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教学设计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尾闸中学王宏君一、指导思想篮球运动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就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类游戏项目,本课以《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针对初中学生善于表现、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等特点,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竞争欲,注重学生个体性差异。
篮球活动中的跑、跳、投等运动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篮球比赛中的对抗、集体配合,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体验团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选择:本课我以水平四教材——篮球传切基础配合为主教材,本次课是这个教学单元的第一次课,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传切配合是比赛中应用广泛的一项进攻基础配合。
因为篮球运动是集体项目,需要场上每个队员相互配合、齐心协力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战术是队员之间有目的、协调配合的组织形式。
通过学习更深刻地认识篮球运动在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运动文化层次方面的作用。
3.教材技术分析:传切配合是进攻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组成的简单配合,内容包括一传一切和空切。
是常用的进攻手段,在破盯人、紧逼、联防时传切必不可少。
4.传切配合的要点:队员需具备良好的配合意识和默契。
切入队员要善于掌握时机,用假动作摆脱防守,侧肩弧线快速跑动,接同伴回传球投篮;持球队员用“三威胁”动作吸引防守的注意力,用不同的传球方式,及时准确的将球传出。
5.传切配合的方法:是持球队员传球后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投篮。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接触过篮球教学,对篮球基础知识有所了解但对技战术了解却较少。
他们好动、好奇对篮球运动有浓厚的兴趣及较强的新鲜感,喜欢善于表现自我,自学能力逐渐增强。
初中篮球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重视课堂的合理性、趣味性。
本次课将理论知识、运动技术与传切配合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看、想、悟的思维过程,了解篮球技术动作、战术配合在游戏比赛中的应用。
教学尽可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学生体能、技能的不同差异,教学中教师可区别对待、灵活运用。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依据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针对初中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及身心特点、认知现状,确定以下目标:1.认知目标:复习行进间双手传接球技术,积极主动学习并初步体验传、切配合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7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传切配合的动作要领及技能;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等体能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锻炼习惯,树立相互协作和团队配合的意识,体验篮球运动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明确传球的落点和切入的动作路线。
教学难点:切入时机的把握与传球的及时准确性。
五、教法指导1.讲解法:教师利用图解、示范并结合篮球场地向学生传授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知识,与学生交流沟通,初步建立篮球传切简单配合的概念。
2.示范法: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教师规范的动作起到直观性教学的目的。
强化学生对篮球进攻传接球动作的理解。
3.导学式教学法: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分小组配合学练的一种方法;迎合青少年学生不服输,好奇心强的心理。
4.即时评价法:教师善于应用肢体、语言及时评价学生在练习篮球传切配合中默契上好的表现,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5.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由浅入深,由传接球过渡到传球和切入突破上篮,进而将传切配合意识应用到教学比赛中,由简单到复杂,寓教于乐。
5.运用启发式设置问题:(1)怎样摆脱防守?(2)传切配合时对传球和切入队员有什么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胆尝试、体验篮球运动的魅力,建立自信。
六、学法指导:本课的学法是在教师教法的引导下,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主要采取:1.游戏法:趣味脚步移动、传接球及传切练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愉快地接受篮球基本知识。
2.分组循环法: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学生对传切技术动作有更清楚的认识与理解。
及时反馈矫正错误动作,解决了本次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
3.合作学习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互相观察、交流讨论,体会感受篮球运动相互协作、集体对抗战胜对手的乐趣与凝聚力,达到共同提高技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七、教学特色1.篮球运动体现集体的合作与对抗,在攻守转化中体验成功与失败。
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创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去体验,本次课围绕传切配合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2.篮球强调团队合作,传接球要求同伴配合默契;组织进攻时的传切配合要求团队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通过篮球教学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提高运动文化层次。
