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环境监测工作总结及全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X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局党组的有力领导下,在省站业务的具体指导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重点,不断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队伍建设,扎实开展环境监测各项工作,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贯彻落实监测体制改革,全面完成监测任务
(一)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服务于蓝天保卫战
1.做好国控空气站管理与实时监控。
(1)国控气站数据实行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运维人员和大气办,以便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本地污染源。
(2)每日数据审核及数据复核,与运维公司沟通前一日设备运行情况、数据有效性情况,达成一致后由运维公司上报国家总站。
(3)对沙尘天气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上报省站申请剔除数据,全年共提出9天沙尘影响数据。
2.加强省控站及区域站质量控制工作。
为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对5个省控气站运行情况和记录进行检查,每日对运维公司审核的数据进行复核。
3.开展扬尘网格化监测与走航监测。
对城区30个网格扬尘监测点实时监控,结合移动监测车走航监测,实时监控城区空气质量,并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大气办,由大气办通知相关部门和区域负责人予以处理。
4.积极开展空气质量预报预警。
在规定时间完成空气质量预报,没有一天漏报或延误。
重污染天气时,及时报送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二)加强地表水监测,助力水污染防治
完成地表水61个断面(点位)的水质监测工作,获得有效数据14964个;城区
5个饮用水源地监测,获得有效数据4500个。
完成4个县区跨界断面生态补偿监测,与合肥站开展罗管闸跨市断面大别山生态补偿监测,共获得有效数据336个。
还开展了杭埠河将军宕大桥和丰乐河双河镇出境断面的联合监测。
积极组织实施国控地表水采测分离工作,所有境内国考监测断面与第三方同步监测,及时了解国考断面水质,顺利完成了国家总站分配的地表水采测分离的分析任务,全年累计分析样品数量为3895个。
根据水污染防治需求,还开展了各类专项监测。
针对淠河新安渡口断面前3个月水质连续超标,对淠河新安渡口开展了加密监测,编制了《淠河新安渡口水质影响原因分析报告》,为淠河水质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为配合市经济开发区清查区域内违法排污企业,保证淠东干渠水质好转,对其支流小高堰开展了加密监测。
(三)完成水质自动站建设任务
8个新建水站均按要求完成设备安装、联网,并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已建大店岗站升级改造工作已完成地方政府建设任务,省站原配置仪器已更换。
目前各自动站已正常运行。
(四)积极开展污染源监测,服务环境管理
积极开展重点污染源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配合省、市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等开展执法监测,出具监测报告75份,其中比对监测报告10份,执法监测报告65份。
(五)完成酸雨、噪声、土壤监测任务
完成2个点位的酸雨监测,获得有效数据500个;完成功能区噪声、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的例行监测,获得有效数据3000多个;在“中、高考”期间,
配合管理部门,加密监测;按照土壤采集操作规范,完成全市9个剖面点共26个点位的土壤采样、制备、分析工作。
(六)积极参加应急演练,做强环境应急准备
8月10日,由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X市政府主办的中化X石油储罐区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中,作为环保应急监测小组承担此次演练的现场监测任务并圆满完成任务。
二、加强质量管理,打牢监测工作基础
(一)加强培训。
加强人员培训,确保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省有关业务知识学习、基础理论和质量控制等知识培训。
(二)加强质量控制管理。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及时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加强体系文件宣贯,确保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贯穿在环境监测全过程,提高监测人员质量意识。
把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到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公正性。
(三)积极参加能力验证。
先后参加了省站的质控考核、省技术监督局的能力验证、国家环境监测网能力验证等质量管理活动,均取得满意成绩。
(四)加强对县区站的质量管理。
结合质监系统和环保系统的质量检查,组织技术人员,对质量体系管理不规范、建设能力滞后的县区站,给予现场指导,帮助整改,逐项完善。
三、积极参加各类宣传活动,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积极参加局里组织的各项宣传活动,技术人员现场解答群众关心的空气质量、饮用水、移动基站辐射安全等问题。
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中,邀请城北小学南校的师生、家长走进实验室参观。
在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创建中,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