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施工部署 (3)3.1 技术准备 (3)3.2 生产准备 (3)3.3 现场准备 (4)3.4 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4)3.5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4)4、模板设计概述 (4)4.1模板选型及质量要求 (4)4.2模板要求 (5)4.3模板施工重点 (6)5、模板施工方法 (7)5.1 模板制作与安装 (7)5.2 模板的拆除: (22)5.3 模板的维护及保养 (23)6、质量标准 (25)7、质量保证措施 (25)7.1 技术准备及技术交底 (27)7.2 材料质量控制 (27)7.3 模板安装观感质量 (28)7.4 模板制作的标准 (28)7.5 施工质量过程控制 (29)7.6 模板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 (30)8、安全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 (30)9、模板计算书 (31)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部署3.1技术准备3.1.1根据施工图纸要求计算模板配制数量,确定每个部位模板施工方法,编制模板设计施工方案。
3.1.2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长对操作班组做好岗前培训,明确模板加工、安装标准及要求。
3.1.3根据施工进度,主管工长提前制定模板加工计划。
3.2生产准备3.2.1人员准备3.2.2机械准备3.3现场准备由于工程工期比较紧,为了加快工期,现场模板一次性投入,一次性周转。
3.4施工工期要求基础结构:伐板基础地下室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框架结构4、模板设计概述4.1 模板选型及质量要求本工程质量目标为阜新市优质样板工程。
模板设计及加工质量的标准按清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实施,清水混凝土外观要求应达到: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和明显的汽泡,模板拼缝痕迹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且无损伤,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搭接,表面无需粉刷或仅需涂料罩面即可达到相当于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
模板设计及加工在满足模板施工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经济,施工效率等成本因素。
根据本工程施工工期较短、质量标准高的特点,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及现场实际情况,模板综合选型如下:柱模板柱模板用15mm厚胶合板,内楞用50×100mm的木楞,间距为250mm,外楞用双φ48×3.5钢管,横向间距为500mm,底下4道间距400 mm,对拉螺栓采用Ф14钢筋,间距500×500mm设置,钢管斜撑固定。
梁模板梁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作面板,底面次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选用φ48×3.5钢管,间距600mm;侧模采用15厚胶合板作面板,侧模次龙骨:50×100mm木方间距250mm;短钢管作竖楞,间距600mm;梁高700~1000mm时,用φ12螺体穿梁对拉一道,全部使用双螺母加固。
顶板模板本工程现浇楼板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次龙骨选用50×100mm 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为50×100mm间距1100mm,支撑系统采用φ48×3.5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间距为1100×1100mm。
墙体模板15mm厚胶合板作面板;50×100mm木方作竖向背楞,间距250mm;双支钢管作大横杆,间距500mm,Ø12对拉螺栓,间距500 mm, 底下4道间距400 mm。
全部使用双螺母加固,钢管斜撑固定。
楼梯模板12mm厚胶合板作面板,50×100mm木方作背楞间距250mm,φ48钢管支撑固定,踏步板用12mm厚胶合板做挡板。
4.2 模板要求配制模板时应考虑模板能够周转灵活、拆装方便,而且在地上主体结构使用时,无需多作改动,以减少成本投入。
模板选用质地坚硬、表面平整光洁、色泽均匀、厚薄一致的优质胶合板。
胶合板的表面腹膜质量≥120g/m2。
模板的肋和背楞顺直整齐,模板总厚度控制准确。
要求拆模后砼表面达到普通清水砼的效果:砼表面平整光洁,颜色均匀一致,阴阳角棱角分明,线条顺直,施工缝处无漏浆,无流淌,过渡自然。
4.3 模板施工重点4.3.1为实现清水砼效果,在模板设计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模板体系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模板主要节点的做法;(3)施工缝间的处理;(4)穿墙螺栓的排列。
4.3.2为实现清水砼效果的前期准备:(1)根据施工规范要求,通过样板墙,确定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标准;(2)进行图纸会审,综合结构、建筑、设备、电气、水暖等图纸,进行深化设计,考虑装修预埋件以及设备管线的预留预埋,避免专业施工和装修施工的剔凿;(3)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就钢筋保护层、影响对拉螺杆的钢筋位置、构造部位配筋等进行协商,既要满足施工需要,又要满足结构安全及耐久性的要求;(4)针对后浇带的合理设置与设计院进行洽商;(5)针对各专业分包对清水混凝土工程的影响,在相应分包合同中提出专项技术要求,并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6)编制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制定模板、混凝土专项施工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以及成品保护措施等;(7)对建筑物各部位的结构尺寸进行仔细核查,注意与柱、梁及突出线条相交处的处理,根据设计对明缝、蝉缝以及对拉螺栓孔眼的设置要求进行模板深化设计,并在施工前得到设计师批准;(8)为了保证清水混凝土表面观感一致,与设计院协商,相邻饰面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一致,且相差不宜大于2个强度等级;(9)对现场所用的测量及检测仪器进行校验,保证其精度准确一致;(10)清水混凝土模板分块、面板分割、模板细部设计以及对拉螺栓设计已经完成,并得到设计师认可,模板在现场经过预拼满足要求;(11)所有物资、机具、人员都准备完毕,现场具备清水混凝土施工条件;(12)预检、隐检等各种验收全部完成。
