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低压配电系统经验全面总结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低压配电系统经验全面总结


低压配电系统防雷——设计原则
(1)一号线工程防雷设计遵行因地制宜、差异化的防雷设计 措施,防止或减少地铁发生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1号线正线车站均为地下车站,直接雷击概率低,因此原 则上不考虑单独防直击雷措施;但采取相应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雷 电波侵入的措施。
(3)一号线控制中心、车辆段、主变电站等地面建筑已按规 范要求设置确定防雷分类,设置防雷及电涌保护装置,相关图 纸已经过防雷中心审查通过。
甲设供计设、备施改工为接口乙不供一,致主要包括:相关专业未提供输入资料
设计回访
设计回访,总结经验,多快 好省的设计其它线路作技术储 备。
一号线低压配电以满足、服务现场施工为唯一准则,及 时提供完善的现场施工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
主要问题
设计、施工接口不一致
相关专业未提供输入资料
运营需求不稳定
原甲供设备改为乙供 (如排热风机变频控制柜 至风机本体的线缆问题 )。 车站冷却塔控制箱问 题。 防淹门配电箱问题 。
配电室
各种机房 站内楼梯 及自动扶
梯 地铁出入 口、通道
及楼梯 车站集散

车站站台
洗手间
区间隧道 、风道
道岔区
高架区间
平均照度 (Lx)
500
500 300 3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75
5 10 10
事故照度 (Lx)
100
15 100
5
15 5
参考平面
工作面
工作面 工作面 工作面
低压配电系统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防雷电波 侵入
防雷电 感应
建筑物的 防雷措施
防雷击 电磁脉冲
车站设备 接地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防雷击电磁脉冲
根据规范要求,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各信息系统设 置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具体如下:
专用 通信系统
自动 售检票
防雷击电 磁脉冲
综合监 控系统
公安 通信
信号 系统
一个接地网,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一般应不大于1欧姆,并校验接触电势和跨 步电压。
低压配电系统防雷——防雷分类设置
防雷分类设置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设计原则
低压配电系统防雷——防雷分类设置
1号线防雷设计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94(2000年版)及其他相关规范进行。因相关规范 未对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的防雷分类予以明确,且无法根据 相应公式进行预计雷击次数计算,因此根据防雷中心要求,套 用规范第2.0.3条第八款: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 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据此,各 地下车站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进行相应设计。
污水泵、集水泵、雨水泵
采用液位自动控制方式和就地手动控制 方式。监视信号包括设备状态信号、事 故信号和控制方式。
照明种类
公共区 照明
疏散照明
照明种类
设备区、 区间照

应急照明
广告照明
照度标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场所 车站控制
室 售票机、
闸机
站长室
管理用房 电控室、
车站管理卷帘和防 火卷帘配电问题。 公共区照明,装修 单位对装修方案进行 调整但未提资给低压 配电,造成现场情况 与图纸不符,致使低 压配电专业进行变更 设计。
公共区照明,原方案 为点光源形式,后改为 灯带,引起变更。
车辆段办公培训楼、综 合维修楼等由简装变为 精装,引起修改和变更 。
设计、施工接口不一致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
低压配电系统经验全面总结ຫໍສະໝຸດ 目录1工程总结
2
3
重难点控制
问题及对策
4
建议
第一部分 一号线低压配电工程总结
低压配电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
24
车 站
控 制 中 心
车 辆 段

机 电 接 地
力 配 电 、 控

动力配电系统 配电控制系统
防雷与接地
公共区照明


设备区及区间照明


应急电源系统
车站出入口防雷
接闪器 引下线 人工接地网
第二部分 一号线低压配电设计重难点控制
一号线低压配电设计过程的两大重难点控制
高质量的配合施工是 确保设计切实可行的最 后屏障。
坚持完善的送审 、会签、图纸会 审、设计交底流

做到高质量的配合 施工工作
完善的内审、会签、 施工交底流程,不仅保 证了图纸的设计质量, 还使设计意图真正体现 于实际施工。

动力配电系统
应急照明、通信、信号、FAS、 BAS、AFC、消防设备等;
从变电所两段不同母线各引一 路电源,经末端自动切换后,给 设备供电
普通风机、电梯、设备 二级负荷
区照明、非事故风机及其 风阀、污水泵等
从变电所或环控室的一、 二级负荷母线馈出单回电 源至设备电源箱
一级负荷
负荷等级和 电源
冷水机房制冷系统、广告照 明、电开水器、清扫电源。
从降压变电所的三级负荷母 线供电至末端配电箱或设备。
三级负荷
配电控制
消防泵采用消防联动控
制和就地手动控制。监视信号 包括设备状态信号和事故信号
环控设备 采用两级控制,即
远程和就地。监视信号包括:设备状态、 事故信号和控制方式。环控电控柜采用 智能化低压开关柜。由电动机保护控制 模块完成相关通风空调设备的监控和保 护。由小型PLC或智能I/O模块完成相关 阀门的监控
工作面 工作面
10
地面
参照《城市轨道 交通照明》GB/T
16275-2008
10
地面
10
地面
10
地面
5
地面
轨道平面
3
或地面
3
轨道平面
10
轨道平面
照明配电方式
应急照明电源系统
机电接地与安全
全线接地按综合接地系统的概念进行设计,使全线形成统一 的高低压兼容、强弱电合一的接地系统。每个车站变电所单独设置
完善的内审、会签、交底流程
复核 册审 所审 处审 系统审 总体审 强审 会签 设计交 图纸会
定审 定审


施工
完成内部审 查!
完成外部审 查!
设计、施工 一致性!
(1)一号线低压配电专业坚持将以上各流程、环节坚决 落实到实处,并在图纸中反映。
(2)保留了各级文件审查意见、会签意见、图纸会审单 和设计交底材料,并认真核实、修改。
做好高质量的配合施工
前期
对土建施工预留的沟、槽、 管、洞现场核实,检查与设 备专业图纸是否有出入,及 时采取应对措施。
施工过程
对甲方、总体组提出的要求、 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拿出解 决方案。据不完全统计,一号 线低压配电共解决施工现场50 多次各类问题。
验收、运营交付
汇报设计意图,注意事项, 并及时协调处理验收阶段的 变更和相关程序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