《篮球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教学设计教材内容1.篮球传切配合2.体能素质练习年级八年级执教人王宏君人数教学重点明确传球的落点和切入的动作路线。
教学难点切入时机的把握与传球的及时准确性。
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复习行进间双手传接球技术,学习并初步体验一传、一切配合的基本方法。
并能展示所学。
2.运动技能:了解传切配合的战术意义,75%以上的学生能掌握传切配合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等体能素质,提高同伴间的配合。
3.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相互协作和团队配合的意识。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树立信心。
课的结构教学内容学生主体活动教师指导活动组织与要求开始准备部分10分钟一、课前常规:场地、器材准备,安全检查。
二、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汇报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学习目标、提出要求。
3.安排见习生。
热身活动三、热身活动—趣味脚步移动。
1、绕篮球场及各个线条跑动。
2、侧身跑—对角线进行。
四、篮球辅助操1持球原地提踵1.主动向教师问好,做好心理准备,精神饱满的进入课堂。
2.集中精力,认真听讲,了解学习任务及要求。
3. 熟悉活动场地,产生活动欲望,见习生做力所能及的活动4、篮球场地简易图1、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一路纵队绕场跑动,在慢跑中融入各种移动技术。
2、侧身时注意侧肩领跑。
要求:①前后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
②弧线侧身跑动。
③侧身跑眼看对面的球篮。
1.教师提前准备练习器材—篮球,标志物,检查场地。
2.运用肢体语言和学生问好。
3.沟通师生关系,教师介绍绕篮球场地侧身跑动的各种线条、器材,导入主题。
4.调整队形:跑动中成一路纵队前后跟随练习。
5.教师组织、引导学生练习,并对学生的动作适当用语言激励、点评,教师参与活动。
6.教师强调做篮球辅助操的力度、幅度。
持球手型等。
要求:快、静、齐;精神抖擞集中注意力。
设计意图:加强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树立安全意识,1、渗透篮球侧身跑的知识为传切配合做准备。
2、活动关节韧带预防受伤,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性。
3、融入篮球场地、传接球的跑动知识,熟悉球性,提高手对篮球的感觉。
为学习2持球体侧 3持球膝关节屈伸4持球腹背运动 5各种抛接球④绕篮球场的边线、端线左右一定间隔站位。
⑤听口令练习。
基 本 练 习约 25 分 钟一、专项辅助练习 复习提高双手传接球技术动作。
如图一 相距4—5米。
二、移动中完成传接球技术动作。
如图二 传球后的切入路线:对角弧线跑位,按顺时针方向循环。
三、学习传切配合的技术动作。
①传切配合 :两三个队员利用传球和切入组成的简单进攻配合。
②一传一切配合:持球队员传球后向篮下切入接回传球投篮,如图三。
③分组练习传切配合四、小组展示 图一A 、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主B 、落点准确(胸前)C 、接球动作合理、连贯协调图二相距5-6米对角传球切入。
方法:③传球给④弧线跑切入接④的回传球后并把球传给对角的⑤,然后跑⑤排尾,以此类推。
图三④分组练习传切配合,体会传球与切入队员的相互合作。
⑤观察、练习、纠错。
⑥切入的时机线路、传球的准确性、及时性1、学生相互观摩、评价。
2、评价展示、并交谈感受。
3.学会自评互评。
一、指导学生复习巩固传接球技术1、教师示范传球的准确性及跑动路线。
2、观察学生的练习纠错3、强调传球后的跑动 二、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1.进一步分组指导传球后切入跑动的方法路线。
2、利用标志物强化练习传球及切入的时机把握。
3、语言激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提高技术技能。
三、图示讲解篮球传球配合。
1、学生配合下,教师以纵切为例示范讲解。
2、教师选出小组长负责,强调职责。
3、指导学生分组练习。
设问:1)怎样摆脱防守?(2)传切配合时对传球和切入队员有什么要 求1.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提示传球、切入动作要领一、A 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主,落点准确(胸前)。
B 、接球动作合理、连贯协调。
目的意图: 二、复习并提高传球的准确性和接球的合理性。
三、明确传球的落点与侧身弧线跑动的线路。
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了解认识篮球传球配合的路线、动作及战术意义。
六、体会传球、切入的时机及跑动路线。
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教学比赛中合理运用传切技术组织进攻。
八、发扬篮球运动团队集体协作的教育功能。
感悟集体的力量。
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本组展示汇报练习成果。
五、半场教学比赛五、体能练习—趣味折线跑。
1.教师讲解示范。
2.提示跑动要求。
3.尝试、体验快速摸线折返。
4.组间竞争,能在比赛中体现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的精神。
5、男女分四个小组在两个篮球场地实战体验传切配合技术。
如图四罚球线—中线—罚球线—端线图四男女生分组练习:1、积极练习折线跑,全身心参与到比赛中。
2、体验超越自我、获得成功后的乐趣。
3、体会篮球比赛中对体能的要求。
2.教师引导各小组自主探究、合作练习。
3.组织、参与学生练习,安排见习生担任裁判。
4、指导学生传切配合技战术在实践比赛中的应用。
四、鼓励表现突出的小组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出方法、经验、推广。
五、语言提示学生快速摸线折返时注意安全,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与热情。
教师宣布练习的规则和方法。
1.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各小组的自主探讨学习活动2.组织各小组比赛性练习。
九、鼓励学生积极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评价的功能。
十、明确体能是从事其他一切 体育活动的基础结束 部 分约5分钟一、放松整理二、评价总结 1.放松身心 2.课的评价 3.教学评价 4.归还器材、 5.师生再见、布置课外作业。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沿篮球场地放松慢跑一圈放松身心。
2、肌肉的拍打、抖动放松。
3、教师评价本次课的学习情况。
形式如图:1.教师参与学生的放松活动2.呼应课题,相互勉励,总结存在的问题。
3.师生互评,鼓励、引导学生谈成功的体会,学习的感悟。
4.组织学生收还器材。
要求:1.完全放松身心。