5、模板施工方法5.1模板制作与安装5.1.1柱模板5.1.1.1柱模板(1)本工程独立柱根据结构形式及流水段,配制一定数量的定型模板,保证所浇捣的砼表面平整、光滑、断面正确且周转方便。
因此考虑独立柱采用15厚胶合板作面层,竖背楞为50×100木楞,间距为250mm。
柱箍采用双钢管φ48×3.5和φ14螺栓(双螺帽),柱箍间距500 mm。
断面超过700mm,中间加φ14穿对拉螺杆(经验收合格,刷隔离剂,分别堆放整齐。
以1000×1000柱为例详见(框架柱模板示意图)。
(2)边柱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制作,背楞为50×100木方配置(间距为250mm),纵、横向加固龙骨均采用双Ø48×3.5mm钢管(间距为500mm)。
柱、墙不同强度等级核心区混凝土浇筑范围300 300梁、柱不同强度等级核心区混凝土的浇筑范围5.1.1.2施工工艺流程5.1.1.3独立柱模安装: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按位置线做好定位墩台和定位钢筋,以便保证柱轴线、边线与标高的准确。
(1)安装柱模要先班组与放线测量人员对柱模位置核对无误,做好交接验收后方可支模。
(2)按柱子的外边尺寸校正线做好柱子的调整,支承固定。
(3)做好柱子的地脚固定,同时利用顶板上的预留吊环,用钢缆绳拉结,防止模板上浮。
(4)柱下脚要平整,与模板交接严密,加海绵条,防止跑浆,外侧用砂浆封堵。
(5)在柱子安装最后一片模板前应对柱模内进行认真的清扫,然后合模。
在柱模板根部留置100*100大小的清扫口,保证在浇注混凝土时模内清洁。
5.1.2梁模板5.1.2.1梁模板采用15厚胶合板作面板,底面次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选用φ48×3.5钢管,间距600mm;侧模采用15厚胶合板作面板,侧模次龙骨:50×100mm木方间距250mm;短钢管作竖楞,间距600mm;梁高700~1000mm时,用φ12螺栓(双螺帽)穿梁对拉,间距为600mm。
详见(梁模板图)。
跨度大于4m的梁底模起拱1-3‰。
5.1.2.2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底楞→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安装梁侧模→绑扎钢筋→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双螺帽)→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接加固。
5.1.2.3梁模板施工要点:(1)支柱采用双排,间距1200mm。
支柱上连固顶板主龙骨50×100mm木方。
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立杆顶部用钢管及扣件搭设梁主龙骨;梁中部加一排钢管顶撑,间距为600mm。
(2)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
当梁高超过700mm时,需加腰楞,并用对拉螺栓加固,间距为600mm,侧梁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子固定。
(3)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5.1.2.4梁、柱接头模板梁柱接头模板采用定型模板,详见(梁柱接头模板示意图),以保证此处构件截面尺寸及砼外观、质量。
在配置梁柱接头模板时,采用15厚胶合板作面板、50×100木方作背楞,后用柱箍固定,在模板与柱砼交接处加贴海绵条,以防漏浆。
5.1.3顶板模板5.1.3.1本工程主体现浇楼板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次龙骨选用50×100木方间距250,主龙骨为钢管φ48×3.5间距1100,支撑系统采用φ48×3.5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间距为1100×1100,横杆步距为1500mm。
详见下图:5.1.3.2顶板模板安装工艺:(1)安装工艺流程:搭设支架→安装横纵木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2)顶板模板施工要点:a.支架搭设前应检查地面的平整度,并垫上木板,要求坚实稳固。
支架的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
支柱间距为1100mm。
木楞间距为250mm。
b.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支柱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木楞找平。
c.铺设多层板: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在各跨中铺设平模。
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拼缝间加塞海绵条。
d.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及楼板底标高,一旦有误差立即进行校正。
(3)顶板模板起拱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1000。
利用脚手架上部的可调支撑调整高度,木板作辅助,以满足顶板挠度的要求,起拱应从板边(板边不起拱)向板跨中逐渐增大,起拱后模板表面应是平滑曲线,不允许出现模板面因起拱而错台。
(4)预留洞模板预留洞模板用50×100木方做成定型盒子,合模前放入,盒子放入前刷脱模剂,以利于拆模时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