3.中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北列、,中列、,南列。
4.中国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
5.中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它们是:西列、、、、,中列、、、,东列。
6.中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等。
7.横断山脉是由一系列平行岭谷相间的高山深谷组成,从东向西依次有:邛崃山、河,大雪山、江,沙鲁里山、江,宁静山、江,怒山、江,高黎贡山。
8.中国的四大高原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有,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有、和。
9.中国的四大盆地中,分布在第一级阶梯的是,分布在第二级阶梯的是、和。
其中,是海拔最低的盆地。
10.中国最大的平原是,其次是和,它们都分布在第级阶梯上。
11.中国的丘陵中,胶辽丘陵包括和,东南丘陵包括、和。
12.中国的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是处于板块与板块碰撞带,和板块与板块俯冲带附近。
13.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到晚喜马拉雅运动中的地壳运动。
二、选择1.中国最长的山脉是(1)喜马拉雅山脉(2)昆仑山脉(3)天山山脉(4)秦岭山脉2.中国红层地形的红色岩系形成的环境是(1)温带湿润环境(2)高温多雨环境(3)高温干旱环境3.中国的黄土来源于(1)河流冲积(2)湖泊沉积(3)风搬运堆积三、问答1.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何?2.以贺兰山~大雪山一线为界,比较中国东、西部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的主要差异。
3.影响中国地貌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各种因素对中国地貌影响的主要表现如何?第三章气候一、填充1.在中国的狭义季风区中,冬季陆地比海洋,陆上近地层受系统控制,盛行风,气候;夏季陆地比海洋,陆上近地层受系统控制,盛行风,气候。
2.低层大气中,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气压中心有冬季的和,夏季的和。
3.控制中国近地面层大气性质的气团,冬季有,它在移动过程中又分为、和三个变性气团;夏季的气团有、、和。
4.中国冬半年锋面系统有、和。
其中,在内蒙古、东北、华北等地上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锋,它是和相交绥而成的锋面;出现在南岭山地、武夷山等地上空的各种气团界面上的是锋;出现在云贵高原一带上空的气团与交绥面上的是锋。
此外,还有地形锋性质的锋。
5.中国夏半年锋面系统有和。
其中,锋月在华南登陆,月到南岭,月到,月到、,月从往迅速退出大陆,所经之地都引起降水。
6.中国冬半年锋面气旋有北方的和,南方的和。
7.中国夏半年,气旋随锋面移动到不同地区而分别称为和。
东部沿海的无锋气旋类称为。
8.中国气温的极端低温出现在,极端高温出现在。
9.中国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是,最小的地区是。
10.中国大部分地区7月最热,但是,、和等地最热月出现在雨季之前的6月和5月,东部沿海的、、、和等地因受海洋调节而最热月出现在8月。
11.张宝坤划分四季的气温标准是:为冬季,为夏季,为春季或秋季。
12.中国出现极端季节类型的地区,四季皆冬在,四季皆夏在,四季如春在。
13.中国平均年降水量约毫米,其分布规律是自向逐渐减少。
14.中国降水量的极端值,最多在,最少在。
二、选择1.中国季风特色(1)中国以特有海陆季风、高原季风、南北半球季风、行星季风、平流层季风为特色。
(2)中国以全有海陆季风、高原季风、南北半球季风、行星季风、平流层季风为特色。
(3)中国以全国都有海陆季风、高原季风、南北半球季风、行星季风、平流层季风为特色。
2.中国季风气候的成因(1)中国处于大陆与大洋之间,因大陆与大洋的热容量不同而出现季节差异形成季风气候。
(2)中国处于欧亚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因大陆与大洋的热容量不同而出现季节差异,形成季风气候。
(3)中国处于欧亚大陆与太平洋之间,且大部分处于20~53。
N的大陆东岸,因中纬度大陆东岸与大洋西岸的热力季节差异显著,形成季风气候。
3.季风现象在中国东南半部何种高度上最明显(1)距地面高度500米以下的贴地面层。
(2)距地面高度500~1000米之间的近地面层。
(3)距地面高度2000~19000米的对流层中上部。
(4)距地面高度20000~30000米的平流层。
4.中国季风与印度季风比较(1)中国季风冬季风强而夏季风弱,印度季风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
(2)中国季风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印度季风夏季风弱而冬季风强。
(3)中国季风冬夏季风都很盛行,印度季风冬夏季风都比较弱。
(4)中国季风冬夏季风都很盛行,印度季风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
5.中国的东亚季风区与印度季风区的降水性质(1)东亚季风区的降水多属极锋雨性质;印度季风区的降水多属对流雨和热带气旋雨性质。
(2)东亚季风区的降水多属热带气旋雨性质;印度季风区的降水多属温带气旋雨性质。
(3)东亚季风区的降水多属极锋雨性质,也有热带气旋雨;印度季风区的降水多属对流雨性质,也有热带气旋雨。
6.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青藏高原通过对流的机械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两方面影响中国气候。
(2)青藏高原通过对流的机械动力作用、热力作用及其天气系统等方面影响中国气候。
(3)青藏高原通过本身独立的气候区域和对流的机械动力作用、热力作用及其天气系统等方面影响中国气候。
7.春季大陆增温幅度(1)南方大于北方,内陆大于沿海。
(2)北方大于南方,沿海大于内陆。
(3)南方大于北方,沿海大于内陆。
(4)北方大于南方,内陆大于沿海。
8.秦岭~淮河以北与以南地区秋温与春温比较(1)北部秋温低于春温,南部春温高于秋温。
(2)北部秋温高于春温,南部秋温低于春温。
(3)北部秋温低于春温,南部秋温高于春温。
(4)北部秋温高于春温,南部春温低于秋温。
9.为什么中国沿岸流及台湾暖流对海陆温差调节作用不明显(1)因为冬季的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无法将暖流的热量调剂给大陆;到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时,沿岸流的冷流性质已减弱,海洋无法减缓广大陆地的迅速增温。
(2)因为冬季沿岸流强,阻隔暖流靠近大陆,不但没有给大陆增温,反而加强大陆冷却;夏季沿岸流弱,对大陆降温调节作用低。
10.中国大陆降水最多的地方在(1)西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谷地的巴昔卡。
(2)台湾岛北部的火烧寮。
(3)海南岛中部偏东的琼中。
三、问答1.狭义的季风概念如何?指出符合此概念的中国季风区域的界线。
2.为什么说中国季风气候显著?3.中国气候的大陆性强表现在哪里?4.为什么说中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且以亚热带、温带气候类型为主?5.中国地理位置对气候有何影响?6.中国下垫面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如何?7.中国夏季最高温中心为什么不出现在低纬度的粤、桂、琼等省,而出现在西北内陆的吐鲁番盆地?为什么四川盆地、长江中游湖区和云南南部的元江谷地也成为高温中心?8.指出中国降水季节分配的八个主要类型的表现。
第四章陆地水一、填充1.中国内、外流区的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经阴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止于西端的国境线。
2.在中国的外流区中,、以及雅鲁藏布江南侧的等地区有小面积的内陆流域。
3.河注入北冰洋的喀拉海。
4.中国外流区河流的干流大部分导源于三大河源带上。
第一河源带是,第二河源带是、和,第三河源带是、和。
5.发源于第一河源带的主要河流有:、、、、,发源于第二河源带的主要河流有:、、、、;发源于第三河源带的主要河流,其特点是:、、、。
6.造成中国大气降水和河川径流在时程分配上不均衡性和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受环流影响。
7.中国河川径流变差系数最大的地区是一带,最小的地区是。
8.在中国引起径流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其次是和。
9.随着季风的进退,中国大陆河川汛期的长短、汛期出现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其中,地区入汛最早,出汛最迟;地区汛期最短。
10.青藏高原湖区绝大部分为内陆咸水湖,只有和是较大的淡水湖。
11.洪泽湖是因而形成,由于泥沙淤积旺盛而成为湖。
12.蒙新高原湖区大致以黑河为界,西部多湖,东部多湖,其中的和是有名的游移湖,湖是海拔最低的湖泊。
13.中国已知最深的湖泊是,其成因类型属湖。
14.中国的沼泽分布较广,地区是中国沼泽的主要分布区,中国面积最大的连片草本泥炭沼泽分布在。
15.中国的冰川多属冰川,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冰川是中国境内最长的冰川,位于。
16.中国的地下水从其存在的地质、地貌条件,可分为、、、等四种类型。
17.中国的松散沉积物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广大地区,地区是目前中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
18.中国浅层地下水以水为主,咸性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气候区。
19.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河,北源石勒喀河,发源于;两源在汇合后始称黑龙江;游在中国,游在俄罗斯境内。
20.江是黑龙江最大的支流,其北源为江,南源是江。
21.辽河主要由、水系组成,东流注入。
22.海河主要由、、、、等五大支流构成。
其径流资源的重要特点是、。
23.黄河发源于,于注入海。
以上为黄河上游,以下为下游。
黄河上游至是峡谷段,中游还有和等峡谷。
24.黄河上游以上河段是主要的增水区,至是减水区,花园口以下径流又减,原因是、。
25.黄河的凌汛主要发生在河段,其形成原因是。
26.黄河的洪水和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年输沙量最大的支流是河。
27.淮河发源于,东流注入洪泽湖后分两路下泄,一路入,另一路经入黄海。
28.淮河北岸支流的河道特点是、、;南岸支流的特点是、、。
29.治理淮河的关键是。
解放后,采取了在上游、、;在中游;在下游。
30.长江发源于,与当曲汇合后称河,干流注入海。
习惯上,长江自以下至段称金沙江;宜宾以下流经四川盆地段,又称江,其中至段称长江三峡;自至一段称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
通常将以上河段称长江上游,以下为长江下游。
31.长江的主要支流,横断山区有和;四川盆地有、、、;洞庭湖有、、、;汉江平原有;鄱阳湖有、、、。
32.长江的径流主要来自中上游,其中段的径流量占全流域径流总量的一半以上。
长江洪水主要发生在段。
33.珠江由、和三大水系所组成,其中江是珠江的主干,其主源江,发源于山,主流经入海。
34.珠江水系在三角洲平原上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水系,然后分别经、蕉门、洪奇沥、、、鸡啼门、虎跳门、等入海。
其中,西江主流在入海,北江主流在入海,东江主流在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